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磁州窑陶瓷的造型艺术






[日期:2011-03-02] 来源:网络  作者: [字体: ]

依据工艺的不同,磁州窑瓶的造型形式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自北宋后朝,磁州窑瓶的造型呈现多样化,最有特点的如花口长颈瓶。此类瓶,形制较大,拉坯黏接而成,具有相当的工艺难度,花口的加工也是分两次进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有一种平肩、宽底的矮瓶,此类瓶的出现证实了在这一时期,磁州窑陶瓷成型,使用了模具拓坯成型工艺,此类瓶子的花口直径与肩部直径相当,拉坯工艺无法完成,所以这类瓶是用模具拓坯而成。这一例子证明了造型与工艺是紧密相联的。
  在金元时期,磁州窑瓶子形制渐大,如小口梅瓶、花口长颈启肩撇足瓶,这时期的瓶子多为白地黑釉彩绘,纹样丰富。
  磁州窑瓶类造型中,有一种四系小口高身瓶,这种瓶无疑是一种酒具,造型浑圆,整体是枣核形,小口,有的短颈,有的无颈,底部有一小足,口部集中四个系均匀排列。这种瓶数量很大。此类瓶瓶身外部多有题宇,多写似馆驿之名,估计为茶楼酒肆的专用酒具。如武阳馆、八仙馆、仁贞馆、同乐馆、熙春馆、太平馆、玉山馆、元贞馆、嘉和馆、临波馆等。还有的吉语如“况醉东风”、“招财利市”、“风花雪月”。有的瓶外写有“黎花白”,可能是一种酒的名称。四系瓶亦有谐音“四喜瓶”之称谓,也许有祈福图利的意思。
  长颈喇叭形足瓶,是典型器物,上下均为喇叭口状,上口的喇叭形小近似反盏口,长颈溜肩,球形腹,圆等纹样装饰在此部位。喇叭形高圈足,通常施满釉,腹部上绘折枝大叶牡丹纹。此种造型有绿釉黑彩牡丹纹。
  花口长颈喇叭形足瓶也是特色品种之一,它对工艺要求较高,是磁州窑造型中的精品。这种造型的器物形制较大,有时分两次制做,分别做出瓶体和瓶颈,在颈部黏接,花口先拉坯成平碟形式,半干时再荫湿,二次加工成花形。
  小口梅瓶,稍高的梯形口,方唇折沿下斜,细短的颈部,饱满的耸肩,腹部瘦长,浅浅的隐圈足,造型感觉挺拔。梅瓶做酒具很实用,造型典雅,装饰丰富而秀美,是人们收藏的佳品。磁州窑的梅瓶造型极具特点,是宋代瓷器造型的代表作品。梅瓶种类很多,除了小口端肩小底梅瓶,还有小口平肩矮悔瓶。
  盆 盆类是磁州窑很重要的产品,生产数量很大。它是北方人民日常生活中必须使用的器具,因此种类多,数量大 形制也是越做越大,越做越扁。盆造型在五代末、宋太祖、宋太宗时朝基本上接近于罐的造型,形体高,底较小,形制也不大,到宋徽宗时朋,盆变矮,口径与底径差距不大。金代盆腹的形体更大,盆口多为折边,盆壁较直,盆内底、盆壁多有黑花彩绘龙纹,花卉鱼藻纹。鱼藻纹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装饰。金末元初时,盆很启,像是大盘子,盆边外卷滚圆边,感觉厚重。宋中、后期的盆,由于器高,通常在烧成时做匣钵用,盆外壁多有火刺,落砂为这一时代特征。
  双耳罐 五代、宋前期,造型多为大口、小底、溜肩,有微向外侈的颈,高圈足,足底利坯时,常常足过肩,罐底较薄,双系比较长,通常安装在罐口稍下处和溜肩上端。北宋神宗时期前后,流行双耳罐,罐体拉高,颈部和肩部联接处转折不明显,下腹部收得较多,圈足下部向外撇,双系较大,而且和罐口基本平齐。这时有了以“沥粉”法制成自己线纹的罐,是这一时期重要的双耳罐造型特征。金代的双耳罐,罐颈变直,较长,罐口常有折边,底足外撇,双耳变得细巧,至肩部上端部造型基本是球形体。这种造型形式实际上提高了容量,使形体更加显得饱满敦实。
  注壶 此类造型在五代、北宋的早、中时期比较多,应是水壶或酒壶一类器物,有很强的实用性,是磁州窑的主要产品之一。早朝水注口小颈长,肩腹部与口径比例差不太多,腹部为瘦长形,曲流比较短,扁泥条把。晚期造型有盘口和喇叭形口,曲流较长。球形鼓腹,高圈足外撇,双泥条把柄。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