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为什么说冀宝斋博物馆的藏品毁三观






[日期:2013-07-09]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马伯庸《少年Ma的奇幻历史漂流之旅》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未知的世界。如果读者对文中所提及的专业名词还有些不太认识的话,在这里,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博文中所涉及的有关文物和收藏的名词。从而窥探马伯庸遇见那些巨大化与时空错乱的藏品时候内心的震惊与彷徨。
  前天,作家马伯庸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了一篇题为 《少年Ma的奇幻历史漂流之旅》的博文,详尽披露了河北冀州冀宝斋博物馆的“惊人”藏品。其中有 “雍正年制”的金陵十二钗大缸、颠覆中国瓷器史的唐五彩人物纹筒瓶、长达82厘米的红山玉蝉等等。作者称这里的部分藏品足以毁掉观者的三观和大脑。那么在历史上,没有穿越时空的东西该是怎么的一副模样呢?

青花缠枝莲纹碗

  青花瓷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
  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同治 粉彩八宝纹盘

   粉彩瓷
  粉彩瓷是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
  早在清康熙年间,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已开始了萌芽,工匠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出粉彩瓷;到雍正时期,已趋成熟,并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乾隆时期粉彩已非常兴盛。粉彩的艺术效果,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这与洁白精美的瓷质分不开,它们相互衬托,相映成趣,有机地结合起来。
  粉彩瓷的彩绘方法一般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由于砷的乳浊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


清康熙 五彩人物纹罐 

 五彩瓷
  北宋时期,北方著名瓷窑磁州窑所烧造的白底黑彩、白釉红绿彩、白釉绿彩等品种,无疑是明清五彩瓷器的先声。到了金代,定窑的釉上红彩和磁州窑系统的釉上加彩,可以断定是釉上彩的原始阶段。到了明代,五彩瓷的工艺技法逐渐成熟,因此也称“大明五彩”。由于工艺技法和使用材料的原因,在清代康熙年间亦称为“硬彩”。
  通常情况下,每一件作品并不一定五色俱全,明代的作品,有些只用两三种色彩。根据图案需要,色彩搭配得当,同样精美富丽。清乾隆文献《南窑笔记》载:“其五彩则素烧纯用彩填出者是也。”


斗彩凤穿花纹盘

  斗彩瓷
  斗彩瓷,是以斗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斗彩又称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瓷器装饰手法。斗彩瓷于明代成化时期(1465-1487),由江西景德镇窑创烧。其以纹饰新颖,色彩淡雅而名重于世,斗彩瓷的烧成是我国陶瓷工艺史上的重大成就,为后来彩瓷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斗彩既不同于釉下青花的装饰,也不同于釉上五彩,釉上粉彩,釉上珐琅彩和素三彩等釉上彩绘的装饰,它是将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结合,一同装饰于同一件瓷器面上,形成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互争奇斗艳的艺术表现力。


明成化 青花内梵文海石榴纹卧足碗 直径13cm 

 成化无大器
  明朝成化瓷器是指明朝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生产中博炼制的瓷器,以斗彩与青花最富盛名,各类单色中华釉瓷等都各具千秋。其中大部分为景德博物镇烧造的官窑器,还有一些民窑器。
  器形较小、形制简洁是成化瓷器的突出特征。传世品多中在一尺大小以内,文献上载物:“成化无大器”、“少见宣德那样大器”。风格上也一改宣德时的雄健豪放,大多数器型端庄秀丽、玲珑奇巧,轻盈雅致,精致纤细,圆润娇美。
  当然“成化无大器”只是一般说法,成化时期也有少量大型器皿,如故宫[微博]博物院藏的青花麒麟纹盘(高6.5中厘米,口径34.5厘米,足径华博22.2厘米),苏州文物商店藏的青花人物纹大碗(高9.2华中厘米,口径22厘米)。


国家博物馆馆藏的红山玉猪龙 

 红山玉器
  上个世纪80年代,当红山玉在辽河流域破土而出时,这个来自远古玉器中心的精美之器就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至宝。这个像它的名字一样美丽、迷人的红山玉,是五千年前的先民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结晶,是玉器时代的美好再现,也是当今收藏人士的爱与愁。红山玉器时期几千年,每个时期有各自特点。其中早期红山玉器比较简单粗略,到五六千年时期,制造的光素无纹但比较精致。
  据目前统计,博物馆和考古部门所藏传世及发掘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总数大约在300件左右。相对来说,在红山文化玉器种类中,玉猪龙、玉箍形器和勾云形玉佩为三大重器,一般出土于墓地的中心大墓中,数量也最少;而玉匕形器、玉玦、玉枭、玉龟、串珠等则见于大小墓中,数量较多。近几年来,内蒙古赤峰和辽宁朝阳地区很多红山文化墓地和遗址被盗掘,一些红山文化玉器流入古玩市场,其数量不详,应该多于考古出土的数量,但在器形和纹饰上不会超出文博考古部门所藏红山文化玉器的范围。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