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唐三彩精湛的制作工艺






[日期:2012-03-11] 来源:《中国陶瓷·唐三彩》   作者:李知宴 [字体: ]

    唐代三彩釉陶的生产情况,根据考古调查和发掘的资料证实,它们是在窑场作坊里生产的。迄今为止,发现生产规模最大的三彩釉陶瓷窑的遗址,是在河南巩县的大黄冶、小黄冶、白冶河、铁匠炉、苇园村一带,范围有十多里地。这一带的地质结构是石炭二叠纪的粘土矿层带,属于水白云母次生高岭类型,即优质的北方瓷土。这种粘土一般呈青灰色,含铁量比较低,质地细腻,相当纯净,含砂粒、杂质较少,硬度不大,粉碎、捏冻等加工相当容易,可塑性较强。根据对有绝对年代可考的三彩釉陶制品的胎体和河南巩县三彩窑场遗址出土的古代灰白色粘土原料进行化学测试分析,其胎料的化学成份与景龙三年(公元709年)的三彩釉陶和原料土块接近,而这些原料又和乔沟等地瓷土的成份一样,说明唐代三彩釉陶的制作是就地取材的。根据三彩釉陶窑址的调查证明,该窑场同时还生产白瓷(包括粗白瓷和质量比较高的细白瓷)、黑瓷。而对该窑址进行编年研究的结果,三彩釉陶并不是这个窑场最早的产品。三彩釉陶开始于唐代初期,至盛唐产量大增,质量高,艺术水平也达到高峰。盛唐以后这个地区的作坊,根据地面调查的情况判断,当时生产已有分工,有专门生产俑人形象、有专门生产生活用具、有专门生产动物制品,表明盛唐以后三彩釉陶的工艺加工专业化了,生产效率和商品性都增强了。

    三彩釉陶的原料在作坊附近选定以后,开采出来要经过晾晒,捣碎,剔除其中的杂质,以保证质量。从器物来看,胎体大多数是洁白的,少数白中泛红,这不是因为原料所含成份的不同,而是由于在焙烧时温度和气氛影响的结果。瓷窑作坊建立在河流旁边,原料经过晾晒,初步捣碎和挑选以后,还要进行细碎、捏练和陈腐等工序。如果原料比较纯净就不必进行淘洗,沉淀等工序;如果原料质量不好,含杂质很多的话就要进行淘洗以后再捏练和陈腐。原料加工是利用河水的流动,冲击作动力,例如在巩县窑白冶河遗址,河沿发现石碾轮和石杵(碓石),白冶河发源于村南水地河的石泉。1963年在水地河修建水库时,在工地上清理出直径为1.1米,中心厚度O.24米,轴孔为O.18×O.18平方米的大石碾。1976年在黄冶河窑址进行考古试掘时挖掘出石杵多件,这是用来加工质地比较坚硬的原料的工具。同时1963年考古发掘时还清理出练泥槽、澄泥池,说明这是原料加工的地区。从原料到制作的工序看,是完全符合古代陶瓷生产的一般规律的。

    将调查中得到的三彩釉陶碎片和该窑场的细白瓷、粗白瓷、黑瓷比较,胎料是接近的。三彩釉陶的原料加工没有白瓷那样严格,然而三彩陶器的泥胎配制根据不同的制品而有所不同。这样既保证了制品的成型,也保证在高温焙烧中不变形。那些精细作品的原料必须选择好,并经过长时间的陈腐和捏练,泥料充分水解,颗粒之间产生较多的胶质薄膜,获得良好的可塑性能和抵抗变形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三彩作品成型的稳定性。

