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佛教中的香学术语






[日期:2013-12-30] 来源:中华香道   作者:佚名 [字体: ]



[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这是表达中道实相之理,遍布于一色一香等一切微细之物中。意思是:一色一香虽然是微细之物,但也有体性也是空的,合于中道实相。天台宗以空、假、中等三观观照一切诸法后,所显现之悟境,就是此境界。

    [一瓣香]

  一瓣香又称一炷香,是一片或一拈之香,为焚香敬礼之意。瓣是瓜瓣的意思,形容香的形状就像瓜瓣一样,所以称为一瓣香。瓣也是片之意,香呈片状,所以称为一瓣香。在禅林中,每逢尊宿升堂说法,烧至第三炷香时,就要称念:此一瓣香,敬献于授我道法之某法师。此外,也有用心香一瓣一词,来比喻于诚挚的心意,就如同焚香拜香一般。

  [七香汤]

  七香汤是指以陈皮、茯苓、地骨皮、肉桂、当归、枳壳、甘草等七种香药煎沸而成的汤汁。中国民间很早就有在早晨饮七香汤的风俗,律宗称为甘露汤,禅宗也有此汤在佛诞日浴佛,煎七香汤给大众饮用。

  [上香]

  上香在佛教中是指于佛菩萨本尊前奉香供养。而一般在典礼祭祀中也有上香的仪式。

  [心香]

  是指相对于有形的香之心香,这是比喻若心中精诚,就如同以心香供佛,与焚香供佛无异,所以称为心香。所以一般,对于心所景仰者,也常用一瓣心香来表示敬仰之意。

  [代香]

代香是指代替他人烧香或上香,而代为烧香或上香之人也称为代香


  [加持香水]

  在密教中修法时,经常加持香水来灌洒,又称为洒净、洒水。加持香水的意含,是因为香代表遍至之德,乃表示;水则有洗涤清净的作用,乃代表,所以香、水和合,就代表理智不二,甘露之平等性智。

  [行香]

  行香是指施主设斋食供僧时,先以香分配给大众,而行烧香塔礼拜的仪式。在《贤愚经》卷七、《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等记载,行香时,僧众须站立受香。在中国,这种仪式则始于晋代道安,到了唐宋,则成朝廷礼仪之一种。

  在行香时,受香者必须唱偈:戒定慧解知见香,遍十方界常芬馥,愿此香烟亦如是,无量无边作香事。并唱颂行香梵。

  此外,禅宗住在朝、暮二时,烧香巡库堂、东司、山门、浴室、僧堂等,这种烧香巡堂,也称为行香。

  [告香]

  告香是指学者插以奉请禅师普说或开示的仪式,而对大众预报告香仪式所悬挂的木牌,就是称为告香。

  [拈香]

  拈香也称为捻香,是在诸佛菩萨及祖师像前烧香、上香。开堂之日,拈香祝天子政躬康泰,称为祝圣拈香;初任住持或初次开堂说法时,为自己之本师拈香,来表明传承及感念师恩,称为嗣法拈香。为诸佛菩萨、檀越(施主、信徒)等拈香,再宣说法语,称为拈香佛事

  [信香]

  信香是指香为信心之使,所以称为信香。在《大宋僧史略》卷中:经中长者诸佛,宿夜登楼,手秉香垆,以达信心,明日食时,佛即来至,故知香为信心之使也。这是指《贤愚经》中,富那奇手持香炉,焚香以传达迎请佛陀受供心意的故事。

  [敕使拈香]

古代著名的大寺院住持,都是由皇帝敕命,决定住持人选,而在晋山(进山)之日,会有皇帝所遣的敕使莅临,寺院就为敕使拈香,以感谢其莅临,称为敕使拈香。


  
[染香人]

    是譬喻念佛之人,染上如来之功德,就像卖香的人,不知不觉就染上香的香味,功德盈满身心,所以称为染香人

  [香入]

  香入是十二入之一,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加上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又称十二处。香入又称作香处,就是嗅于鼻之总称。

  [香寸]

  这是以香的长度作为计量时间的单位。在古代,丛林中每每将线香切成一寸(约三公分)或二寸长,作为测量坐禅时间的标准。

  [香木]

  香木是古代禅宗生活所用之器物,就是在出厕洗手之后,去除臭气之木。香木以香材造成,悬在竹竿之端,使用者以两手摩擦使手清净,一般削成八角形,作用类似现今的香皂。

  [香水]

