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宋辽金元遗址






[日期:2022-02-16] 来源:文博中国  作者:佚名 [字体: ]

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

遗址简介

山东青州龙兴寺创始于南朝刘宋,历北魏、东魏时期发展,唐宋时期是龙兴寺的鼎盛时期,而于明代洪武年间湮灭。1996年10月,在遗址北部发掘北宋末年或金朝早期佛教造像窖藏一处。清理后出土各类佛教造像600余尊、钱币142枚、陶瓷器2件,这批造像大部分还保留着原来的彩绘和贴金彩绘的颜色有朱砂、宝蓝、赭石、孔雀绿、黑、白等天然矿物质颜料,有部分造像躯体或衣饰上甚至还有用各种颜色绘制的人物故事画面,为这次清理出土的极品。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出土佛造像数量之大、雕刻之精、贴金彩绘保留之完整、时间跨度之长,前所未有。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的出土,弥补了中国佛教考古研究中,对北魏和隋唐之间,特别是东魏和北齐佛教考古研究实物资料之不足,为中国佛教考古和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北齐贴金彩绘石雕佛立像

东魏贴金彩绘石雕背屏式佛菩萨三尊像

东魏贴金彩绘石雕菩萨立像

佛像拼接修复现场

龙兴寺佛像发掘现场

历年主要发掘单位

潍坊市文物管理办公室、青州市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历任发掘领队及主持发掘者、主要参与发掘人员:夏名采、孙敬明、王华庆、孙新生、王万里、姜建成、盛志刚、庄明军、杨华胜、刘华国等。

河南许昌白沙宋墓

遗址简介

河南许昌禹州白沙宋墓是北宋流行于中原和北方地区的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中保存最好、结构最为复杂、内容最为丰富的一处墓葬遗址。白沙宋墓是北宋元符二年(1099)创建的赵大翁家族墓葬,共3座。一号墓墓主赵大翁,为前、后双室墓。前室平面扁方形,后室平面六角形。前室东西壁绘制墓主夫妇对坐宴饮和散乐内容壁画,是典型的开芳宴题材。二、三号墓位于一号墓以北,均为平面六角形单室墓,墓内壁画题材与一号墓相近。白沙宋墓这组北宋晚期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不论在墓葬的形制上,还是仿木结构和彩画制作上,以及壁画的题材和内容上,都是空前的发现。半个世纪以来,此种类型的宋墓再未发现可以超过它的实例。

《白沙宋墓》考古报告于1957年出版,是考古学家宿白的第一部学术专著。作者将三座北宋砖雕壁画墓的发掘资料和研究成果编撰成《白沙宋墓》书稿,除详细介绍了这三座墓葬的墓葬形制、墓葬装饰及随葬品外,还利用大量历史文献、传世绘画及其他文物考古资料,在书中做出了大量说明性注释,阐释历史背景,比对同类资料,从建筑、绘画、服饰、器用、民情、风俗等方面,多角度再现了宋代的日常生活图景。该书成为中国历史考古学田野报告的经典之作。这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也在研究方法和治学理念方面影响了几代考古学者。

白沙第一号墓墓室后室北壁壁面妇人启门图

第一号墓前室西壁壁画

历年主要发掘单位

中央文化部文物管理局、北京大学 等。历任发掘领队及主持发掘者、主要参与发掘人员:裴文中、谢元璐、宿白、郑海沅、赵俊峰、刘慧达

广东“南海I号”沉船

遗址简介

“南海Ⅰ号”沉船位于广东省台山、阳江交界海域,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现。该沉船是迄今中国水下考古最为重要的发现,亦是海上丝绸之路上非常重要的遗迹。沉船的船体结构基本较好地保存于海泥之下,船载货物非常丰富,发现时即出水大量精美瓷器和金银器等遗物。同时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结构完整的水下遗存,在相关的文物、船体、社会关系、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蕴藏的极其丰富的古代信息,对于开展我国古代造船技术、海外航运、对外贸易中的物质文化交流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研究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同时,“南海Ⅰ号”是广东也是中国珍贵水下文化遗产,更是全人类重要水下文化遗产。因此,从“南海Ⅰ号”早期的发现和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开始,“南海Ⅰ号”考古队就已有意识开展跨国交流展示。从20世纪90年代中日合作调查、展览,到后来整体打捞后的韩国、德国等都有陆续的交流合作,此后也将有更多的海外交流计划。

“韩四郎”金叶子

“南海I号”整体打捞出水

广东“南海I号”沉船全景图

金缨络胸佩

刻花螺壳

历年主要发掘单位

中国历史博物馆、日本国水中考古学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广东省博物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等。历任发掘领队及主持发掘者:俞伟超、田边昭三、张威、孙键、魏峻、刘成基、崔勇。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