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昌南先贤——孛儿只斤·忽必烈






[日期:2011-12-01] 来源:昌南先贤   作者:涂翼报 陈海澄 [字体: ]

                                


孛儿只斤·忽必烈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l294年),元朝第一代皇帝,庙号世祖。在他之前有四位可汗。可汗,简称汗,意为君王、国王。

    第一代可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系忽必烈的祖父,是漠北大草原乞颜氏部族的首领,他统一了各部落之后,建立大蒙古国,登基可汗,称成吉思汗,定都和林格尔(今属内蒙古)。之后,父子们统领大军东征西杀,将疆域扩大到欧亚两洲,成为中国历史上版图面积最大的朝代。

    第二代可汗窝阔台,是忽必烈的三伯父。第三代可汗贵由,系窝阔台的儿子。第四代可汗蒙哥,是忽必烈四叔父拖雷之子。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诸王公的支持下登上了王位。

    忽必烈早年就结识了一批中原汉族士大夫,逐渐成为一个汉儒幕僚集团。忽必烈登王位时,仿效中原建元体制,定年号为中统。接着改革朝政,迁都燕京,并改名为中都(今北京)。五年后,复改中统为至元,改国号曰。至元十六年(1279年)消灭南宋,统一了中国。

    元朝初年,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安定社会秩序,充实国库赋税,朝廷采取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以迅速改变因战争而导致生产衰退的局面,强调以农桑为急务。同时,对手工业也采取了促其发展的措施。设立人匠总管府,管理官营手工作坊。官营手工作坊实行匠户制度,工匠的户口编入另册,称匠户。匠户按生产部门和类别分属各官匠局管理,匠人一旦被编入匠籍,就失去自由,长期在作坊劳作,这就是所谓的匠不离局。景德镇的浮梁瓷局,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从事陶瓷生产的工匠亦按这种形式从事劳作。

    南宋未灭亡之前,临安(今杭州)及其附近地域已成了孤岛,江南的大片土地已在元朝管辖之下。因战争,南北各窑厂工匠为避难纷纷来到景德镇。据康熙版《浮梁县志》所载: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有38835户、130753人;而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年),有50786户、192148人。两者比较,元代增加11951户、61395人。元代统治者为了满足其消费,呈元世祖忽必烈御批,于景德镇设浮梁瓷局,并升浮梁县为浮梁州。

    据《元史·百官志》载:浮梁瓷局,秩正九品,至正十五年(南宋灭亡前一年)立。掌烧造瓷器,并漆造马尾棕、藤笠帽等事。大使、副使各一员。其任务是有命则供,否则止。蒙古族喜尚白色,故大量的青白瓷供应各地。由于朝廷对浮梁瓷局的重视,这时候匠人们发明了卵白釉瓷。这种釉呈失透乳浊状,釉色白中微微泛青,似鹅蛋壳色,故有此称。浮梁瓷局还奉命为国家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制造卵白釉瓷,在瓷上书枢府字样。其瓷制作精细,釉色纯正,造型工整。元代还在前人用青花料着色的基础上,发明了青花瓷。这种瓷器,始用浙江金华等地产的青料,呈色带灰。后采用波斯(今伊朗)产的青料,色泽浓艳,青中泛微黑,从而开创了中国青花瓷的新纪元。同时还发明了釉里红,红色呈微紫,酷似宝石。匠人们还用青料与釉里红同绘画于一器,称青花釉里红,为景德镇瓷器增添了又一瑰宝。

近年在原御窑厂北侧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不少元代瓷片,专家认定此即原浮梁瓷局遗址。今天,每当我们用青花料与釉里红在瓷坯上作画时,应想到这是忽必烈对景德镇的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