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讲述收藏的五大真经
2013/8/2 22:00:59

  
 
马未都
      “第一次‘路过’大连是在1970年,没想到当时的匆匆一别至今已有43年,这次能在大连与各位收藏朋友们见面交流,我感到十分荣幸。”马未都[微博]开场的一席话迅速拉近了他与收藏爱好者之间的距离。
  别出心裁的“和光同尘《中国古代瓷器之美》——宋代瓷器”讲座,贯穿始终的历史故事让收藏爱好者们听得如痴如醉。对此,马未都说:“单独讲瓷器,大家会觉得枯燥,结合历史事件讲才有意思。”为了让更多藏友分享到马未都的收藏“真经”,小编将其观点摘要如下:
  提问马未都
  1.观复博物馆[微博]会来大连吗?
  目前,马未都创办的观复博物馆除了北京、杭州、厦门的三处馆址外,还将在上海、深圳、哈尔滨几处开设新址。藏友很关心以后有没有可能在大连也建立一所观复博物馆。对此,马未都笑答:“观复博物馆作为私立博物馆是自负盈亏独立经营的,开设新馆要综合很多因素,如果条件合适,也是可以考虑在大连开设新馆。”
  2.马未都为什么不现场鉴宝?
  本次活动,有藏友大包小裹把自己的宝贝拿来请马未都鉴定,但均被礼貌拒绝。对此,马未都解释,一是观复博物馆每月设有鉴定日;另外,鉴定藏品有一套严谨的流程,就像到医院挂号就医一样,本着对藏友、藏品负责的态度,他从不在活动现场鉴宝。
  3.马未都为什么总穿个“马甲”?
  很多藏友在现场开玩笑地说,貌似大师级人物都喜欢穿件马甲,这样看起来更有范儿。马未都却将“马甲”称为“背心”,实际上是,马未都胃不好,怕空调,穿件“马甲”可以为胃口保暖。
  “培训班”精彩瞬间
  真经一
  了解历史
  一件藏品的造型、花色等都不是偶然的,必定是当时历史背景的产物,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鉴定藏品。
  真经二
  快速出手
  遇到心意的藏品要快速下手,否则也许仅是20分钟的时间差,藏品就会被别人收入囊中,与你失之交臂。
  真经三
  装“冤大头”
  装“白痴”换信息。在某家店够买第一件藏品时,绝不还价,要让店家觉得你是个舍得花钱的“冤大头”,这样店家下次有好东西时,才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真经四
  懂得文学
  文学可以培养情商,文学是不间断的,了解文学的态势才能更好地了解藏品,鉴定藏品。
  真经五
  当心
  “孤证不立”
  有些藏品属于当时历史条件下偶然出现的,它貌似背离历史,却又不出历史框架,这样的藏品很难被“认同”。
  ■市场观察
  讲座正式开始前,马未都接受了媒体专访,对眼下持续高涨的收藏热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当代艺术品中有很多极具收藏价值的作品,与古代藏品相比,收藏当代艺术品在保真性上风险相对较小,但同时提醒收藏投资者,要适时注意这些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数量,应追求少而精。
  马未都谈当代艺术品投资:
  收藏价值凸显但需“少而精”
  李善乐
  当代艺术品
  被历史证明有很大意义
  马未都表示,由于精神需求旺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收藏领域,这是一个好现象,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与房产等其他投资相比,收藏无功能性,更多的是提升自我修养。而对于时下席卷收藏市场的当代艺术风潮,马未都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马未都认为,当代艺术品被历史证明有很大意义,是否能够淘到“宝贝”是靠眼力,也需要靠运气。此外,当代艺术中有很多具有收藏价值的作品,与古代藏品相比,收藏当代艺术品在保真性上风险相对较小。马未都还特别指出,当代艺术品的数量应该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