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艺术收藏: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创造社会价值
2011/11/26 21:59:21
记首届中外企业艺术收藏论坛
雅昌艺术网讯 (刘倩)艺术品市场2000年之后在中国的形势转好,各行各业开始关注艺术品市场,无论是从经济投资效益还是从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角度出发,艺术品收藏成为一个新的潮流,不少企业开始参与到企业收藏的行列之中。然而企业收藏在中国依然是一个年轻的角色,在中国的社会背景下面临着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针对企业艺术品收藏的现状与问题,2011年11月25日,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与中欧金融交流促进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外企业艺术收藏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针对“企业艺术收藏的历史与现状”和“切艺术收藏的机遇与挑战”两个主题来探讨。
◎企业价值
企业艺术品收藏能够改变企业创造力和活力
首先发表演讲的是美国友邦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杜嘉祺,他的演讲主题是“共享艺术激情”,他在亚洲生活工作了20年,对于亚洲艺术品的收藏已经有25年的历史,他的收藏范围多种多样,包括绘画、摄影等。在论坛中分享了他所收藏的中国、越南、日本等年轻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杜嘉祺认为企业进行艺术收藏对于企业文化和员工素养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作用,他最初在英国工作之时,办公室里有很好的艺术氛围,他刚刚搬到香港之时就在办公室里的白墙上挂艺术品打造成美好的工作氛围。他认为艺术品对于企业而言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色彩上的视觉效果,同时也会为同事们带来工作上的愉悦感和活力。久而久之,办公室里的同事们也会对当地的艺术家作品感兴趣,尝试收藏并相互分享美好的艺术品。
企业收藏在西方的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在中国的企业收藏却是刚刚起步,杜嘉祺谈到企业艺术收藏的建议时说:
1.企业收藏需从长远打算
2.可以采取一个战略发展规划,让所有工作区域成为一个整体的艺术空间,而并不仅仅是某个办公室。
3.企业收藏需要注重质量
4.不要轻易改变收藏方向
5.避免仅仅支持少数艺术家。
6.可以通过艺术品的分类、目录、会议、讨论等形式提高员工和同事对于艺术品的鉴赏和理解,同时也通过艺术品提升员工的创造力,改变办公室的氛围,提升活力。
◎社会价值
艺术品收藏对于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的同事也会创造社会价值
德意志银行企业社会责任及艺术收藏负责人弗里德海姆·徐特先生以“企业与企业艺术收藏”为话题,介绍了德意志银行从1962年以来收藏艺术品30年的重要成果,德银每年用于艺术品收藏的资金为2200万欧元,这些年来共收藏了5000多位艺术家的作品。
德银这些年来举办大大小小收藏展览共162个,带来了一百多万的参观量。德银的收藏遍布全球包括欧洲、拉美等地,并参与了世界各地的艺术项目,例如弗雷兹博览会等。徐特先生认为艺术品收藏对于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的同事也会创造社会价值。
德银还与各类艺术机构进行合作,艺术家蔡国强在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大型个展便是成功案例之一,徐特在论坛上感慨,在与蔡国强的合作中感受最深的词是“沟通”。
◎成功案例
从英国铁路养老基金收藏看企业对艺术品的投资
ArtBanc董事总经理、苏富比艺术学院资深顾问杰里米·埃克施泰因先生早年曾从事精算师与基金经理工作,于1979年起加盟苏富比拍卖行,担任全球研究部负责人。同时,他与英国铁路基金合作密切,为他们提供艺术品投资方面的咨询。
此次论坛中杰里米·埃克施泰因以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为案例探讨投资与企业艺术收藏的话题,他认为英国铁路基金最初加入艺术品收藏是由于金融方面的原因,英国1970年代在那时属于经济比较困难的时代,经济萧条时很多铁路工作人员每周只有三天的工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