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昌南先贤——陈春福






[日期:2012-02-28] 来源:《昌南先贤》   作者:涂翼报 陈海澄 [字体: ]

   


 图1、陈春福

陈春福(18891969年),谱名茂源,江西都昌人。幼年随父学唱高腔,后来到景德镇拜饶河戏艺人为师,学习戏文和文场(管弦乐)。几年下来,不仅谙熟高腔,而且能唱饶河戏和操作各种乐器。不久,他便独立演出木偶戏。

    民国4年(1915年),因政局动荡,浮梁知事陈安下令禁戏,唯木偶戏不禁,为人们酬神还愿所用。从明代起,景德镇就流行行色戏,看惯了戏的人们一旦无戏看,便纷纷来到木偶戏台前,以充实其文化生活。酬神还愿的木偶戏很简单,一副班子两个人,两三只木偶,乐器只有平鼓和小锣。演出时,一人奏乐器,一人撑木偶表演,一唱一和,唱几段高腔中的祝福性的戏即可,不到半个小时,就演出完毕。陈春福见看戏的人多,加演几段饶河戏,这一举动,却博得了人们的喝彩。于是,他顺乎民意,添置木偶,改革唱腔,充实剧目,使木偶戏在禁戏的“真空”时间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改装后的木偶,是用长约60厘米的竹棍顶着头部,再用两根竹篾弯成臂膀,前端安皮圆圈,为插刀枪和其他道具用。陈春福并邀请几位唱饶河调堂会的艺人,一同切磋技艺,排练饶河戏剧目。在酬神还愿时,先演高腔,后演饶河戏,由于上演的戏有故事情节,唱腔为人们喜闻乐见,观看的人骤然增多。于是,陈春福正式定班名为福星班,请他们演出的主顾也逐渐增多。

御窑厂前面的风火仙庙,供奉着烧窑的祖师爷童宾,按惯例,烧窑业先在此演戏,然后各窑“暖窑神”时依次演出。自禁戏后,窑工们怨声四起,甚至把烧瓷质量不好也归咎于此。当他们发现福星班能演饶河戏,硬把他们请到风火仙对面的台上演出。演员们先演高腔《遐龄天官》,接演弹腔《大解宝》。县衙就在风火仙隅壁,陈安闻声而出,窑工们严阵以待,演员们提心吊胆。陈安见木偶有眼睛不会转,有嘴巴不会动,无手无脚,符合禁戏令的规定,也就点头默认了。从此,演唱饶河调的木偶戏合法化了,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正式充当演行色戏的戏班了。



图2、瓷偶戏《白蛇传》

民国14年(1925年),福星班已积累了一批剧目,表演也比以前有较大的进步,但还有许多的不足,如木偶涂的铅粉,外加光油不但容易发黄,而且容易脱落;表演上只注意故事情节,忽视了人物性格的刻化;剧目不丰富,小戏多,大戏少;服装道具陈旧。陈春福想到,木偶戏要再度发展,必须再度改革。于是,陈春福的福星班做了五件事。

第一,改木偶为瓷偶。当时,瓷雕艺术已达到精湛的水平,观音、罗汉等瓷雕,不仅造型美,而且色泽鲜艳,永不改变。陈春福请瓷雕艺人根据饶河戏的行当做了四十多只瓷偶。小旦仿观音,娇柔艳美;小生仿韦陀,潇洒英俊;花脸仿关公、张飞等,威武粗犷;小丑仿济公,滑稽幽默。另外还制作了三十多只花脸面具,以备花脸多或神怪戏之用。同时,请来乐平戏剧服装师,按饶河戏的服饰,分别做了蟒、靠、宫装、褶子等以及各式盔帽。为了遮盖皮圆圈的“手”,衣袖前端安上了水袖。

    第二,改革舞台。改革后的舞台高3.3米,长、宽各3米,台前挂绣花彩帐,绣有“普天同庆”四字。两边是黑漆柱子,其上嵌金字对联,对联曰:“天下事无非是戏;世间人何必认真。”中间是大幕,两边的马门分别绣“出将”与“入相”。幕前设计了特别榫头,可安放小桌子和大小门帐。台脚前面拼五块各66厘米长的雕花板,花板上端有小栏杆,八只姿态各异的狮子分立其上。整个后台和前台花板下面,均用蓝布围着,观众站在台下,就如站在万年台前一般。

    第三,调整演员和乐队。演员五人,分生、旦、净、末、丑五行,一本戏中,各任本行当的几个角色,戏少者兼龙套、宫娥等杂角。乐队三人,司鼓兼小锣,上手操赣胡、唢呐、箫笛兼铙钹,下手操二胡兼大锣。乐队还兼答白、帮唱。整个戏班,做到人员精悍,一专多能,分工细致。

