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究竟玩什么!
2016/3/8 17:21:58

 
古玩,又称文物、骨著等,被视做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缩影,融合了历史学、方志学、金石学、博物学、鉴定学及科技史学等知识内涵。经历无数朝代起伏变迁,藏玩之风依然不衰,甚而更热。其中自有无穷魅力与独到乐趣。
古玩, 玩的是什么?玩古玩的人更是猛增,教授、干部、军人、商人,几乎是各行各业的人都有。然而,玩古玩究竟玩什么,这是一个听来简单明白,说来复杂、玄奥的话题。笔者以为,只有把三个方面的概念内容理解认识清楚。才能算大致讲明白这个话题。
首先是“玩”:
什么叫“玩”?怎样理解“玩”?“玩”字简单,内含丰富,可以解释为“把玩”、“戏弄”、“耍弄”;也可以理解为“欣赏”、“观赏”、“赏而至乐”等。因此又引申出“玩物”、“玩耍”、“玩赏”、“玩味”等词语及其他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丰富补充的意义。
其次是“古玩”:
这里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限定就是“古”。是古物,不是近代也不是现代的。假如300年以上的东西可称古物的话,那么约略计算,至少也要是乾隆60年以前的器物方可为古物,方可列入古玩的系列。当然光“古”还不算完整,还有一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玩”,即可把玩、耍玩的东西。并不是所有古代的东西都能称为古玩的,古庙、古塔、古陵墓、古石窟是古物,但不可称之为古玩。所以有时古玩单指文玩、雅玩,是可在手掌中把玩赏玩的文雅、秀雅的古器物。
再次,就是玩“什么”:
古玩的范围种类极其广阔,人们常常用博大精深来形容概括。字画、陶瓷、玉器、铜器、钱币、典籍版本,金银佩饰、竹木杂件等。从范围种类方面讲,你玩什么?这好办,喜欢什么就玩什么,喜欢字画就收藏字画,喜欢陶瓷就收藏陶瓷,喜欢钱币或者竹木杂件,就收藏钱币或者竹木杂件。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古器物到底有什么好玩,值得你废寝忘食、乐而忘忧,甚至是散尽万贯家财也要玩,古玩中吸引人的到底是什么?笔者几番思考,觉得古玩至少有四个方面的玩头或者有四个方面的感受令人沉醉。
一、玩的是有钱并且能赚钱的得意感。
古玩稀有,且不可再生,时下玩之者益众,分配与再分配的过程中,出价高者得之,因此有钱才能买到古玩,钱越多,买得古玩越多,越名贵。可显示富家的得意;投资古玩不仅能保值,还能增值。二万元买的转手让出可变三万元,这是一种文雅的赚钱手法,可称之为儒商,钱赚得越多越得意。因此玩古玩也就是玩钱,玩钱的感觉真好。
二、玩的是可以辨识古物真赝成就感。
就像会武的人总要显示、比试功力一样,玩古玩的人也总需要显示、比试各自对辨认鉴定古物的“内功”也就是“眼力”。眼力的高低,只有在玩古玩的过程中才能比较,进而经受锤炼。在多如牛毛的仿品堆里,能于五尺之外一眼看出真伪、优劣,看出何朝何代,并将鉴别依据及来龙去脉指点得头头是道、清清楚楚,让周围的人都竖起拇指,投来敬佩的目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啊!在古玩收藏界,有这样的眼力和没这样的眼力其在行内的“地位”和“待遇”是大大不同的。所以玩古玩也就是玩眼力。
三、玩的是拥有感。
几百年、上千年的古代先贤的珍贵遗物极为罕见。别人没有,我有!唐人、宋人的茶盏,元人、明人的绘画,兴趣来时想看就看,想摸就摸,玩得就是这种随心所欲、自己拥有的感受,玩得就是这种自己的最亲近的感受。
四、玩的是蕴含于古物之中的文化艺术内容。
历经无数自然的、社会的灾难,而侥幸留传至今的古代器物上无不或多或少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