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传统观念中,原有的理财或许就是银行存款、购买股票和基金、投资债券这些概念,事实上艺术品投资也早已成为理财的一部分。他之所以坚持不懈地花大价钱去全球拍卖行买下珍品,关键原因之一是艺术品这几年一直在涨,财富效应非常快。
      刘益谦在2005年和2011年的时候花了近2000万购买了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和《篆书四言联》,到2013年拍出4.2亿的天价,净赚了3.5亿元。
      “我买的作品是经得起检验的,购买艺术品的价格高有它的道理。” 刘益谦向记者讲述他的艺术品投资心得,“在我的骨子里,是不愿意去搞清楚一件作品的真伪和好坏的,因为研究艺术品不是我的专业,但我的强项是有钱。有人也许会认为我霸道,但其实我只是客观分析我的优点和缺点,我可以借助专家的眼力,在一轮又一轮举牌背后,实际上每一个买家身后都有专业团队的支撑。而我只要在最后比其他买家再出高一点的价格,或许这会给别人横刀夺爱的感觉,但我喜欢这种成就感。”
 
10.5亿买一幅裸女图
      上海龙美术馆的刘益谦与王薇夫妇在2015年的佳士得纽约秋季拍卖会上买下了拍卖史上价格排名第二的艺术品,将莫迪利亚尼(Amedeo Modigliani)价值1.7亿美元(约合10.48亿人民币)的《侧卧的裸女》(Nu couché)纳入囊中。这件莫迪利亚尼的画作是这位出租车司机出身的亿万富翁(据《福布斯》报道,身价约为13.8亿美元)在拍卖场上作出的最大的投资,但是,这仅仅是他在拍卖场上一掷千金的案例之一。
      不可复制的“传奇”
  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如果拉长时间维度,刘益谦无疑是最成功的投资家。
      “我肯定是个很贪婪的人,一个人再怎么迷茫,他对金钱的贪婪不会迷茫,我做什么都不错,股票就不用说了,很多人都是因为股票认识我的名字,然后说我跨界经营风马牛不相及的产业,认为我是一个投机客,其实我做艺术品投资时间并不算短。”刘益谦并不避讳对于金钱的欲望,同时也传达出,一个人如果要功成名就,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
      记者查阅过往资料发现,刘益谦真正开始以几何级数赚钱的时代,正是2000年初的时候,如今十多年过去,资本市场的两次大牛市,让刘益谦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万元户”已经变身为“亿万富豪”。同样在艺术品投资上,刘益谦投资翻了几倍。
      “盛世买古董”固然是真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经济事实上从2011年就开始进入一个宏观周期的下行期,艺术品保值增值,能否在未来的数年内还一如既往地强劲,却是一个未知数,刘益谦本人却在这几年内,相比以往动用更多的资金去购买艺术品,为此业界还将他视为艺术品投资的风向标。
      对此,刘益谦笑言,这是不专业的观点。“艺术品和股票投资不同,艺术品买一件少一件,而股票却是越买越多,股票价格有涨有跌,买卖的人也多,而艺术品投资本身就是小众市场。从2008年以来,中国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为数不多的热点之一,在过往20年中艺术品都是数次拍卖,很少有藏品第一次出现在拍卖会上,也就是说前30年是一个通胀的过程,艺术品涨也合情合理。”刘益谦指出。
      “前10年我购买艺术品比较随心所欲,一年花1000万-2000万算是比较大的资金,现在这个价钱都买不到一幅画。就全球的富豪圈,中国群体对于艺术品的喜欢指数排名倒数,因为中国现在的富豪都是五六十年代打拼出来的,而且绝大多数是文盲,我本人十几岁就在社会上打拼了,所以对于艺术品的修养有欠缺。未来10年,中国经济还会不会长期高增长,乐观悲观的看法都有。但在我看来,中国的艺术品不管是传统的水墨画还是当代的写实画,相信会有很好的升值潜力。”在谈及对未来经济的看法和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