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王广民:柴窑新探






[日期:2012-10-07] 来源:网络  作者:王广民 [字体: ]

3、在柴城筑城建窑的军事目的,主要是按照王朴之计积蓄物质、供应军队,为统一江淮用兵服务,此事民间也流传至今,在此设城,西可以与后蜀对抗,东南可进攻南唐,更可以顺流而下直捣寿州重镇,可以说水路交通便利,粮草物质易于筹集,与京城水路交通相连。烧造的瓷器主要用于军队,由于很少供应民间,而且胎薄易碎。易碎的原因有二,一是胎为黄土,烧结成度不好,二是军旅携带,又经历数百年之变故,因此至今流传甚少。正如《古玩指南》所说:“瓷器以秘色为最古,次则为柴窑,,而柴窑之特点四,薄如纸为四特色之一,此尽人所知者,夫近代厚如盆之康乾瓷器已极不易得,而谓薄如纸一碰即破之柴器尚能存至今日乎?后周柴世宗当国甚暂,所烧瓷器原即有限,而佳者尤微,在宋时已极难得,明代严氏父子假天子之力,经数十年之收罗,仅得十余器,真伪尚不能十分确定,况今日又经历数百年之沧桑,无量数之变乱乎?历时即久,变化又多真器只有损毁而无增加,其为数必与日俱少”。


三、发现柴窑瓷片的特征
1、四大特征各自的特点,从柴城遗址二年多来捡到的瓷片来看,可以说风格、颜色多种多样,包括青釉、白色、黑色、**、酱色、芝麻酱色、花釉、绞釉、白底黑花、白覆轮等。青釉又有深浅不等几种,又有一种不上釉者,是一种黄土色。可见历史上一些资料记载只一种两种颜色是偏面的。古人概括的四大特点是对柴窑中的精品、美品、佳品最集中的描述,同时具备者少之又少,多数还是大众化用品,或具一种特征,或几种,甚至一种没有,有集四种特点于一身的精品,在瓷器生产技艺没有达到高峰时是很难的,也是很可贵的。所谓青如天,大概是指具备青釉的特征,且古人对青色的歧义很多,而不是固定的指某一种颜色,如秘色、天青、月白、深蓝等,古人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对青花瓷的称谓实际上是蓝色。所谓明如镜,须知,古代镜为铜质,并无现在的玻璃质镜,无外乎是说明瓷器表面光滑、光亮、平整,甚至可以映见人影,不论什么颜色,只要具备以上特点即可谓明如镜,但从发现的瓷片看,有一种里青外黑、口铜的最具备这种特点,而且有“足土口铜”的特点,足土指圈足不上釉,呈现黄土色,口铜是指口部颜色类古铜色。薄如纸,不是指釉薄,而是指瓷器胎薄,从发现的瓷片看多是碗的瓷片,用黄胶泥制的瓷胎可以很薄,但不坚固最容易碎,其他厚的,灰白胎有很多不是黄胶泥土,要么是从其他窑口运来的成品,要么是胎土、胎坯、釉料包括技术,有来自上游100多里的鲁山、宝丰、汝州、郏县等窑口,这点有待于化验结果和考古发掘进一步证实。所谓声如罄是指瓷器受打击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实物证明只要瓷器较薄又完整的均能发音悠扬悦耳,从发现的柴窑器看,完整的发音如磬,但不如宋元及近代瓷器悦耳动听。
2、时代特征、制瓷工艺和图案。从发现的实物看,多是碗的瓷片,也有缸、盆、罐、盘之类,有唐代小平底碗、五代大足碗,碗多为唇口,而且非常明显,有唇口到侈口过渡的,仅碗口图案造型就二十多种,特别是花釉、绞釉、酱釉多种多样,碗内简单的白底黑花也很多,圈足上五代时支烧的痕迹明显,大部分使用化妆土,实行刷釉、毛笔画花的方法,有些碗黄土足非常典型,现在看来很是粗糙,但在当时能引导时代潮流,对突破唐代“南青被白”这种单调的局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如黑釉瓷有的施满釉、足土口铜,有的施半截釉,有的则内白外黑,也有的在近口沿处施以白釉,即称为“白覆轮”的;有的釉面色泽变化很多,还有的画出流畅的纹饰,白釉上施以酱色,黑色斑点、花纹、线条有的任意点画、不拘形式、流畅自然,黑色、酱色、白色多色协调,加以造型优美、自然而惹人喜爱,这些装饰美观大方、富丽清新,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间气息,具有宋元各种制瓷工艺前奏的韵味,也有可能从五代末到北宋统一后,工匠来自于各个地方窑口,又四散回到全国各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提高,又烧出了高于柴窑的瓷器。这种创造的用毛笔加绘彩的工艺,当时在民窑、官窑中的器表花纹装饰,更是奔放流畅,生动逼真、顺其自然,充分反映了民间艺术的生活气息,有独到的风格魅力,堪为当时制瓷窑业的代表。
3、窑址 目前共发现窑址二处,从第一窑址看,是一教师在49年拉土时发现,该窑址在2002年因修开垄公路时掩埋在路面下,发现两个、将来出现几个并不奇怪,因当时烧瓷时是由不同窑口烧制,而且风格不同,可能有几个窑址,城址西南部分因取土垫路而下挖1米。第二窑址的发现非常重要,在城址的南面,离沙河及白湾古寨较近,取水制坯、运输都很方便,这个窑址有重要意义。据40多岁村民***说:是他80岁的叔父告诉他,其叔父是从自己的祖父那里知道的,而且说该窑年代久远,能知道其历史的人不多,多年来窑址处所种农作物较其他地方极易旱,多年种地挖土修桥,见有很多烧过的红色窑土,往下挖地面很硬且多红烧土,地面70厘米下发现石灰铺垫的作坊场地,周围古代砖、瓦、瓷片很多。尤其是在窑址的西北100多米处,20年前村民***发现一大型较深的木柴灰坑,下挖1米未见底,试想有什么烧火做饭能有这么多的灰烬,并于灰坑的上面发现北宋崇宁通宝一枚,符合人们在此连续生活的情况,很可能是当时烧窑的的木炭灰倾倒于此,这与史载“积薪烧造”不谋而合,柴城民间传说为“堆柴之地”,沙颍河两岸多柴薪易于收集,北400米发现有煤渣坑,此地所发现的马蹬、喂马槽、古币、铜镜、白湾古寨世代铁匠,可能是当时驻军活动的印证,合流古镇发现的唐代铜镜,古塔的耸立,也是古官道留下的物证,汴京至汉口的官道经尉氏(亦有古塔)、鄢陵、马栏(曾出土过马蹬)、陶城(据说历史上小窑即从此地迁移到现逍遥)到合流镇,经沙河、圣寿寺到上蔡、汝南至汉口镇。合流镇即在现逍遥镇(亦称过小窑),县志记载,汉唐时繁华地带、舟楫如云,直到建国后60年代,现在逍遥、西华、周口仍有很多落户的船民。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       柴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