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的器物在造型和纹样上与真品相象,从七十年代开始,仿制时就改用了注浆模制的方法。解决了既能注浆成型,又能制出印花纹样的问题。但由于制作工艺完全不同,在器型和纹样上均留有注浆模制的种种特点,与真品容易区别。近年来,有仿制者解决了拉坯后用印花范具制作印花纹样的难题,部分后仿印花青瓷器开始恢复古代的印花装饰制作工艺,所作的仿品与前大有变化,与真品比较接近,但只要我们从前几种要素上做综合性观察和分析,还是可以发现其仿造特点。 
仿北宋青釉刻花盖盒
      第三个不同点是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不同,匠师的审美意识和技艺水平亦不同。仿品的工艺创作局限在对真品的直接模仿内,既就是技巧熟练,也无法在自由创作的境界内生产模仿品,更何况目前所见的仿品其工艺技巧尚不是高度熟练,最好的高仿品仍然与真品貌合而神离。
  再从装饰纹样方面进行鉴定。耀州窑瓷器的装饰纹样图案多种多样。就目前笔者所见,唐代纹样有上百种,五代纹样有数十种,宋代纹样有二百多种,金元明纹样亦有上百种。其纹样和图案的多样化,也是同时期瓷窑中所少有和仅见。这些纹样的题材和内容广泛,布局和结构丰富多变,在该窑八百多年的烧造发展中呈现出丰富多彩和各种不同的面貌,亦有着可以寻求和区别的时代特征。
      上世纪八十年代陈炉厂某师傅精仿出一件青瓷刻花盘,因该盘的釉色、造型、刻花工艺、纹样都较为逼真,几乎被专业人员错认为真品。笔者看后发现该盘采用的是北宋中期的釉色和刻花手法,但纹样图案和布局却是晚宋时期的,而器物造型又仿照了金代前期。从一件器物所出现的不同时代和不同时期各种特征的混杂着眼,指出此盘是一件生产数量极少的仿品。在场者对此语将信将疑,还专门去做了实际调查,证明确是仿品。类似的事例不少。此种现象,因能使人感到眼熟又不熟,最容易被忽视而错认,鉴定时要特别留意。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