  香水是指含有香气之净水,由各种香混合而成,常用于身体的灌沐或一切器物的洒净。如《方广大庄严经》卷三中就记载佛陀出生时,天人以香水为其沐浴之事:梵释诸天等,在于虚空中,以手捧香水,灌洒于菩萨。龙王下二水,冷暖极调和,诸天以香水,洗浴于菩萨。

  在密法中,香水象征智德,在修法过程中有加持香水的作法,就是以所加持的香水奉灌身体,或散道场,或洒诸物,用来洒净。而香水所调之香则依修法种类的不同而有分别。

  [香水偈]

香水偈是指布萨时,以香水洗手时所唱的偈颂。偈颂如下:八功德水净诸尘,灌掌去垢心无染;执持禁戒无阙犯,一切众生亦如是。当唱至最末偈时,同时以右手持瓶,泻于左手,洗净两手,再以干净的毛巾擦手。


  
[香火]

  香火原来是指烧香与燃灯之火,后来引申为寺庙中专司香火的执事者。在《续高僧传》卷一中说:香火梵音,礼拜唱导。因此一般称寺庙的信徒众多,即以香火鼎盛来形容。

  [香火因缘]

  古人在结盟发誓约的时后,大多会设香火以昭告神明,中国的佛教沿用了这个典故,所以如果彼此契合,则称为香火因缘

  [香司]

  香司是禅林中司掌时间的职称。古代以固定的香盘烧香,用来测知时间;担任这个职位者,即称为香司。

  [香光庄严]

  香光庄严是指念佛三昧的作用,由于念佛能庄严行者,就如同香气之染人,所以称为香光庄严。在《首楞严经》卷五中,形容众生忆念如来,如子忆母,母子相忆,将来必定见佛。经中又说: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香印]

  就是指香篆,由于古代庄香粉之模经常做成篆文的形状,所以称为香篆。古代丛林中常烧此香来测知时间。

  [香衣]

香衣是指以香木染成之娑袈,又作香染、香袍裳、香服。香为梵语 gandha(乾陀,香树名)的意译,就是指以干陀香树皮、树汁所染之法衣。其色赤黄,原来是佛制的坏色之一。在日本,除了净土宗之紫绯色外,尚有青黄等各种颜色,皆称为香衣。台密用赤而带黄之色,临济宗用黄色,曹洞宗诸色并用。我国、日本等教团中,甚至历代帝王颁赠之法衣,每以诸种颜色来分别僧众之等级、阶位。


   [香房]

  是指佛所住之房舍,后世则广义指安置佛像之殿堂,以及附属佛殿之僧房。香房又称作香室、香殿、香台、净香房、香积殿、香库院、清净香台。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那耶杂事》卷十四中记载,香房大多建于僧院的中心。

  [香板]

  香版是禅林中用来警策修行之工具,形状如金刚宝剑。用来警策用功办道者的,称为警策香板;用来惩诫违规者的,则称为清规香板;用来警醒坐禅昏沈者,称为巡香香板;于禅七中使用者,称为监香香板。一般大多由方丈、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维那、知客、纠察等职事所持用。除了一般性的用途之外,香板也是禅师手中的如意宝剑,用来帮助学人开示悟入佛道。

  [香亭]

  香亭是指禅林中安置寺中大香炉的器具,其四面以薄纱围之,前檐悬有香亭二字之扁额,中置大香炉,其形状、式样就如同真亭一般,用之于葬仪。丛林中,尊宿之丧,于赴化坛之行列中,香亭排列于真亭之前。

  [香刹]

  香刹是指佛寺,以香来譬喻佛法其清净功德,就和香殿香室一样。本来是指佛塔上部之露盘等附属柱,后来也引申为寺塔、寺院之称。

  [香神]

  香神是帝释天司雅乐之神名,因为乾闼婆神食香,身上散发出香味,所以称为香神,梵名Gandharva,音译作乾闼婆神,又称为香阴神、寿香神、香音神、乐神。

  [香偈]

  香偈又称作烧香偈、烧香回向文,是指于佛前上香时所唱之偈文。香偈有许多种,在《礼佛仪式》中说:礼敬赞德,先须至于香台,端身息卢,思念圣德,目睹尊容,双膝着地,手擎香炉,而举偈言: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供养十方无量佛,闻香普熏证寂灭。此偈出于《华严经》,是指五分法身之香。

  在《观佛三昧海经》卷十中说:愿此华香,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化佛并菩萨,无数声闻众,受此香华云,以为光明台,广于无边界,无边作佛事。