    三彩釉陶的成型工艺:有轮制、模制、雕塑、粘接四种。

    轮制成型:生活用具,无论是碗、盘、杯、碟等圆器,还是罐、壶、樽、瓶等琢器都是用轮制成型的。

为了保证器物的规整和不变形,工匠必须根据器物的大小,合理设计坯体各部分的厚薄,如一个盘子,口沿胎体必须很薄往下逐渐加厚,到器壁和底部衔接处就相当地厚了,这种过渡关系的安排,半成品的变压系数,工匠们是充分考虑到的。除了作品美观以外,还保证了半成品在窑里受高温焙烧时不变形。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旁边的陪葬墓,即永泰公主墓出土的精致的三彩盘和三彩折腰碗就是这样成型的代表作品。

模制成型:(图158)一些不规则的器皿,如椭圆形、方形、多边形、瓜体形、花瓣形、兽头形等等器皿,都是用模制成型的,模制成型分单模与合模两种。单模是一个模子,将泥料放入模一次挤压而成。合模是两个半模成型以后粘对而成。生活器皿、俑人、动物及其他物品的构件则是合模制成。三彩釉陶模制成型工艺使用得相当广泛,根据考古发现,陶模是用红色陶土雕刻而成,晾干后,用1000。C左右的高温烧成,相当坚固。在河南巩县三彩釉陶作坊遗址中,这种红陶印模工具发现得相当多。



图158、印模 唐 河南省巩县古窑遗址出土 河南省轻工业厅科研所

雕塑成型:(图46)一些造型奇特、形体高大、结构复杂的器皿,人物、动物等俑类是用雕塑成型的。例如甘肃泰安县出土高达1.6米的武士俑和文吏俑,是分头部、身子,底座三部分分别雕塑的,烧好以后,安在一起即成一个完整的形象。西安郊区唐墓中出土的三

彩山形水池,水池旁层层的山峰翠峦,则是用雕塑的手法塑成。从一些矫健的俊马、骆驼,我们既可看到艺术家们大胆的堆塑,也可看到精雕细刻时留下的刀锋。



图46、三彩假山水池 唐 陕西安市土门县出土 西省博物馆

粘接成型:(图13)俑类中的一些人首兽身,满身火焰,肩上长翅膀的魌头等是用模制、堆塑、雕刻等手法,分别制作,然后综合粘接起来组成一件作品。例如生活用具中的塔形罐,罐的主体部分用轮制,腰部的莲花瓣装饰用捏塑,器身上的象首和宝相花则是模制的,然后用胎泥调成的浆糊状粘合剂,一件件粘接成型,经过素烧,再挂釉烘烧即成。



图13、三彩塔式盖罐 唐 1959年西安市中堡村出土 陕西省博物馆

配釉和装饰:三彩釉陶表面的釉层是无色透明釉,在釉中配彩后,经过烘烧,釉面呈现绚丽无比的色彩,这是唐三彩釉陶艺术上最突出之点。彩釉是在釉料中分别加入铜,铁、钴、铅四种原料,工匠们熟练的工艺技巧和丰富的化学知识,成功地配出了白色、褐色、黄色、赭色、蓝色、绿色等基本色调。在精心的调配下又出现了浅黄、黄褐、赭黑、深黑、翠绿、老绿、嫩绿、天蓝、藏蓝、褐红、鲜红、茄紫等,一彩、二彩、三彩,真正作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程度,用彩很准确,效果又美又雅。三彩釉的流动性能和胎体密合性能均相当良好,因此很少有釉层开片剥落的现象。尽管在中国古代文献里目前尚未发现唐三彩制作配釉的记录,但工匠们的实践却为我国化学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章。

配彩工艺:由工匠们将配好的褐、赭、蓝、黄、白、绿等色釉,巧妙地搭配起来,组成变幻莫测,万紫千红的色调或图案,从众多的三彩器物分析,其装饰方法有十余种之多。

1.散点配彩法:是用笔在无色透明釉上点彩,彩点象断线的珍珠一样整齐排列,有的象雨点一样洒在上面,既滴落自然又疏密得当。有的在素胎上直接用笔沾上彩釉汁作出相间排列的淡黄色或白色彩点,在入窑焙烧过程中略为浸润、流动,使彩点排列紧密有致。有的把点彩和涂彩结合起来,在白色中心点外面裹以绿色,酱褐色,层层排列,井然有序。

