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宋徽宗《文会图》中所绘定瓷与青花瓷辨析






[日期:2012-10-06] 来源:雅昌论坛  作者:靳青万 [字体: ]
    考古学上历来注重文献考古与实物考古相结合,古陶瓷考古当然也不能例外。可是,众所周知,我国记载陶瓷的古文献寥若晨星,在绝大多数方面都是缺环与空白。所以,如果偶尔能够发现一点与陶瓷器有关的古文献资料,那简直就是幸运中的幸运、宝贝中的宝贝、喜出望外了!作为一个中国古陶瓷研究者,除尽可能地接触和研究实物外,多年来我也一直致力于在中国古文献资料中追寻古陶瓷的踪迹。幸运的是,已在一些文本文献和绘画文献如《金瓶梅》、《韩熙载夜宴图》、宋徽宗《听琴图》中有所发现,并已写成文章陆续发表,引起了学界的一些注意。
  中国历代的绘画文献,不仅是极其珍贵的文物艺术品,而且也是极其珍贵的物像文献资料,对于历史考古具有十分独特的重要意义。尤其是那些图中绘有陶瓷器的,是古代艺术家们于不经意间为我们记录下来的古陶瓷物像资料,它对于我们今天的古陶瓷研究来说极其珍贵,然而长期以来却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
  笔者以前在对中国历代绘画文献的检视中曾经发现,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宋徽宗赵佶的画作《文会图》,其中在人物生活的场景中绘有许多瓷器。可是由于当时所见到的那件印刷品图像极小,看不清楚,该图实物原件又远藏于台北,无法检阅,所以只好暂时作罢。所幸的是,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购到了一本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的《故宫文物》月刊第79期,上面不仅彩色印制有这幅《文会图》,而且还将其放大和局部放大作刊物的封面、封二和首页,不仅印得很大而且非常清晰。我用放大镜细加检视,结果越看越激动、越看越震惊——这幅北宋徽宗皇帝手绘的大尺幅名画中,竟然绘入了145件生活用瓷器!在这些瓷器中,不仅有许多件定窑白瓷而且还有若干件珍罕的“墨定”瓷;更令人震撼不已的是,其中竟然有多达52件的白釉地青花瓷器,这真是太令人吃惊和不可思议了!如果真的如此,天呐,令我们魂牵梦绕、遍寻不到的宋青花它竟然在北宋皇帝的身边和笔下露面了!
  一、关于赵佶与《文会图》的基本情况
  宋徽宗赵佶(1082—1135),为中国北宋朝的倒数第二位皇帝。他政治低能却才艺绝伦,于书法、绘画、茶道、器物等多方面均多有创新。书艺方面,他独创的“瘦金书”前无古人;画艺方面,堪称冠绝当世,宋人张澂称其“兼有顾、陆、曹、吴、荆、关、李、范之长:花竹翎毛,专徐熙、黄荃父子之美;写江乡动植物,无不臻妙。”连元代的大书画家赵孟頫也盛赞其“聪明天纵,其于绘事,尤极神妙:动植之物,无不曲尽其情,非人力所能及”。花鸟竹树之外,徽宗的山水、人物画亦追法唐人,自创新格,仪态万千,无不绘尽其胜,为后人所追慕。
  徽宗还爱好瓷器雅玩,以朝廷之力管理烧造瓷器,力促当世的制瓷业精益求精,推陈出新。著名的汝官窑、钧官窑、汴京官窑等都是在他主政时期设立并投产烧造的,代表了当时世界制瓷业的最高水平。
  《文会图》,图高184.4厘米,宽123.9厘米,绢本设色。画中绘徽宗本人与臣下文士聚会之事,其于临池竹树、垂阴杨柳之园林中,筌蹄围设、茶果备陈之几案旁,聚文人雅士11人,其中9人围坐于案,2人站立树下对谈。对案正坐中服素仰思之人,与赵佶另幅自画《听琴图》中之徽宗貌同,因而当为徽宗本人。其右傍坐之人,当为首辅权臣蔡京。此外另绘有侍者7人,其中3人游侍于徽宗及文士左右,4人于主案席外下首另设几桌、笼屉、炉火处调配茶水羹汤。其于炉火中、桌案上,乃至侍者手中,置、持有若干注壶、台盏、大盘等茶器具,桌下还放有一白瓷用布包口之经瓶(酒器,即后世所称之梅瓶)。大案正席旁,徽宗与臣下文士下在思谋妙词佳构;几案上及每人面前均整齐有序地摆列着香茶、鲜果、盘盏。围案之坐具,乃为藤编之筌蹄亦即后世所称之坐墩。画中人物众多,场面宏大,但却雅而有致,繁而不乱,君臣各谋其思,侍者各司其事,景物器具各有其序,尽现当时徽宗生活之场景。其尺幅之巨、绘艺之精,实乃画史一神品矣。
  此画之右上角,有徽宗之特押及题“文会图”并诗一首,诗曰:“儒林华国古今同,吟咏飞毫醒醉中。多士作新知入彀,画图尤喜见文雄。”左上角题蔡京和诗一首:“臣京谨依韵和进.明时不与有唐同,八表人归大道中。可笑当年十八士,经纶谁是出群雄。”画上印记,除清宫八玺俱全外,还有“项墨林鉴赏章”“檇李项氏士家宝玩”“真赏”“耿会侯鉴定书画之章”“信公珍赏”“公”“都尉耿信公书画之章”“琴书堂”“丹诚”“宜尔子孙”“珍秘”“槐庭清玩”“阿尔喜普之印”“御赐忠孝堂长白山索氏珍藏”“项元汴印”“墨林秘玩”“项叔子”等印。《石渠宝笈续编》有著录,画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