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雕塑魂——德化白瓷之美
2013/10/17 20:25:59

 


   
    德化民间艺匠将雕塑与瓷艺结合,大多以宗教为主题,所做物像仪态生动,不求色彩之华丽,只求单纯、素洁、典雅之美。德化瓷塑极为著名,白瓷观音、达摩等塑像,胎釉浑然一体,不仅面部刻划细腻,衣纹深而洗练,而且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此类作品往往印有名匠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等人的印记,明代工匠高超的瓷塑技艺,一直为后世风范。《福建通志》和《泉州府志》都称其为“善塑瓷像,为僧伽、大士,天下共宝之”。
   



   
    德化瓷艺匠利用当地优质的高岭土,使用捏、塑、雕、刻、刮、接、贴等八种技法制作出精美的德化瓷塑,釉色乳白,如脂如玉,色调素雅,享有"象牙白"、"中国白"和"国际瓷坛明珠"的美誉,成为中国白瓷的代表。郑和下西洋所带的瓷器中,就有福建的"德化瓷"。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历福建泉州时,盛赞德化陶瓷并将德化瓷带往海外各地。   


 
      建白瓷器作品,被国内外爱好者收藏家视同珙璧收藏。“建白瓷自宁波流入日本,日本富人,至不惜以万金争购之,足见其精美矣”(吴仁敬,辛安潮《中国陶瓷史》)。“大约十六世纪起,这个白瓷(指德化瓷器),偶然通过葡萄牙的东洋贸易船介绍到西欧以后,立刻得到全欧洲贵族阶层的欣赏和欢迎,并接受无限的定货。”(日上田惹辅:《支那陶器的时代的研究》。 
   



   
    当年随南海一号沉入海底的瓷器中,德化瓷是大宗。在中国外销瓷的历史上,除了景德镇的青花、粉彩,广州的广彩这些为人们所熟知的品种,德化瓷器也以“中国白”闻名欧洲,它们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绝大多数完好无损。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