2.将各色釉汁,用彩笔画成斜线,由这些斜线构成单元图案,每个单元里有网状的、格式的,也有菱形的图案。

3.充分利用铅釉的流动性,在无色透明釉上,点上浓浓的绿色或酱褐色釉汁。在高温焙烧中釉层熔融,彩点集中的地方由上向下流成一条条彩带,这些彩带任意浸漫,任意流淌,构成变幻自然,绚丽无比的纹样。

4.用毛刷饱蘸釉汁,涂抹在器物胎体表面,组织大片彩斑图案。

5.将器物的壁面分成几个区间,有的区间涂一种颜色,有的区间画上各种深淡色线条,有窄有宽,有的成平行状,有的有规则地转折起伏,组成旋律性很强的图案。

    6.瓷土堆花法是工匠们为了保持胎面白色花卉的整洁美观,而采取的一种方法:先在器物胎面用白色瓷土堆塑成预先设计的花卉,然后在瓷土和胎体表面洒一层薄薄的石英细砂,花卉外围的地面上涂上彩色釉,这样,在高温焙烧中彩色釉汁无论怎样流淌、浸漫,也到不了花卉图案上去。同时烧彩釉时的温度又达不到使堆花的瓷土发生任何变化,更不会粘结在胎面上,因此出窑之后,去掉堆花用的瓷土,就露出洁白的花卉,有的没有光润的釉面,花纹是涩面。有的涂上白釉,再次烘烧而成。涂釉的地方则照样绚丽多彩。

    7.贴花加涂彩:将印制的宝相花贴在器壁,满身施一种彩色釉,如绿色或酱褐色,而在贴花部分涂上另一种颜色釉,如地釉是深绿色釉,贴花部分则涂黄色釉,地釉是酱黄色釉,贴花部分则涂白釉或浅绿釉。

    8.印花加填彩:在盘类器物的中心,用印模印出流云、飞禽或其他花卉。底色釉往往是白釉,在印花部分填彩,这样的装饰突破了日用器皿的局限,意境深远,令人遐想。盘子虽小,而盘中的仙鹤、大雁一类的禽鸟好象飞翔在彩云飘动的无限的天际一样。

    9.刻花填彩:在器物需要装饰部位,用雕刀刻出花纹,并填以彩色。

    10.点描和线描结合使用:用毛笔蘸上彩汁,描绘出鸟兽的皮毛纹理。花纹的细部,彩色不大浸漫流动,对釉层可适当控制,因此可获得相当规整的纹样。

绞胎工艺:(图23)在一些三彩生活器皿和艺术品上,釉下出现大理石纹理或木质年轮的纹理,这是唐代发明的一种特殊的美化陶器的工艺,即绞胎工艺,作法是用白色胎泥和灰褐色胎泥捏练好了之后作成薄片,按设计图样的要求,一层一层叠压起来,用模子挤压成型,在胎面施一层无色或淡淡彩色的透明釉。这种工艺比较复杂,制作起来相当困难。它要求配方时不同颜色的胎泥膨胀、收缩一致,以保证在高温中不变形、不开裂,根据考古资料,唐代绞胎作品有以下三种:第一,整个器物都是用两种颜色的泥料压成,如三彩绞胎骑马射猎俑。第二,用深浅不同的颜色泥料叠出大理石、树木年轮、团花、蝶形图案纹理的泥料,然后切成薄片,粘贴在已经成型的器物的表面。第三,将绞胎的泥料切割成云朵,或花卉形状的小薄片,粘贴在器物的一定部位。



图23、黄釉绞胎陶枕 唐 1956年河南省陕县刘家渠唐墓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

