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感悟和天赋,不是谁都能学出来的。
  杂学杂艺杂技巧
  刘国胜的身怀绝技,还得益于他的杂学杂艺杂技巧,得益于他对传统技艺的执著追求。比如自制修复工具,锼弓的钢丝,是自己做的。外面卖的是一般木工用具,锼花绝对不行。这类的事,太多了。没想到他们还自己熬制鱼鳔胶!
  这也是非学不可的一项技艺,修复文物就要用传统的鱼鳔胶。市场上早就没卖的了。怎么办?只能自己熬制。到大型水产品市场买鱼肚,它是高蛋白高档食品,饭店的一道名菜。买来是晾干的鱼肚,价钱很贵,500克就好几百、上千元。先用水发了,放锅里加热,然后还要砸,像捣药一样,放在生铁锅里,抡一个大铜锤,“砰砰”地往下砸。砸出浆来,再熬。熬完了,再砸。反反复复地又熬又砸,把浆完全砸熬出来,进行过滤,倒在盘子里,凉了凝固成薄片,在它半干时,剪成一条一条的,晾干了储存。用的时候,掰成一块一块的,放锅里加水熬成鱼鳔胶。这是传统的做法,用化学胶就不是文物修复了。鱼鳔胶的好处,它是可逆性的,你一泡水,就开了。
  说起小器作修复,他沉醉其中兴致很高。他说:“我没有职业疲劳,我有职业的荣幸!我修过明代黄花梨圈椅,国家一级文物。太和殿龙椅宝座我也参与修过。参观者能看看就心满意足,我们却能零距离接触,这是职业荣幸啊!乾隆兰亭小插屏,是经我手修复送展的,那么多人欣赏它,我心里高兴呀,累和烦恼就全没了,光剩下美了。”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