香偈的内文虽然不同,但意旨大多是回向薰香普薰一切有情,入于解脱,作为边佛事。


  
[香国]

  是指香积如来所住之国,为娑婆世界上方过四十二恒沙之佛土,是以众香所成的国土。又称为香积国、众香国、众香世界。国中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是以香所成。此国土的众生以香气为食,香味周流十方无量世界。

  [香汤]

  指以香料制成的清净汤水,称为香汤,用此以灌沐身体。在四月初八佛诞日,向来有以香汤灌沐释迦牟尼佛尊像的习俗,古时用五色五水,后代则以甘草及木甘茶煎成甘茶代用。在禅宗所用之香汤,是以陈皮、茯苓、地骨皮、肉桂、当归、枳谷、甘草等七种药材煎成,称为七香汤。

  [香汤偈]

  香汤偈是指在布萨之时,须颂香汤偈:香汤熏沐澡诸垢,法身具足五分充;般若圆照解脱满,群生同会法界融。

  [香华]

  香华是香与花的并称,多为供佛之用。奉施香华,可获得十种功德:1、处世如花。2、身上无有臭秽。3、得福香、戒香。4、随所投生之处,鼻根不坏。5、能超胜世间,为众人归仰。6、身上常能香洁。7、领乐受于正法,受持读诵。8、能具足大福报。9、命终之后投生天上。10、能速证涅盘。

  [香象]

  是指发情期的大象,此时的象会由鬓角分泌出有香气液体,在《大毘婆沙论》卷三十等记载,此时期之象,其力气特强,性甚狂暴,难以制伏,要十只普通的大象才可抵一只香象之力。

  此外,香象也指象炉,即于秘密灌顶之道场,所用之象形香炉;以之烧香,受灌顶时,受坛前之际,先跨越香象,以此薰身而得清净。此外,日本净土宗之传法仪式中,也用象形之香炉,称为触香。

  [香象渡河]

香象渡河,是譬喻听闻教法所证得甚深。在经论中经常以兔、马、香象三兽渡河,来譬喻听闻教法所证得深浅的差别。如兔渡河则浮于河面,马渡河则及河半,香象之渡河则能彻底截流。所以用香象渡河来比喻深证教法。


  
[香塔]

  香塔是以香粉末拌水为泥,做成之小塔。有时其内安置经文,可做为供养礼拜。

  现代的香也有做成锥型小塔状之香塔,可在短时间内燃起大量香云,非常别致。

  [香尘]

  香尘是指色、声、香、味、触、法六月尘之一,是鼻识、鼻根所缘之对境,可说是泛指一切鼻根所嗅之气味。尘是染污之义,指其能染当情识,使本有觉性不能显露。

  [香语]

  香语是拈香法语的略称。就是在禅林之法会、诵经时,住持拈香时所说的法语。所谓拈,就是以指持取。以拈香之后讲说法语,所以称拈香法语。

  法会之时,住持入堂之后,先拈香,再说法语;接着开陈当月佛事旨趣,并颂七言、五言等短偈,最后以一喝来结束。香语,本来是依当时的因缘时机而开示,后来则沿用古人法语,少有创新。

  [香厨]

  指寺院的厨房,又称作香积,这个典故是指出自《维摩诘经》取香积国香饭之典故。

  [香楼]

  是指释迦牟尼佛遗体火化时,以香木堆积成台,其高如楼,上置如来宝棺。在《大般涅盘经》后分卷下中说:尔时一切大众所集微妙香木积高须弥,芬馥香气,普薰世界,相重密次,成大香楼。……是时天人大众,将欲举棺置香楼上。……渐渐荼毘,经于七日,焚妙香楼,尔乃方尽。

  [香灯]

  指寺院中之焚香与燃灯,后代寺庙中担任佛堂焚香、燃灯等职务者,也称为香灯。

  [香积饭]

  又作香饭,指众香国香积佛之香饭。在《维摩诘所说经》〈香积佛品〉中说: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

  [香药]

香药有三种意义。一是指即香物与药之并称,指普遍之五香、五药。二是香药一词,统称五宝、五香、五药、五谷等二十种物。或是将上列二十种物调合为一种,统称为香药,是密教灌顶中经常用到的。


   
香道是中国传统品香中最优雅的一种形式,原指香席。起源于汉唐,盛行于宋明。

    中国文人雅士以香席的形式静心契道、品评审美、励志翰文、调和身心。--黄庭坚《品香四德》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