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中国陶瓷装烧工艺发展史






[日期:2011-12-24]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创出了一批新器型。洪武时,创出了瓜楞形大益罐、墩子式大碗、双耳象耳瓶、釉里红神座等。永乐时,创出了带系罐、医疗用青花漏斗、扁壶、轴头罐、折沿盆、压手杯、鸡心式碗等。宣德时,创出了石榴尊、三足竹节筒炉、托壶式灯、贯耳瓶、天球瓶、凸盖瓣茶壶、风流龙柄执壶、各种乌食罐、菱口式洗、花盆、十棱碗、高足碗、卧足碗等。正统时,创出了景泰、天顺、大盖罐、 戟耳瓶、筒形香炉等。成化时创出了鸡缸杯、天字坛、宝珠坛、马蹄杯等。弘治时创出了诸葛碗(孔明碗)等。正德时,创出了香筒、绣墩(凉墩)、多层奁盒等。嘉靖时,创出了活环耳瓶、上圆下方葫芦瓶、四方壶、六方壶、四方罐、方斗杯、形制多样的盒(有长方、四方、四方折角、六方、八方、串令式等)、五供具、十棱洗、三象头香炉、大龙缸、大型盘等。隆庆时,创出了鱼缸、菱花式洗、银锭式盒等。万历时,创出了壁瓶、蟋蟀罐、五龙山形笔搁、笔洗、笔管、笔插、颜色碟、小印盒、折沿花形盆、莲花洗、菱口洗、多格粱盒、镂空盒、镂空瓶等。天启、崇祯时,创出了胎体轻薄的小杯、筒瓶、折沿碗、罗汉式香炉等。

烧瓷窑炉有所改进。明末,人们为了适应瓷器产量增多和瓷业分工变细的新形势,遂对原有的葫芦窑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窑体,取消了原来的束腰部分,出现了蛋形窑的雏形。

装烧工艺有新发展。第一,匣壁普遍比元代的薄。这种薄壁匣钵,具有四个优点:(一)可以减轻装坯、装窑的劳动强度。(二)可以节省耐火材料。(三)可以提高热能利用率。(四)可以延长匣钵使用寿命。据史书记载,这类匣钵一般可以使用10次左右。第二,仰烧的方法更为先进。明宣德前后,陶工们为了满足当时社会对瓷器产品的更高要求,在装烧上等瓷器时,采用了一种比元代更为先进的方法—先将沙渣置于钵内,再在渣上放置垫饼,然后将瓷坯放在大于圈足的垫饼上人事焙烧。采用这种方法装烧,可使瓷器圈足边沿的釉层不再会粘结沙粒了。第三,开始使用瓷质垫饼装烧瓷器。宋、元时,装坯采用的是一种含铁量较高的粘土加粗料制成的垫饼, 入明后陶工们将垫饼改成了瓷质的。改进后的垫饼具有两大优点:(一)可以避免瓷坯与垫饼在高温下因收缩不一而致瓷器产生破裂、变形等缺陷。(二)可以确保瓷器的圈足不再被铁质沾污。第四,装坯时在匣钵与垫饼之网铺上了一层沙碴。由于在高温下会收缩的垫饼与在高温下不会收缩的匣钵之间巧妙地设置了这样一个活动层,使瓷坯在焙烧过程中能收缩自如,故使成品率较前大为提高。第五,发明了一种纽线吊装法。以装青花碗为例,陶工装坯入匣时,先用两股纽线兜着碗腹与圈足的交接处,再将碗坯放置于垫饼上,然后将吊线轻轻抽出。采用这种吊装法,可使碗坯与匝壁之间的距离大为缩小,有利于节省耐火材料及焙烧费用。据陶瓷考古专家刘新园推测,明代采用吊装法后,窑室内的容量。可增大25%左右,使焙烧费用大大降低。最德镇陶工们在十世纪初发明的这些先进的装烧工艺,被很多地区的窑场一直沿用到现在。

