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打假新招迭出 关注细节极为重要
2012/4/3 22:16:54
究竟如何来提防赝品,艺术品市场可谓是各有新招,各显神通。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则可以从这些方法中受到启发。
“@”画家很有效
近年来随着艺术品市场的日益火爆,艺术品造假格外猖狂,艺术品“打假”正成为越来越多人心中强烈的呼声。继去年秋拍张晓刚《小女孩》被质疑为赝品之后,近日中国台湾罗芙奧艺术集团称,今年春拍他们也收到送拍的一幅张晓刚赝品。对于这幅“赝品”,张晓刚很快在自己的微博中作出回应:“谢谢罗芙奥的打假之举。”然而,张晓刚的第一微博反映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响应,甚至有媒体表示,即便艺术家本人发了话,也不代表这幅画的真伪便有了定论,艺术圈的水实在太深。这则新闻又被“@”了张晓刚,这下子在网络上一下子“炸开了锅”,
随着越来越多的著名画家纷纷开设微博,现在将画作放到微博上“@”画家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在北京艺融2012春拍即将推出周春芽山石系列之《红石》,就被有关媒体“@”了周春芽。在1999年北京翰海的拍拍卖会上,周春芽在1999年创作的《红石》,估价300万至50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1046.5万元。周春芽的艺术将表现主义和中国传统绘画融为一体。“石头”系列无疑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而此次拍卖的这幅作品,画面整体西画感特征明显,而细究之下,“石头”之内,俨然一中国古代女子华服盛装,翘首相望。“中体西用”,炉火纯青。艺术家如入化境的用笔技巧,说明了传统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积极影响和可贵的民族文化的延续力,这也是画家从上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就被艺术界广泛关注的艺术实践的成熟与收获。
通过“@”,有时候还能使得画作“死而复生”。2011年12月10日,画家段正渠在微博上称聚德拍卖以110万元拍出的油画《烤火》是假画,因为“原画挂在家里”,但没过多久,他又改了说辞,称那幅“假画”也是自己画的,但是张没画好的废画,当年他嘱托学生帮忙销毁,不想被偷偷藏起,最后卖掉。这无疑显示出了微博强大的影响力,因此通过“@”来获得对于藏品真假的判断,还是有着一定的作用。
权威展览莫错过
通过微博固然可以对于拍品的真伪进行鉴定,但目前微博上的权威,除了一些当代艺术家本人之外,很少能够有令人信服的,因此各大拍卖行往往通过一些展览,让拍品“曝光”在市场环境下,让人们用挑剔的眼光进行检验。
由北京传是举办的“物得其宜—黄花梨家具精品展”近日在北京798艺术区邦文艺术港湾展出亮相,并将持续到5月10日。该展览汇集了包括赛克勒博物馆旧藏在内的90余件明清两朝和当代的黄花梨精品家具,椅凳桌案、柜架箱匣等无所不包,品类齐全,工艺精湛。展览结束后,这批黄花梨家具将在北京传是2012年春季拍卖会上进行拍卖。
在这些拍品中,一件明代的黄花梨三弯腿草龙兽腿大炕桌可堪称明清炕桌之精品。这张炕桌用料考究,造型舒展,做工精细,同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书中的炕桌在工艺造型上如出一辙。桌面攒框镶整版,冰盘沿,束腰彭牙。牙板雕分心花,草龙纹,三弯腿,顶端转角高浮雕雕螭龙头,足端雕龙爪,十分威武,为典型明代宫廷风格。该件家具曾参展于2011年首都博物馆主办“物得其宜”黄花梨文化展,著录详实。
“闷户橱”是一种具备承置物品和储藏物品双重功能的家具。外形如条案,但腿足侧脚做法,专置有抽屈,抽屈下还有可供储藏的空间箱体,叫做“闷仓”。存放、取出东西时都需取抽屉,故谓闷户橱,南方不多见,北方使用较普遍。本次展览重点推出了两件闷户橱,一位清代老件,一位老料新工的当代艺术品。一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