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雅韵 瓷以载道”陶瓷艺术展作品赏析
2016/5/31 23:50:54
近日,由中华陶瓷大师联盟联合道教圣地济源阳台宫,共同举办的“瓷以载道”陶瓷艺术展等系列活动,在业内引起了巨大反响!此次活动,拉开了两大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大幕,是道教业内和陶瓷业内的一次盛会。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华陶瓷大师联盟执行主席孟树峰先生向大家介绍参展作品
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中华陶艺界从白山黑水到苍山洱海以及宝岛台湾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教授,与韩国陶艺家们,以道教文化和王屋山为题材,创作出60余件陶瓷经典之作,展现了“六大窑系”、五大名瓷的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可谓是对目前陶艺界的一次考验与测试!其结果证实了中华陶艺界思想道德、艺术及工艺水平、坚韧的毅力和良好的心态!
现将本次活动的部分陶瓷精品之作奉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慢慢品赏陶瓷中自然天成的风韵和创造者的智慧……
与善同行 周炳基(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
作者善长的大雕塑手法,并吸收石湾传统陶塑细腻技法,以抽象的造型塑造龙的形态,观音采取传统透明釉,龙采用石湾最常用的红坤釉,对比鲜明,十分有装饰味道。
福耳炉 陈坛根(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作品选用龙泉原矿瓷土,应用南宋龙泉极品梅子青釉及特级朱砂胎精心烧制而成,作品造型古朴稳重,线条流畅,釉色精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为现代龙泉窑上乘之作。
耀州青瓷刻花云朵莲瓣纹愚公移山 孟树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最简朴的桶柱一细一粗的重叠直耸伟岸,是道的“高下相倾”和小大、阴阳的相生。口沿上刻的六朵祥云和底帮边的莲瓣刀锋犀利,同玉润的青釉现出了耀州瓷的特色。大片的身桶上刻《汤问》和《愚公移山》一老一新两篇文章,表明了主题。整体的艺术风格是简洁直观。
岁岁和合 宁钢(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作品“岁岁和合”是以高温色釉做背景,烘托出自然的田园景色,经过1320度烧成,在此基础上运用粉彩手法进行装饰,将稻穗作为画面的主要环境背景,荷花和鹤参差在稻穗中,再次经过800度的高温烧成。画面中的“稻穗”寓意为“岁岁”,“荷鹤”寓意为“和合,”将其组成画面,构成“岁岁和合”的吉祥画面。
天道钵 张金伟(钧官窑博物馆馆长 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
手工拉坯,制作精良,唐代制式,饱满端庄,釉色玄妙,黑中泛紫,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源祭 赖庆国(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老子《道德经》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思想主张,道是天地之源,天地交合而万物生。作者正是借此道家思想作为创作元素,以云南建水紫陶与个旧锡工艺巧妙结合,陶器身钩描身灵之形,缀满代表生命的星珠,底部用古锡玄默工艺制成托底,表示大地母亲尊天道而厚德载物。作品整体喻意天地合而孕育众生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合谐发展的思想观念。
高鼓花樽 李人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取材于广西古代铜鼓造型精髄。器表饰纹参考铜鼓、壮锦、花山壁画的装饰,刻饰古人竞舟舞蹈和翔鹭穿梭往来等生动场景,表现我国少数民族欢乐、喜庆景象,塑造了一个有别于中原文化、有浓厚壮族特色又具现代气息的陶艺作品。
双龙玄纹 杨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传统钧瓷泥胎,手拉坯成型,双龙耳对接,煤烧。作品旨在表现刚劲又规整的弦纹和双耳活环的动态美,活环是长环形打破了以前的圆环形,此品经过窑变玫瑰红中透紫、弦纹脱釉更显示钧瓷的棱角之美。
仁寿·紫气东来 谢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以道家玄武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