从湖田窑的窑业遗存来看。明代遗址上堆积得最多的是“正德碗”与“莲子碗”。这两种碗的主要特征为:(一)口沿比宋代同 类产品薄。(二)碗腹比元代同类产品小。(三)中径比元代同类产品大(约大35%左右)。(四)足壁比元代同类产品薄。(五)圈足为倒八字,与元代的八字形足正好相反。(六)碗底薄,圈足深。总之,明时大量生产的正德碗和莲子碗,不仅造型美观,而且比较适用,它标志着景德镇这时的制瓷工艺比宋、元时更为先进。明代正德碗、莲子碗为何要设计成这种造型呢?原因主要有:(一)口沿薄、足壁薄。是为使产品更为精致美观。而这时之所以能够将足壁作薄,是 因为此时制瓷已普遍采用了“二元配方”,随着坯胎中氧化铝成分的增多,坯胎耐火度也相应提高,故在焙烧时薄足壁完全可以承受碗身的重量。这种薄足壁。在 “二元配方”未出现之前,是难以烧成的。(二)圈足由元时的八字形改成为倒八字,为的是节省制 瓷原料。因为此时已使用瓷质垫饼托足焙烧,足的下端小,垫在圈足下的瓷质饼就可以做小;把圈足做成倒八字式,便有利于减少瓷用原料的消耗量,使瓷器的生产费用降低。(三)把碗底做薄,圈足挖深,可以使瓷胎在焙烧中少出现变形缺陷。明代陶工创出的这一先进制瓷工艺,—直沿用到今。

明代,景德镇瓷器的内销市场颇为广阔。《天工开物·陶蜒》载,明时“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江西通志》云:“自燕云而北,南交址,东际海,西极蜀,无所不至,皆取于景德镇。”当年景瓷在国内的市场之广阔,由此可见—斑。考古结果也表明,明时景德镇瓷器已销往江西各地及江苏、云南、广西、安徽、湖南、四川、陕西、山西、河北、浙江、湖北、广东、福建等省。明代景瓷运销海内,绝大部分靠水运,经长江转运至全国各地。

明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七下西洋,使远洋贸易得到迅速发展。瓷器是远洋贸易中不可缺少的物资,随着远洋贸易的日益兴旺,景德镇瓷器的外销也日渐红火。明时景瓷输出主要通过这样四种途径:政府对外国的赠予;各“入贡”国家使节回程的贸易;永乐、宣德年间郑和大规模的航海贸易;民间的海外贸易。《星 槎胜览》、《瀛涯胜览》云,明代景德镇所产的青白瓷。广泛地传到世界各国。《出鸟蓝馆日记》说:“明崇贞十四年六月二十—日,—艘由郑芝龙派出的中国海船,内省瓷器1447件;同年七月十日、从福州发的—艘小船,装着瓷器2700件;又十月十七日,大小海船97艘驶 入长崎码头,共裁瓷器20000件”,可见输 入日本的瓷器数额之大。据有关文献记载,明时菲律宾仍为中国陶瓷贸易的据点,其自销和转口量均很大;当年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等国、也—直处于通往阿拉伯国家的航途中,明以前这些国家的陶瓷贸易就很兴旺,到明代陶瓷贸易已更加兴旺;还有阿拉伯、伊朗、阿曼、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等国,一直与我国有陶瓷贸易往来,到明代这些国家已成为中国同欧洲陶瓷贸易的桥梁。一些文献还提到,十六世纪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德国、瑞典、丹麦、奥地利、俄国、意大利、比利时等许多国家都先后来人到中国,直接 在广州、厦门等地进行陶瓷贸易。明正德九年(1514年),仅葡萄牙航海家科尔沙利等人就从中国运走瓷器10万件。1602年,荷兰设立东印度公司,据不完全统计,自明万历至清初,该公司共购去中国瓷器1011万件。以后,法国、英国也相继设立了东印度公司,并在广州设立了分公司,大量收购中国瓷器,从此,景德镇瓷器在欧洲大为流行。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