昌南先贤——无名氏
2011/11/24 21:11:43
无名氏是隋代新平镇制造瓷器的一个族群,但未留下名讳和具体地点。这个族群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制瓷技艺在这一时期有一个质的飞跃。原因有三:一、是赵慨师主将浙江越窑、福建建窑的制瓷技艺传到新平镇,使制瓷从原料到成型、到烧炼瓷器逐渐规范化。不久,一批结构紧密、外形美观的瓷器相继问世,除日用瓷的碗盘之外,还出现了雕塑瓷。据《景德镇陶录》记载,晋朝之后的南北朝之“陈至德元年(583年),诏镇以陶础贡建康(今南京)”。《江西通志》《浮梁县志》亦载: “雕镂巧而弗坚。再制,不堪用,乃止。”意思是:皇帝下诏要新平镇制作雕镂精巧的磉礅,以备作宫殿屋柱之础用,因不耐压,虽再制,仍不耐压而终止。这里的“雕镂”,便是景德镇雕塑瓷之祖。二、是何稠师主在新平镇研制绿釉的成功,给雕塑瓷添上了华丽的外衣。于是,施绿釉的狮、象、鸡、鸭等产品成为时尚品,风行于国都长安。
绿釉大象
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杨广登基之后,改元“大业”。大业元年(605年)冬,将洛阳建作东都。大兴土木,不到一年,便竣工落成。“前直伊阙,后据邙山,左瀍右涧,洛河贯其中”。并在城南(在今河南宜阳)建行宫,日显仁宫,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为了陈设,又下诏新平镇制大兽瓷以进。新平镇瓷工选用最好的原料做胎,选用最艳的绿釉做衣,选最好技艺者进行制作、细心烧炼。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战,一批大兽瓷烧制成功。最美的绿狮、绿象,被长途跋涉顺利地运到了显仁宫,安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但是,封建王朝有一恶习,就是新的王朝建立之时,除了将前朝的皇子王孙斩尽杀绝外,还要火烧他住过的宫殿。显仁宫当然难免一劫,绿狮、绿象也化做了瓦砾。尽管如此,史学家还是将其记录在案,清人《南窑笔记》记曰:“至隋大业中,始作大兽二座,奉于显仁宫。”时至今日,景德镇仍遵循这种传统,生产以绿釉、蓝釉为衣的各种动物瓷器。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