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收藏缓慢升温 哪些藏品将印证历史
2010/4/14 23:16:54
在世博“高温”之下,世博特许纪念品显然受到了冷落。与之相反的是,早期中国与世博相关的传统类收藏品却受到了不少收藏者的推崇。
8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5000余种世博特许纪念品、十几位营业人员,半小时内来光顾的顾客却没有超过20位,这是中国商报记者日前在位于王府井工美大厦的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北京旗舰店内见到的情景。
眼下,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经进入最后的倒计时阶段。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这场世博盛宴就将揭开它的面纱。然而,在这股世博“高温”之下,世博特许纪念品显然受到了冷落。与之相反的是,早期中国与世博相关的传统类收藏品却受到了不少收藏者的推崇。在上海,大大小小的传统类世博收藏展接踵而至;网络上,有关早期中国世博收藏品的话题逐渐增多。
世博收藏,这个在许多收藏者眼中的“新新门类”,随着上海世博脚步的临近,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世博收藏缓慢升温
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北京旗舰店是北京地区开设的面积最大、品种最全的世博会纪念品销售中心。世博会纪念品涵盖面非常广,包括贵金属制品、瓷器、毛绒玩具等20多个类别、5000多个品种。但是,琳琅满目的世博会纪念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似乎并不强。
对此,上海市普陀区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振炳认为,相比奥运时期特许商品热销的情景,世博特许商品遇冷则在情理之中。奥运有专门的收藏组织,在我国是成体系的收藏门类,世博则不是。世博会对国人来说还算是新鲜事物,如果不是这次上海将要举办世博会,肯定有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世博会的名字,更别提会出现全民收藏世博的情况了,在世博会还没有召开之前,特许商品暂时遇冷是正常现象。
眼下,大部分中国人都知道世博会即将在上海举办,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世博会的具体情况。记者在王府井世博会特许商品销售店中随机采访了10位顾客,只有2位用并不确定的语气正确回答出了世博会的全称为“世界博览会”;至于世博会的看点和主题,却没有一位被访者能够完整回答。而有5位顾客则问道:“想收藏一些中国与世博会有关的物品,除了纪念品还有什么可以收藏呢?”
其实,中国与世博有着很深的渊源。早在1851年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就出现过中国人的身影。老照片、地图、奖牌等传统类藏品也都记录了中国与世博会的足迹,所以世博收藏决不仅仅只是特许纪念品。
目前,在国外专门收藏世博会主题藏品的收藏者有很多,世博收藏也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收藏门类,在英国还有专门的世博会博物馆。不过,在中国,世博会收藏也才是近几年兴起的收藏门类。有着“世博收藏第一人”之称的北京收藏家仝冰雪,从事世博收藏也才只有6年的时间。由此可见,世博收藏对于中国人而言,还算一个年轻而陌生的事物。仝冰雪认为:“从前关注世博会的人很少,系统收集世博藏品的人更少,现在随着世博会临近,越来越多的人对世博收藏感兴趣了,而等到上海世博会正式召开以后,人们对它的认知越来越广,藏家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
事实上,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世博收藏逐渐闯入越来越多人的视线,世博收藏也呈现出了升温的态势。从2009年到现在,就有七八场世博主题收藏展陆陆续续与观众见面,展览上展出的大多是见证早期中国与世博关系的实物。拍卖场上也出现了世博收藏品的身影,2009年中国嘉德就专门举办了一场 “世博会收藏品专题拍卖”,存世不多且具有史料价值的世博会收藏品受到了不少藏家的关注。据介绍,上海地区的世博收藏爱好者还自发成立了世博兴趣小组,成员会定期交流收藏心得。上海世博园中还即将建成世博会博物馆,用藏品向观众展示自世博会诞生之日起的世博发展历史。
参展实物更具价值
目前在国内,大多数从事世博收藏的藏家将眼光投向了早期中国与世博
相关联的传统类藏品。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