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8家民营博物馆获审批
2012/2/21 22:06:30

洛阳周氏银器博物馆、洛阳围棋博物馆、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洛阳唐艺金银器博物馆、洛阳牡丹瓷博物馆、洛阳河洛石文化博物馆、洛阳驿站博物馆、洛阳爱心书法博物馆等8家博物馆已于近日拿到了民营博物馆的牌照,将于今年4月洛阳牡丹花会期间集体亮相。
河南由于是文物大省,又处于中原大地,民间并不缺少私人博物馆。据报道,河南省第一家私人博物馆张秦森古藏艺术博物馆,早在2001年就经省文物局批准,在鹤壁淇县开馆迎宾。最近10年中,一些痴迷于收藏的收藏家和收藏爱好者建立博物馆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但据调查,许多博物馆都因为场地、资金等问题,已经陷入惨淡经营状态,甚至部分博物馆已经关门歇业。
洛阳将要集体亮相的8家民营博物馆,和其他博物馆相比有一个共同之处——每家博物馆背后几乎都有一个产业项目在做支撑,走的是以产业养博物馆、以博物馆提升产业的模式。这种模式能给私人博物馆业带来春天吗?也许只能等待时间的检验后才能回答。
一座博物馆与产业的互动
在洛阳市政府西北面不远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门前摆放着石牌坊和驿车,这里就是周南驿博物馆所在地。
周南驿博物馆其实也是一家酒店所在地,但在一楼,根本看不到酒店的影子,整个大堂内摆放着石桥、石塔、水车,房顶上挂着古色古香的鸟笼,就餐全部安排在二楼。
说起周南驿的历史,周南驿博物馆工作人员刘双双说,驿,又称邮驿、馆驿,其主要职能是传递军情、政令、信件,接送官员,转运物品。
周南驿是中国最早的驿站,西周初年,周公营造洛邑(今洛阳)成王定都于此。为传递诏令,迎送诸侯,遂设馆驿于洛邑之南,就称为周南驿,自汉至北宋,周南驿虽数易其名,屡废屡兴,但作为国宾馆和邮传中心之地位代代相承。金元乱世,周南驿颓败,致明朝开国,置河南府于洛阳,首任知府徐麟重建周南驿,奠定了明清周南驿宏大之规模,民国时期,周南驿毁于战火。
重建周南驿、展示驿站文化始于2009年4月在古都洛阳举办的世界邮展,形象大使杨澜把中国邮驿的历史文化,源源不断地传播到每一位国际友人的心里。其间,天下群贤云至洛阳,共同探讨始自周代的周南驿,周南驿的发掘成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最明晰的脉络。
从那时起,做园林工程的张耀光就开始萌生了建周南驿博物馆的想法,并依附博物馆开起了酒店、研发了洛阳官府菜。
8家博物馆将集体亮相今年4月牡丹花会
王支援是洛阳市民俗博物馆馆长,受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的委托,他负责协助筹建洛阳民营博物馆事宜。
据他介绍,在今年洛阳牡丹花会期间,将有包括周南驿在内的8家博物馆集体挂牌开业。这8家获得审批的民营博物馆分别为:洛阳周氏银器博物馆、洛阳围棋博物馆、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洛阳唐艺金银器博物馆、洛阳牡丹瓷博物馆、洛阳河洛石文化博物馆、洛阳驿站博物馆、洛阳爱心书法博物馆。
据他介绍,洛阳市从2010年11月正式启动民营博物馆的筹备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洛阳收藏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收到申请近20份。经仔细考察、筛选,洛阳市最终向省文物局首批申报了10家。
王支援介绍说,此次拿到“执照”的这8家博物馆以藏品种类丰富、独特而得到了省文物局有关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认可,其建成开放后将成为洛阳市博物馆行业重要的补充力量。另外,申报的洛阳唐三彩陶艺博物馆和洛阳碑志拓片博物馆也已初步获得审核,待有关细节完善后有望于近期获批。
此次获批的这8家博物馆都是洛阳市民营企业家投资兴建的,背后都有产业做支撑,走的是以博物馆带动产业,以产业养博物馆的路子。获得审批后,这8家博物馆将依法开展活动,并对藏品进行登记,同时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安全防范设施,改造提升现有展览水平。
洛阳市文物局一名工作人员说,除申报的10家博物馆外,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