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太湖流域浙江东苕溪沿途古窑址调查与思考






[日期:2014-04-28] 来源:台湾《故宫文物月刊》  作者:孙荣华 [字体: ]

 Y28窑墩山窑址——时代唐,地点,洛舍镇龙山洋口村大闸西北窑墩山。调查发现,窑址堆积比较丰厚,在就近河岸地带共发现五处数量不少的堆积。该窑址已经浙江省考古所发掘,资料显示,发现有大小不一的龙窑四条相互叠压,最宽的一条达四米,不难想象当时的产量之大,烧窑历史也应比较长。产品有青瓷黑瓷两种。器形有盘、罐、碗、壶等。器物以素面为主,部分器物的口沿饰水波纹,施釉较匀润,光泽度较好,青釉器占多数。窑具有筒形垫座、圈足形垫座、垫饼和垫珠等。

    Y29南山窑址——时代唐,地点,洛舍镇龙山东坡牧场南山西坡。调查发现,目前窑址的分布约在600平方米左右。窑址堆积相当丰厚,见有南北两处呈长圆形的原生堆积。器物有青瓷黑瓷两种,器形以碗盘为主,还有少量注壶类器物等。胎色呈青灰或紫褐色,器物内外均施半截釉,釉层较厚、光泽度较好。窑具有筒形垫座、圈足形垫座、盂形间隔垫饼、垫珠等。

    Y30窑墩头窑址——时代唐,地点,洛舍镇龙山施宅村窑墩头。窑址分布面积目前发现约在400平方米左右,堆积比较丰富,有青瓷黑瓷两种。器形有盘口壶、高足盘、碗等。器物均早外施釉半截,釉层均匀、光泽度好。胎质坚致。窑具有筒形垫座(可分大、中两种),盂形间隔垫饼、垫珠等,还发现用泥条盘成环状、中间有孔的窑具。

    Y3l窑田里窑址——时代唐,地点,洛舍镇龙山洋口村窑田里。窑址分布面积,目前发现约在500平方米左右,堆积丰厚。器物有施青釉和施黑釉的两种,器形有碗、高足盘、壶、罐等。器物胎质坚致,釉层匀润、光泽度较好。器物的口沿常可见有褐色条彩,部分碗的内底有刻划花。窑具有筒形垫座、圈足形垫座、垫珠等。

    Y32东山窑址群——时代唐,地点,洛舍镇龙山洋口村东山。这旱围绕东山周围约有近十处窑址连成一片,南临小山洋,堆积比较丰富,窑址规模之大让人惊叹。产品有施青釉和施黑釉的两种,器形有碗、盘、罐等。器物胎质坚致,施釉匀润、光泽度较好。器物施釉基本上仅半截且不及底,有的在器物上装饰褐色点彩等。窑具有筒形垫座、盂形间隔垫饼、垫珠等。

    Y33成年坞窑址——时代唐五代至北宋,地点,三桥镇黎明村成年坞。调查发现,窑址分布面积目前约在500平方米左右,堆积厚度约在1米以上。器物施青黄色薄釉,器形有双系和四系罐、有带把有流壶,碗等。器物的胎较坚致,但其厚薄略有不均,大多数器物末施釉,少量罐、壶的内外施青薄釉,并在肩部饰一圈弦纹作为装饰,除此素面较多,产器的制作比较粗糙。分析和观察发现,这一时期的窑址,在风格上已有了一定的变化。

    Y34郭林桥窑址——时代唐五代至北宋,地点,三桥镇郭肇村。窑址残片堆积较多,占地约400平方米左右。由于堆积多,所以当地人均将其称之为“窑墩山”。窑址的窑床可能已破坏,根据器物碎片,其器形主要有:带系罐、有流壶、灯座等,产品的胎质较坚致,呈褐色。部分产品外施黄褐色釉或青色薄釉。器物素面居多,部份罐的肩部饰有一道弦纹,或在其底的内部划几组线条。

    Y35长安窑址——时代北宋,地点,洛舍镇龙山长安早西南。Y35可分为两部分,即东西两座窑墩,窑墩之间有田畔相隔,约50米,在南面的不远处便就是古河道,交通十分方便。器物主要施青黄色较薄的釉,器形有罐、壶、碗、韩瓶、瓮等。窑址堆积较大,所以其产量应不小。

    Y36丁家滨窑址——时代北宋,地点,三桥镇黎明村丁家滨。窑址分布面积,目前发现约在500平方米左右,堆积的高度约在1米左右。器物大多不施釉,少量施黄釉,釉层较薄。产品大多为素面,器形有韩瓶、碗、油灯、盖罐、注壶等,器物的胎较坚致。窑具以垫珠形和短泥条形垫具为主。

  Y37窑湾早窑址——时代北宋,地点,城关镇恒星村窑湾早。Y37窑址的面积,目前发现约在4000平方米左右。器物以施青黄色薄釉为主,也有不施釉的,器形以罐为主(有系无系均有),胎质较坚致,总体上看产品比较粗糙。

