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引爆的地雷,让你无法承受。
现在收货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下乡一个星期往往一无所获,偶尔相中一件,总是因为价格而谈不拢而作罢。这是不少捡漏人的普遍说法。漏为何越来越难捡?
业内人士认为,现在老百姓对古物的认知程度已大大提高,甚至过度化认知,出现了“病态”心理。
去年下半年,几姊妹拿着自称上百万元的一个瓷瓶找到熊胜华。仔细询问后得知,这只瓶子是祖传下来的,几年前有捡漏者多次上门,收购价从最初的2000元一直提升到2万多元,老父还是没舍得卖。“那个贩子估计也是烦了,走的时候丢下一句‘一百万你卖不卖’。”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完全是一句玩笑话,结果老父当真了,子女们更当真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家人都认为拥有了稀世珍宝,直至去世,老父仍没有卖掉瓶子的念头,他将这件传家宝作为遗产交给了后人。
为了分配均匀,原本和睦的四姊妹天天为此争吵不休,相互之间开始了猜测和不信任,最终找到了熊胜华,让其给瓶子估个价。
“属于清朝中期的民窑,可以值几万元。”鉴定结论让四姊妹大跌眼镜。就在熊胜华的工作室内,几人再次扯皮争夺瓷瓶的所有权,互不相让。
谈起这个故事时熊胜华忍俊不禁,几个人久分不下,在他的调解下,四姊妹最终采取“抓阄”的方式来定夺,拿到瓶子的人给另外4人每人一万元。这事才得以圆满解决。
随着收藏热的兴起,加之频繁举办的鉴宝类活动和节目的推动,社会大众对所持藏品的认识也发生在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场鉴宝活动,必定吸引成千上万人的持宝人,有人甚至开车拉着行李箱运来“宝贝”,持有者报价千万,上亿元的比比皆是,可最终能如愿者可谓沧海一栗。
从业多年的熊胜华对此表示担忧。由于普通人不具备专业知识,加之社会上的收藏氛围,造成收藏界的自负思想太过普遍,“期望值过高,都希望手中的藏品是国宝”,在其接受的藏品鉴定中,10人就有9人“活在自己的理想中进行收藏”。
武汉捡漏群体近万人:下乡捡漏的同时也到工厂打货
武汉收藏家协会秘书长万健昨日告诉记者,该会成立20年,会员最高时达2000余人,经过去年的整顿,目前专委会18个,在册会员约600人。但多名业内人士表示,在武汉及周边的收藏爱好的群体至少达数十万人,但真正成“家”的寥寥无几,而古玩一线商人,捡漏者至少有近万人。
“一个苕货在买,一个苕货在卖,还有一个苕货在等待。”这是拍卖圈的经典名言。意思是说,不少收藏者自觉具备良好的专业眼光,买到的都是真货,就算买了假货也不愁出手,因为还有人接手。
武汉嘉帝拍卖负责人陈前武告诉记者,去年该公司征集秋季拍品,短短数月9幅齐白石作品送拍,大部分都是捡漏者送来的,但最终鉴定通过的仅一幅,“退回去的作品无非流入市场,再次寻求买家,谁接到谁倒霉”。
“现在都是抱着投资的心态,捡漏成功其实如同彩票中奖,都是小概率事件。”陈前武说,玩收藏最重要的是心态正,特别是捡漏,前提是要具备条件,不是什么样的人都能捡漏。
熊胜华也告诉记者,每天都有五六个人携宝找其鉴定,除了少部分普通藏家,大多数是“捡漏”的人,捡漏群体中不少就是古玩一线商人。
他称,随着民间精品的枯竭,目前一线商人进货途径无非有两种,一是下农村,旧城区改造时从居民手中收购老器物,再就是奔赴全国各大窑厂,古玩商城“打货”,贩卖工艺品,“多数古玩商人都是新老结合着卖”。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