    用传统的贴花、刻花、划花、模印、捏塑等工艺手法,在器物上作出各种装饰纹样,然后再在胎面罩盖彩釉。

    开相工艺:三彩釉陶作品经过上述工艺过程便可入窑焙烧。但人物形象或人面兽身的魌头形象,经过成型、施釉、焙烧以后,还要增加一道开相工艺,以增强人物的素质感。人头部分不施釉,可以涂上白粉,再用墨画出眼睛、眉毛、髭须、巾帽,嘴唇涂朱等,根据人物不同的地位和精神状态,开相上有不同的处理。那些社会上层的文官武吏,一般都紧崩着脸,表情呆滞;那些起镇压作用的天王、魃头、镇墓兽等面目凶恶,两眼圆睁,张嘴露齿,令人望而生畏;那些贵族妇女,则丰肌秀骨,眼睛眯成一条窄缝;那些侍候主人的青年女子,面目清秀,身材窈窕,表情娴静;而社会下层人物如牵马牵驼俑,戏弄俑则衣着潇洒,表情活泼。开相工艺能够随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刻画出不同的表情,各极其妙。

    窑具和装坯工艺:从大量的三彩釉陶的实物分析和窑址得到的实物资料证实,烧制三彩釉陶似乎不用匣钵。在河南省巩县规模巨大的几处窑址,经过多次调查,至今仍没有发现专门用来装烧三彩釉陶的匣钵。只发现了又厚又大的平板,三叉支钉、垫饼和垫圈几种。

    平板:用白色耐火泥土作成,方形,厚达2.2厘米,有大小不同的规格,一般有长20多厘米,宽达10多厘米的。人物、马、骆驼等就放在上面支烧。

    三叉支钉:由三根泥条组成,顶端有一尖钉,为了增加承受重压的能力,结构上每根泥条有一定的弧度,但在承放器物的顶面是平整的,象罐、壶一类的器物,在三叉支钉的顶端上面.再承放一件同类的器物,依次堆放成一个器物柱,把窑室的空间通通填满。在烧成的器物口沿部分,明显的可以看到遗留下来的支钉痕迹。

    垫饼:圆形,表面也支起三个突钉,但钉面成刀刃形,它用来支烧盘、碗、杯、碟、器盖等作品。在这些器物的内壁留下三条刀刃状长条形窑具痕迹。

    垫圈:圆环形,上面较宽以承受器物,下面较窄,用来支烧三足罐、礁斗、尊等类器物。

    装坯工艺:人物、马、骆驼等动物装放在平板上,平板和作品之间有一仰放的三叉支钉,承托起来,因为支钉尖端很细锐,不怕作品上的釉汁流淌下来将其粘住,轻轻一敲就掉了,取下来不困难,可保证作品完好无损。罐、瓶、钵等器皿是三叉支钉抓住口沿,层层相叠,放满窑室即可。由于没有匣钵,直接入窑,这样可以节省窑中空间。

    焙烧工艺:三彩釉陶数量品种很多,但焙烧工艺却完全一样。象结构复杂的人俑、骆驼、马和部分生活用具是经过两次烧成,先是素烧坯件,在河南巩县三彩窑址中遗留下来经过素烧的坯件残品,经过科学测试,其烧成温度达1050℃。素烧坯件中可以将变形、开裂的作品剔除,保证成品率,这样上釉之后,再以低于900℃的温度烧釉,则不易出现废品。有的作品质地比较松软,用指甲一划胎体就可以划出一条印痕,它们可能没有经过素烧,或烧成的温度没有1000℃的原故。

    烧三彩釉陶的窑炉,目前只在北方有所发现,是马蹄形窑,即倒烟窑。经过素烧的坯件,放在一个不大的直焰窑内焙烧,所用的燃料,从古窑址现场的调查,一律为木柴,根据现代瓷厂复制三彩釉陶的试验,火焰流动没有什么固定的规律,变化较大,这样可使彩釉更加绚丽夺目。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