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旁鹜尽享传统瓷雕创作——访工艺美术大师陈进宝
2021/10/9 17:36:24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研白瓷雕。”是此次访谈中,陈进宝给我留下的一个印象。
笔者去采访陈进宝时,他正在工作室里,全情投入地修饰一件大型弥勒佛泥稿,女儿陈淑莉在一旁给他打下手。陈淑莉从16岁跟随父亲学习瓷雕技艺,到如今帮父亲打理研究所的日常事务,已有十六载时光。她可以说是最熟悉陈进宝瓷艺创作的人。因此,此次访谈对陈进宝瓷艺之路的认知,更多是从陈淑莉口中得知。
《披坐观音》 工艺美术大师陈进宝作
得遇恩师,尽情畅享瓷雕创作
陈进宝1959年出生于瓷都德化。1974年,陈进宝初中毕业,进入德化冬沶厂从事陶瓷工作,并有幸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苏清河大师结缘,成为其第一位入室弟子。1987年,陈进宝正式到苏清河的研究所跟随其学习传统瓷雕技艺。
《包容弥勒》 工艺美术大师陈进宝作
陈淑莉介绍,父亲陈进宝是跟随苏清河学艺时间最长的一个弟子,期间熟练掌握了从造型设计、修光、打模、翻模、生产等各个环节的技能,也是对苏清河工艺技法、造型要义与内在修为领悟最透彻的一位弟子。因此,至今创作的作品仍带有浓厚的苏式风格。
《坐岩弥勒》 工艺美术大师陈进宝作
陈进宝的性格较为安静内敛,但他的作品却有着丰富的语言。如作品《坐岩弥勒》,体态丰盈的身姿,笑容可掬的神情,流畅飘逸的衣纹,以及富有层次感的岩石,都被陈进宝准确而精妙地刻画出来。让人一看便深受感染,心生欢喜。陈淑莉说:“父亲是一个富有天赋和想法的人,有时候旁人看着都很满意的设计效果,仍是没有达到他内心的追求目标,他又会重新一刀一刀地修改调整。”
《清风弥勒》 工艺美术大师陈进宝作
这样的性格,也让师父苏清河看在眼里。为了让陈进宝心无旁骛,潜心创作。师父苏清河不仅不会催促他的创作进度,也不会过度干预他的创作方向。因此在这样舒适自在的创作空间里,陈进宝总是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细细考究作品的细节。尽管创作时间比别人慢,但他的作品却比别人精细,正所谓慢工出细活。
《寿比南山》 工艺美术大师陈进宝作
坚持传统作品创作,做个纯粹的手艺人
陈进宝是一个纯粹的手艺人,一心只专研陶瓷创作,而不被其他琐事所叨扰。这得益于师父苏清河的庇护,以及儿女们的贴心帮忙,才能让他有机会心无杂念,全情投入创作。
他一直喜欢专研创作传统宗教题材的作品,比如观音、弥勒、地藏、诗人、如意摆件等,也积攒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尤其是对人物五官神韵、体态设计、衣纹走向地刻画,生动传神,极富感染力与自身韵味。
《渡海观音》 工艺美术大师陈进宝作
难能可贵的是,做了四十余年的观音、弥勒,陈进宝的作品依旧千变万化,各有不同。即使有些看着神似,但细细观摩,你会发现人物的神情体态、造型设计等都截然不同,别具特色。“这正是我钦佩父亲的地方之一,如果没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是难以做到的。虽然父亲也会参考一些古籍材料,但是他并不会照搬材料上的造型设计,他会融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陈淑莉意味深长地说。
陈进宝,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中国陶瓷艺术名家,1959年11月出生于瓷都德化,自幼酷爱陶瓷,上世纪70年代初就与瓷结缘,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苏清河三十余年,现任德化县进宝陶瓷文化艺术研究所所长。2016年荣获“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2001年荣获“福建省民间艺术家”荣誉称号;2008年荣获“重建汶川爱心大使”荣誉称号;在各大专业比赛中荣获金奖,多件作品收藏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