    Y38直街窑址——时代北宋,地点,城关镇直街德清饭店处。1986年,在工地发现了大量韩瓶及四系罐等器物碎片,器物釉层较薄、呈青绿,其胎也较薄但较坚致,由于窑址地处建筑物下面,所以具体情况有待不明。

    Y39黄角山窑址——时代宋,地点,二都乡二都村黄角山东坡。窑址面积,目前发现约在500平方米左右,堆积较多向东可至冯彩根宅前侧。主要生产青釉器,也有部分黑釉器,青釉器中有一些呈酱黄色。器形主要有:罐、注子、韩瓶等。器物胎质较为粗糙,釉层较薄且不匀,产品质量已有所下降。

    Y40棉花墩窑址——时代南宋,地点,城关镇会星村棉花墩以西。窑址地段应在较为平坦的丘陵坡地,目前已变成农田。受近代土地整理的影响,损坏相对比较严重。从找到的一些器物碎片标本分析,有一些器物的胎呈粗褐色且较薄和坚致,碗内施满釉、碗外不及底和口沿处留白,圈足露胎。其釉呈深褐色、近似黑色,釉层中夹有稍淡略带灰白的条状纹。碗的形状和工艺和建窑产品“兔毫盏”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其碗壁则略外弧,不象建窑产品那样陡直。对采集到的少量标本分析后认为,此时的窑业瓷器产品质量应已有了一些明显的提高。

    综上所述:使我们对这一带分布的古窑址有了一些大体上的了解。通过本次普查发现,由于年代久远,一些窑址的保存情况实在令人慨忧,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于保护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原始的地形和窑址堆积将会逐步消失。

    三、窑业概述  

    (1)、商周时期

这一时期的窑址目前共发现13处,窑址类型主要以烧制原始瓷,原始瓷和印纹陶兼烧,专烧印纹陶等为主。早期商代时期的产品比较单一,主要有罐、豆、盂等,纹饰特证主要为:云雷纹、菱形纹套云雷纹等。西周晚期窑址的产品主要有:罐、碗、盂、器盖、盘、卣等,其中筒腹类(卣)器形比较丰富。纹饰以云纹、变体云雷纹、勾连纹等较为常见。商和西周时期的器物成型主要采用泥条盘筑法,所以、一些器物尚不够规整、胎壁的厚度也显得不够均匀、胎质也较疏松、且略带有吸水性。春秋至战国时期的窑址产品,其制作工艺基本上继承了早期的传统做法,在产品器形上、除前期产品以外,还增加了罐、杯等器形。纹饰特征以曲折纹、S形堆纹、回纹、方格纹、米字纹、水波纹、螺旋纹等纹饰为主体。这一时期的工艺装饰主要采用刻划、模型、堆塑等,窑具除垫珠形以外,还发现了筒形垫座窑具。此时多数产品均已采用了拉坯成型技术,所以器物的胎壁大多较薄、规整和坚致、吸水较低,但一些大件器物仍采用盘筑成器法成型。德清出土的战国褐黑釉原始瓷罐(图二)。综合这一时期的窑址情况,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

    1、共1 3座窑址中,在Y3、Y5、Y6、Y9、Y10等五座窑址中,同时发现了一种胎较厚、类似仿青铜器的甬钟类残片。从这些残片的厚度上分析其类器物应比较大,器物的表面均施青釉、并饰较粗犷的刻划纹饰。在时代上,应从西周晚延续至战国时期末曾中断。

    2、在窑具的使用上,除商代窑址的窑具没有发现以外,主要表现在共同使用一种泥质垫珠、及形状大小相同的小石子作为叠烧问隔物现象,这些窑具在这一时期的许多窑址中多少均有所发现,部分垫珠的一面向内有一凹穴,直经在2厘米左右。Y2采集品、垫珠粘在烧制的器物上(图三)。

    3、西周以后的春秋、特别是战国之时,一种被后期窑址广泛使用的筒形垫座窑具开始出现。这些窑具高矮不一,在10余厘米至20余厘米不等。筒形垫座窑具的出现,应是这一地区烧窑技术上的一项创新和改革,它可以改变产品的生烧现象。研究表明,龙窑在烧制过程中其窑内的温度差别较大,而筒形垫座窑具可以将坯件装在烧成温度较为合适的地方,从而达到控制生烧之目的,使产品的合格率有所提高。

    4、采用粘土和白色粉状物作为窑具的间隔垫烧物,当是这一时期窑具品种中的新发现,这在其它地区至目前尚末曾发现过,所以其特殊性和独创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特殊的窑具使用方法在Y2(仅使用粘土)、Y6、Y9、Y10、Y13等窑址中均有发现,其时代主要应流行于西周晚至春秋战国时期。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       古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