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薪族捧瓷可淘宝民窑
2011/3/12 20:00:59
在越来越多的百姓奔向小康后,收藏历史、收藏文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雅好。在各类收藏队伍中,收藏瓷器的爱好者占40%以上,将近一半。据了解,我国目前以收藏古瓷器为主的 “捧瓷大军”已近千万。
在我国艺术品拍卖中,瓷器是仅次于书画的第二拍品。每场成交率都超过五成,海外拍卖会成交率超过80%更是常事。但古瓷器价格已经扶摇直上,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海外拍卖市场上,瓷器价格屡屡创出上千万天价。这让众多普通捧瓷者一边自豪一边自叹 “吃不消”。
上海收藏协会副会长、上海拍卖行副总经理陈克涛认为,对于资金不丰、实力不够的普通瓷器收藏爱好者而言,从古瓷器中 “捡漏”还是有可能的,那就是收藏民窑瓷器精品。相比屡创拍卖天价的官窑瓷器,民窑瓷器还处于价格洼地,尤其适合工薪族和入门者收藏。拍卖行是一个比较好的民窑瓷器精品的淘宝处,价格相比市场便宜,还有拍卖行 “老法师”“掌眼”,避免买到赝品假货。
“官民”价格天差地别
有部刘晓庆主演的电影,其中有一个镜头:宫里新进了一批饮食用的瓷器,一个小宫女在搬运时不慎打碎了一个盘子,这可是杀头的大罪。为此有人想出瞒天过海之计,找个挑选剩下的有微瑕的盘子 “顶”上,没想到这个肉眼难以发现的次品盘子竟然被刘晓庆饰演的慈禧太后发现了,她怒掷盘子,小宫女大祸降临……
这个情节生动地反映了官窑瓷器制作之精,已经到了苛刻的地步。所谓官窑,是指古代由官方营建、主持烧造瓷器的窑场,其产品专供宫廷使用。据考证,历史上正式的 “官窑”名称始于北宋,久负盛名的宋代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就都是皇室的御用瓷窑。官窑拥有优质瓷土原料以及天下能工巧匠,并控制着青料配方和工艺技术,因而其制作技术代表着各个时期瓷器制作的最高水平。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官窑瓷器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雍正皇帝更是凭借其高深的艺术造诣,多次下旨对瓷器烧制的细节提出具体要求。
民窑是相对于官窑而言的。广义地讲,凡属非官府经营的,进行商品性生产的瓷器窑厂都是民窑。民窑为了适应市场,不可能像官窑那样不惜工本,精描细画,而必须是惜料如金。因此,民窑生产数量虽大,但很多质量不精,风格亦不同于官窑。
拍卖市场上的 “官民”身价悬殊就是一个印证。官窑瓷器精品在拍卖市场上屡屡拍出天价: 2010年11月伦敦拍卖行班布里奇斯举行的一场私人遗产拍卖会上,清朝乾隆的一个多色釉镂空 “吉庆有余”转心瓶成交价达到516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5.54亿元,一举刷新中国工艺品拍卖世界记录。 2010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上,清朝乾隆浅黄地养彩锦上添花 “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成交价为2.52亿港元。
相比之下,民窑瓷器在拍卖市场上的标的价和成交价则经常是以百元、千元计,高的不过数万元。比如上海拍卖行去年秋拍的清朝光绪年间生产的粉彩桃花纹小盅四件,起拍价仅500元,清朝同治年间生产的一对粉彩人物纹盘,起拍价500元;一对清朝光绪年间的青花开光人物纹帽筒起拍价500元。一个直径22厘米的清朝康熙年间生产的青花五彩八仙莲池盘起拍价也只有1万多元。上海拍卖行副总经理陈克涛介绍,一般来说民窑瓷器最终成交价是起拍价1倍左右。
艺术价值不让官窑
无论窑工、配料师傅、拉胚师傅,还是上釉师傅、烧窑师傅、绘画师傅,官窑都荟萃了当代之 “最好”,而且不惜工本,精益求精,因此,官窑瓷器的收藏价值通常要远远高于民窑瓷器。但这并不等于说民窑瓷器就不值得收藏,很多民窑瓷器在艺术价值上并不逊于官窑。其中突出的表现是民窑瓷器的绘画装饰艺术水平。
虽然官窑囊括天下最优的绘画师,但是官窑清规戒律重重,绘画师只能按宫廷喜欢的图案依样画葫芦,自己的创作个性被压抑和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