    第四,改革工资。以前是班主请演员,按期付工钱。为了使演员、乐队与戏班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改包银为“打爪子”的分股制,即将所有收入,除掉一切开销后分成九股,箱主一股,其余八人各一股。为此,各人拿出自己的绝招,为戏班争光。

    第五,排练大戏。根据人们喜欢看故事完整的大戏的心理,他们虚心向饶河戏艺人求教,同时,吸收外来剧种的剧目,并结合自己的特点,糅合到表演之中。经过近一年的充分准备,于民国15年(1926年)夏历五月在南昌会馆首演,观看者人山人海,盛况空前,人们被这明亮的瓷偶、艳丽的服饰、崭新的舞台、逼真的表演所感动,福星班之名不胫而走,订戏者连续不断,几乎每天都是两至三场。不久,另一个木偶戏的宝合班,也将木偶改成瓷偶,服装、舞台砌末和收入分成,也效仿福星班。

   


图3、瓷偶头

瓷偶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扩大了队伍,丰富了剧目,培养了人才,形成了独特风格。陈春福能演奏八种乐器,缺哪项他就操哪项,以致有“八把椅子乱坐”之称。在表演方面,他擅长演丑角,口齿清楚,表演风趣,拿手戏有《杨戬打刀》《九锡宫》,与江扬保、廖冬苟被合誉为瓷偶戏的“三鼎甲”。

    瓷偶戏在表演方面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与饶河戏坐唱班艺人合作。旺季时,一天三场,每场开台有《天官》《大封相》《跳加官》,前后是单折,中间是正本,有时还要加演一折。一段时间下来,演员嗓子哑了,另一个东家接上演,推也推不掉。于是,和东家商议好,戏码由戏班定,不能由东家点。演戏时,就请来杨家坞或小港嘴的坐场班艺人唱曲,本班演员撑戏,由于双方关系密切,竟然合作得天衣无缝。有一个叫江发佬的艺人,擅长小生,兼挂须和大花,一次演出全本《芦花荡》,他一人把周瑜、赵云、鲁肃、张飞、刘备全部包了下来,东家竟不知是一人所唱,这件事一直被传为瓷偶戏行会中的佳话。

   


图4、瓷偶面具

 瓷偶戏表演形式为群众所喜爱,一年365天,就有320天有生意。正月过灯以后下乡演出,叫做“挨门班”。农民好久没有看到戏,戏班上门来了,就演上一两场,一直演到栽禾回来。三月为患天花、麻疹的人演娘娘、爷爷戏,四月、五月为瓷业演行色戏,五月十三演关公戏,二、六、九月的十九日演观音戏,七月十五日演地藏王戏,八月为黄家洲、八卦图等地演中秋戏,九月九演九皇戏,十月以后演许真君戏。此外,还有做屋上梁戏、生日寿诞戏、结婚喜庆戏等等。但其中有一天,生意再忙,也不外出演戏,那是六月二十四日,这一天是祖师爷老郎菩萨——唐玄宗的生日,为了庆祝,在班主家里做会。这时,老郎菩萨头戴皇冠,身穿龙袍,被供奉在会场中央,与会者焚香叩拜,然后吃酒。酒后在空场地演出唐太宗征东的《凤凰山》。

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各种政治运动,行会没有了,庙会也没有了,城市和农村的富有人家也“翻了身”,一向为这些人服务的瓷偶戏自然也就没有主顾,于是艺人流散到工厂或农村,只有陈春福等少数人参加了市曲艺队。1960年,曲艺队成立瓷偶戏小组,但只演了一段时间。也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省木偶剧团和外省的几个木偶剧团,要观摩瓷偶戏,为此,应邀举行过几场内部演出,才引起市文教局的重视。他们派编导下来整理剧目,并将瓷偶安上了双手,男性为指示状,女性为兰花状,都保留了便于安插道具的圆圈。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于1963年“五一”劳动节公演,观众很是活跃,连郊区农民也赶来观看,《景德镇报》也发表了《热闹·风趣·入神》的评论文章。但终因艺人的年事已高,后继无人,加之设备老化,观众逐渐稀少。1966年,破“四旧”浪潮席卷着每个角落,瓷偶戏当然也逃脱不了厄运,陈春福等艺人含着眼泪,将伴随一辈子的瓷偶一个个砸得粉碎,帽盔道具也付之一炬。从此,前后经历半个世纪的唱饶河调,有瓷都特色的景德镇瓷偶戏,正式离开了人间大舞台。其创始人陈春福也于1969年元月逝世,享年八十一岁。 

                                                             (原作:陈海澄)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