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瓷之韵——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明文






[日期:2012-12-11]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相传清代乾隆帝酷爱题写诗文,所游名山园林都留有御笔。乾隆更爱精妙瓷器,所赏名瓷的底部,除了书写上甲、乙、丙评定瓷器等级之外,遇到心爱之瓷器,诗兴大发,更是挥毫泼墨,题写诗文。彼时,御笔亲题,那是大大的珍品,为保持墨迹弥久恒新,更为保证御笔百世流芳,宫中主事便命艺人照迹摹刻。乾隆帝怎么都想不到,自己稀里糊涂就促成了后世陶瓷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刻瓷。而刻瓷,在今天,成了山东淄博独树一帜,别于国内其他陶瓷重镇的独特艺术形式。

    不过,究竟是不是乾隆促成了中国刻瓷艺术的起源,尚无从考证。有人提出宋代徽宗崇尚道教、崇尚自然,经赵构推荐并交由刘贵妃珍藏的汝瓷,均赐奉华二字镌刻于底部。更有甚者,将刻瓷的历史追溯到秦汉的剥玉。由于历史文献实在有限,刻瓷的起源难以有定论。不过淄博的刻瓷艺术之兴起却无可争议地归功于一个人——张明文

    不务正业的年轻人

    1975年的春天,淄博瓷厂的员工宿舍不时传出当当当……的声音,路过的人大多会心一笑:张明文又在不务正业呢。

    有着八千多年陶瓷生产史的淄博,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谋求陶瓷工艺的发展,当初定了两个发展方向:一学江西景德镇的粉彩,二学湖南醴陵的釉下彩。那时,在淄博瓷厂做设计工作的张明文最应该做的自然是帮助企业在粉彩或釉下彩上寻求突破,但是下班之后的他却喜欢闷在家里拿刻刀在瓷器上刻画,是标准的不务正业。但是,在长时间的尝试之后,淄博的陶瓷人发现,淄博本地的陶土、烧成等因素并不适合发展这两项工艺,寻找新的陶瓷工艺迫在眉睫。

    新工艺?张明文的不务正业最终成了淄博陶瓷振兴的新工艺。张明文客厅的玻璃柜中,有一个小小的靛蓝瓷瓶,上面刻着一株金黄色的梅花,背面配有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词,同样是金黄色的。整个作品显得精致、巧妙,别具情趣。这就是当年张明文自己敲敲打打的第一件作品。虽然是不务正业,但是当时的淄博瓷厂厂长觉得这小作品有点意思,就把它放到了工厂的展厅中。不曾想,这件不起眼的刻瓷蓝釉金梅花小瓶,竟成为淄博刻瓷艺术史上的引子。就是这巴掌大小的瓷瓶,被前来参观的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翟荫塘看中,当即定下300件刻瓷作品作为国礼。厂里把当年分来的5位美校学生划给张明文,成立了刻瓷组,由他传授刚掌握不久的新技术。在那时,对于张明文来说,一切也都是全新的,就连刻瓷用的刻刀也是他用废旧的玻璃刀自制的。

   1981年6月,张明文被选为中国国家展览团的艺术家访问德国并现场表演刻瓷,在那里,他成功地在瓷盘上完成了马克思、贝多芬等5位哲学家和艺术家的形象创作。1982年5月至10月,美国田纳西州的诺克斯维尔举办了第十四届世博会,这是新中国首次参加世界博览会。世博会184天的时间里,张明文现场创作了四百多件作品,被抢购一空。张明文将刻瓷艺术展示在了世界面前。

   三十多年之后,淄博已有超过三千名专业从事刻瓷艺术的工作者,还有数千名业余爱好者,加起来近万人热衷于刻瓷艺术。

    复兴的艺术成就大师

    2003年,张明文被中国轻工业总会评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但他还有一个心愿未了,就是参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连续两次评选失败后,2006年,张明文第三次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成功获评。让张明文完成这一心愿的作品是《敦煌归真》,现在,这幅作品仍摆放在张明文家中。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明文《敦煌归真》

 

《敦煌归真》是一尊翠玉色的青瓷鹿头樽刻瓷作品,上面雕刻着众多仕女,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美不胜收,恰如敦煌壁画的刻瓷移植,整个画面给人以祥和安宁清朗的向往。不过,张明文刻刀下的敦煌仕女与传统的敦煌壁画有着明显的差别。

    张明文对敦煌艺术十分推崇,有着诸多艺术家都挥之不去的敦煌情结。张明文出国的机会很多,从敦煌到欧洲以及美国的诸多博物馆,对敦煌的了解越深入,张明文就越发着迷。如何把土质载体转化为瓷质文化?他开始努力寻找主流文化与刻瓷艺术的结合点。《敦煌归真》的灵感逐渐萌生。

    灵感有了,如何创作与创新却是另一个概念,张明文希望在敦煌艺术的基础上融入现代人的审美标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敦煌壁画中的仕女图讲究站七坐五蹲四盘三,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女子站立的最美标准是七头身,坐五头身,蹲盘分别是四头身和三头身。张明文却把《敦煌归真》中的仕女改成了当下流行的九头身

