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汝州城内将台柴窑(疑似)窑址的寻找、发现与研究






[日期:2013-05-28] 来源:江苏陶艺·艺事钩沉   作者:朱文立 朱钰峰 朱宇华 [字体: ]

一、序

    1987年4月,笔者历经5年多的研制,终于使断代近千年的汝瓷研制成功。1988年通过轻工部和河南省科委的鉴定,同时期,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历经几位古陶瓷专家的寻找,也已发现。1987年经河南省文物考古所的发掘,宣布汝窑遗址的发现。1988年至1989年,笔者经常同冯先铭先生谈论汝窑窑址问题,有一次冯先铭先生问笔者:小朱,有没有可能有第二个汝窑遗址?笔者告诉冯先铭先生:根据多年来对汝瓷的研制和对窑址的寻找,清凉寺窑址的考察以及部分传世汝窑的研究,可能还有汝窑遗址,如果有,只能在古汝州城内,如果能找到,才是宫廷垄断的官办汝窑遗址。笔者认为清凉寺窑址是汝窑遗址是对的,但它出土的汝瓷片和传世汝瓷有明显的区别。从1989年开始,笔者在汝州城内踏上了寻找真正的汝官窑遗址之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寻找,历经十余年的艰辛,终于于1999年在汝州城内文庙附近找到了真正的汝官窑遗址,那里出土的汝瓷片和传世汝瓷珍品相符。于2000年初在汝州张公巷找到了北宋官窑遗址,笔者把此两处窑址分别命名为文庙汝官窑遗址张公巷北宋官窑遗址。张公巷窑址已被国家批准为国保单位。在寻找文庙汝官窑的过程中,发现几片非常独特的天青瓷片,它和文庙汝瓷片釉色、内部泡粒结构极相似,但不同的是胎呈香灰色,釉层比文庙汝瓷薄,釉面比文庙汝瓷片明亮,当时把它误认为也是文庙汝官瓷。近三年来,在汝州市古将台附近,群众盖房不断出土这类瓷片,直到2012年春,又有一户居民在此翻盖新房,在挖桩坑中出土不少天青、粉青、豆青色碎瓷片,这些瓷片虽然色泽不一样,但他们的做工可和文庙、张公巷窑址的相媲美,是临汝窑瓷片远不能及的,虽然釉色各异,但各色瓷片的内部泡粒结构很相近,显然是天青釉色的变异。这些桩坑还出土了骨质修坯工具、匣钵片、支钉、垫饼及生烧产品、火照、素烧胎等,这些既不是文庙窑址的废弃物,也不是张公巷窑址的废弃物,如果是上述两窑的废弃物,那此处出土的大量瓷片均不是这两窑的。从出土的窑具、瓷片看,此处无疑是一处窑址,从出土的瓷片看,它可能就是失落1000余年的柴窑遗址,由于它处于汝州古点将台附近,笔者把此遗址命名为“汝州市将台柴窑(疑似)遗址”。


图1、天青、粉青、豆青色碎瓷片


图2、骨质修坯工具

图3、匣钵片

图4、支钉

图5、垫饼及生烧产品

图6、火照

图7、素烧胎

二、对出土物的研究

(一)近几年来,此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碎瓷片,这些瓷片打的都非常碎,显然是不让它流入民间,这些瓷片制作的都非常精细,有的瓷片连釉带胎仅两毫米,有擦足垫烧也有满釉支烧,支钉痕如小米粒。虽然出土的瓷片颜色各异,但他们釉的内部泡粒结构很相近,其天青瓷片和汝窑天青釉泡粒结构相似,显然此窑的主流釉色是天青色(笔者将在下文详谈天青釉),历史记载柴窑特点是“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1).青如天:此窑址出土的瓷片釉色和文庙汝窑色泽非常相似,致使汝州一些古董店的店主和群众把这类瓷片充文庙汝瓷片卖出,把荷叶青色的充张公巷瓷片卖出。

(2).明如镜:汝官瓷的釉质是玉石感,而此窑址出土的瓷片釉面都非常明亮。

(3).薄如纸:有关历史资料都提到柴瓷薄如纸仅指釉层,不是指瓷体薄如纸,由于柴世宗即位时天下还未统一,据有关史料记载:柴世宗计划十年打天下,十年建设,十年享受太平生活,他又是一个很简朴的皇帝,所以所烧器物还得考虑它的使用,不可能做的通体薄如纸。直到北宋后期,鹤壁窑才出现蛋壳白瓷,从出土瓷片和素烧胎均以碗、盘为主,实物证明釉层薄如纸。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       柴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