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收藏眼力是如何练出来的






[日期:2012-02-25]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作者:西风 [字体: ]

 

景德镇国贸瓷片市场 


景德镇国贸瓷片市场 

  在收藏界有一句俗语:眼力不狠,收藏不真。藏家往往因为眼力不够“狠”就被打眼,行家的“眼力”往往不够“狠”,看不死藏品而错失良机。对于收藏人,眼力是决定是否入门的关键,没有眼力就谈不上收藏。好的眼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好的眼力是经历出来的,而狠的眼力是磨练出来的。那么古玩行里的“狠眼力”到底是如何练就的呢?鉴于笔者还没有资格说自己已经具备“狠眼力”,但身边却不乏具备“狠眼力”的藏家和行家。耳融目染,也就知道了他们是如何“狠”出来的。

  一、找对圈,跟对人

  作为新入行的收藏人,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对圈子跟对人”。很多新手可谓是“钱壮怂人胆”,以为有钱就可以进入收藏领域,就可以到古玩市场上买到真品,这肯定行不通。收藏是个特殊的行业,一直是收益风险自负,制假卖假行为基本没有行业约束和法律制裁,使得收藏圈变成实实在在的血腥江湖。既然是江湖,江湖自然有江湖的圈子,玩真品的圈子,玩赝品的圈子,仿造的圈子,做旧的圈子,布局杀猪的圈子,摆摊开店的圈子,拍卖的圈子等。圈子与圈子之间错综复杂,作为收藏新人通常是一头雾水。

  要找到这些圈子里玩真品的藏家或者行家,并不是新手都有这种运气,就是玩了许多年的藏友也不一定能真正接触上。起码都得误打误撞,被骗得七零八落、头破血流之后才认真地寻找玩真品的圈子。

  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玩真品的圈子一般都很务实,尤其是一些高端的圈子,对圈子内的人要求非常严格,要求财力、眼力、精品、人品俱全。国内民间玩真品的圈子大致分北京圈(明清瓷器为主)、河北圈(定窑和磁州窑为主)、河南圈(唐三彩、钧窑、汝窑、磁州窑系为主)、陕西圈(耀州窑为主)、南京圈(宋、元、明、清残器为主)、杭州圈(南宋官窑、越窑、龙泉窑为主)、景德镇圈(宋、元、明、清、民国窑址残修器和建国后的厂货为主)、南昌圈(以景德镇窑口为主,吉州窑为附)等。作为务实藏家和初学藏家,能经常参与到这些圈子,还是相当不错的,可以从这些草根藏家身上学习到很多有用的收藏知识和锻炼“眼力”的机会。

  除了这些相对正道的收藏圈子,民间还有一些专门玩“国宝”的赝品圈子,这类圈子很可怕,作为初学者,只要被他们忽悠进圈子,就不能自拔。只要你发件藏品或者拿出藏品,即便是假的不能再假,也都把你可以吹上天,让你极大地获得收藏“国宝”带来的满足感和优越感,你会天天都感觉自己是最幸运的人。新入收藏的新手,最可怕的是吹捧,针对你的藏品有理有据批评或者提出意见的人,你一定要反思自己的收藏,因为这些真诚品鉴藏品的人不是“国宝帮”圈子里的人,过分的热情和赞美的人,你一定要小心。

  二、严守多练少买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收藏也是同理。如果你很幸运地进入一个正道的收藏圈子,首先古玩基础知识和收藏方向是必须确定的,你不能什么都收藏,必须得有主次和轻重,如唐宋元明清各朝瓷器,或者某个地方窑口的瓷器,从文化历史、器形工艺、色釉等各个方面考虑,制定你的收藏计划。你有大钱可以从大处着手,小钱可从小处着手,子弹最好打在一个门类藏品上。然后不要急于下手买整器,应该认认真真地搜集窑址标本和基建工地出土的相关标本。研究窑址标本的工艺特征和各种釉面特征,熟悉各个地层出土的“坑口”皮子特性和釉面腐蚀的老化程度。甚至还要仔细研究标本断面胎料烧结状况和手感。反反复复地研究和对比,同时还要和相同的馆藏藏品对比,什么时候感觉这些标本和馆藏都如同自己的父母和儿女一样熟悉,你的悟性和眼力自然会大大涨进。圈里都知道,挖墓和挖瓷片的铲子,虽然不是专业搞收藏的,但他们非常熟悉自己领域里的瓷器真赝。原因是他们经手多了,各个坑口出土的真货在他们脑子里已经形成牢固的思维定式。比如景德镇的铲子和摆摊贩子就非常熟悉景德镇窑口的整器和窑址残件标本,在景德镇高仿如日中天的今天,他们大多数人在长期的实践中练就一副好眼力。尤其星期一二的国贸市场,总能碰到全国来此练眼力的专家和藏家。

  老师说一百句经验之谈,还不如你自己踏踏实实地练习“眼力”。作为一个老手,都要时刻严守多练少买的铁律,何况刚入道的新手。这里的买是指价钱大的整器和残修器。在正道的圈子里,买一些可靠的标本是必需的,在市场上买一些价钱小的普品也是有必要的,否则怎么练?当你在市场上下手买标本,真品率达到90%以上,再考虑标本和整器转换的练习。行里都知道,标本玩得好,面对整器还是很怯场,毕竟一个是局部和一个是完整的思维概念。很多玩片厉害的行家,下手整器就不一定得心应手了。这是一个眼力和经验知识综合的一个考量,即便能看“对”,但能不能看“死”,就考验“眼力”毒不毒了。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