    今天我们看到的鲁青瓷《敦煌归真》刻瓷尊,人物体态丰腴,人体比例夸张为九头之高,融以现代人体审美观,凌波微步,布局起止得当,藏露适宜,表情心领神交,怡情天然之美,这一切一切都是用线来完成的。在制作过程中,用特制的钻石刀具,每刻一线,凝神静气,十指发力,汗透瓶背。尤其刻人物面部,一刀下去即成定局,不事搜刮,不容修改。

    张明文自述:2006年,籍用鲁青瓷《敦煌归真》刻瓷尊作答卷,经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组成专家评审,授于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这是中国陶瓷史上唯一的刻瓷专业者。也是中国刻瓷史上第一个获此殊荣者。 

    众家之长寓于瓷

    今天的张明文是陶瓷艺术和工艺美术双大师,但是谁又能想到当初进入瓷厂工作的他不过是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孩子,正是那个孩子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出色的天分成就了刻瓷领域的一段传奇。

    我老伴不喜欢和我一起出门,她总说我出门的时候不专心,看到什么好东西就往刻瓷上琢磨。张明文说。张明文与爱人常素芳携手已经五十多个春秋,常素芳回忆,年轻时与张明文回家,不管是在车站还是在路上,张明文看到喜欢的景致或者物品就要立刻画下来,身边没有纸就把烟盒撕开反过来画在上面。张明文的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当然那些画在烟盒上的素材已经无处可寻,但是张明文的素描本已经积攒了厚厚的一沓。

    不仅见到喜欢的素材会画下来,张明文还喜欢收集各类喜爱的物件,并从中吸取灵感,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去。张明文的居所不小,但是却让人感觉很拥挤,不仅仅是因为摆满了他的作品,更因为房间里有太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早期木质车轮的轮轴、织布机的杼、牛锁头、木工用的刨子、死去的罗汉竹、干瘪的丝瓜、破败的残荷等等等等。每次他带回这些奇怪的东西都会被爱人训斥,但是张明文乐此不疲。以残荷为例,张明文说虽然他们看上去已经破败,但是画出来你看到的就不是衰败,而是一种孕育,一种冰天雪地之中的蛰伏。房间走道的墙上还挂着一串马铃,张明文说每当他干活累了的时候就过来晃晃这串铃,听着那叮当的声音,马上就觉得轻松了。

    艺术源于生活却也高于生活,张明文不仅从生活中获取灵感,更从其他不同的艺术门类中寻求共同之处:刻瓷艺术有广阔的天地,不论中国的传统绘画和由外国传入中国的素描,油画等均有用武之地……一个合格的工艺美术工作者,不仅要有绘画素养和文学修养,而且要敢于看到别人的长处和姊妹艺术的雕刻绝技,敢于看到别人扎实的造型功底,敢于看到别人深厚的笔墨历练,不断创新,才有自身生命力,才有社会价值!

    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学习探索让张明文在刻瓷领域一直在突破,从大胆创造钻子扁形刀和丁字形刀,到由传统钻刀等刀法创新出钻刻冰纹敷色法;从在传统瓷器上刻画到创出瓷面微刻法,并开创薄胎瓷器刻瓷先河,张明文在寻求自身突破的同时也将刻瓷艺术推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

    名也身外,利也身外

    张明文有一幅作品名曰《福驴图》,上书:胸中有海,两眼无碍,名也身外,利也身外,福民兴邦,何等自在。

    《敦煌归真》是张明文刻瓷艺术的代表性作品,在作品完成后,曾有人出价50万欲收藏,但是被张明文拒绝了。现在,《敦煌归真》还摆在张明文的居室中。成了大师,张明文的每一件作品都能拍出不菲的价格,但是张明文依然淡定得很,他的创作随心而发,自己感觉不满意的作品从来不拿来示人,更不用其谋利。

    他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从北京领奖回家后,所有庆功会、表彰会、请客吃饭都不参加。老伴、女儿、女婿都劝我去,可让我喝酒、应酬,我实在是无能为力。这不是我的性格,我老头子不愿干这个。2011年9月,张明文70岁寿辰,淄博市领导要给其庆祝,他却有些不知所措,受宠若惊。虽然做人低调,但只要涉及到刻瓷艺术的推广,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冲在最前面。山东省在刻瓷方面的工艺美术大师或者陶瓷大师,基本都直接或者间接受过他的指导。

    有人说张明文开创了刻瓷艺术的一个新时代,但是张明文却说创新两个字说起来简单,但是要想超越很难。先人的艺术水准我们今天能够模仿得像就已经不错了。现在,大家见了他都喊张大师,这让他很不习惯,喊张师傅最好

    名也身外,利也身外,自在的张明文无法否认的是,是他让淄博陶瓷乃至世界陶瓷重新认识了刻瓷艺术,并促进了这一艺术的当代的繁盛。张明文说,对于艺术家而言作品就是其生命的延续。年逾古稀的他现在只想认认真真搞学问,脚踏实地走好路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