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海外看民俗:探访越南河内陶瓷村






[日期:2011-04-11]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柳熹文 [字体: ]

 
  越南是个适合一个人背包旅行的国家,当地人都很友好,总是面带微笑。走在路上,坐在街边,就算在路边小店吃一碗河粉,都可以跟店主聊得很开心。

  当我在河内市中心还剑湖边的旅游局门口,拿着一份免费地图不知方向的时候,一个骑摩托车的越南男孩过来跟我用英语攀谈。他是一位摩托车司机,兼做导游,问我想去哪儿玩儿。我看着地图上星星点点的景点,之前也没好好做功课,不知道要去哪里。于是他建议可以去附近的陶瓷村看看。

  戴上头盔,坐上摩托车,我加入了河内最著名的摩托车大军。很快出了市中心,司机一路给我介绍路过的景点,越南著名的红河,他说因夏天的时候河水看起来是红色而得名。横跨红河的第一座桥——龙边桥,是由法国人于1899~1902年建造的。龙边桥前后被美军投弹14次。走到桥中间的地方,司机停下来,让我下车,指着桥下一些歪倒在河里的石柱说,那就是美国人投弹留下的老桥墩残骸,一直没有被挪走是为了纪念。

  再次上路,车开进村子里,路上都是尘土,呛得我咳嗽了几声,司机停车跑到路边小摊上买了个东西又跑回来,递到我手里的是一个口罩。河内摩托车多,尘土多,空气污染的确非常严重。我问他口罩多少钱,他说很便宜的,送给你。

  陶瓷村里没什么人,有的店没开门,开了的就把自己的产品放在门口卖,我问司机平时都是这么冷清吗?他说因为是周末,所以没什么人。陶瓷村有一个市场,里面一个商铺挨着一个商铺,像北京的天意市场,各种各样的陶瓷制品,餐具、茶具、小动物造型的摆件,还有陶瓷的胡志明肖像。花样虽然繁多,但品质看起来还有些原始和粗糙,感觉像是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东西——色彩艳丽、造型上都不那么精致,但别有一番乡土气息。

  看到很多日本招牌,很多从日本来的人会到这里进货。每家工厂给我的感觉就是淳朴,不加修饰,很多东西都是放在地上卖的,落了很多灰,就算是有店面的工厂,里面的东西也都是落满灰尘。而且每家店主都很热情,总是给我指着很多东西让我看看。

  我问司机可不可以去工厂看看制作过程,他便带我去他朋友的工厂。这是典型的家庭小作坊,院子有几排货架,旁边有几个工人在干活。主人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去,从井里提了桶水上来,沏茶给我们喝。他家生产各种可爱的小罐子和杯子,还有各种各样好玩儿的小摆件。有指甲盖大小的成套的小茶壶茶杯,有放上水就可以吹响的小鸟哨子玩具等等。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个工人在负责。经过把奶白色的泥浆倒进模具里做生坯,晒干,画坯,上釉,最后烧窑,就可以做成一件完成的瓷器了。

   厂主告诉我,厂里的工人基本都是家里的亲戚,村子里的人也基本都从事与陶瓷相关的工作,但是近些年因为金融危机的原因,经营状况并不是很好。他们做的瓷器跟中国的物价相比可以说很便宜。但他们的工艺也的确不够精良,想卖上好价钱不容易。在这些瓷器上我看到一种朴素的美,传统和现代的影子同时在一件瓷器上出现,像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儿,看过日本动画片,记下了里面的动画形象,又用自己的方式演绎了一遍,做出来的东西,没有丝毫的距离感,就像小时候陪伴自己长大的玩具一样。

  我从主人的货架上挑了好多可爱的小玩具。主人把它们用白纸包起来放在一个藤编的小包里面,这种包装搭配太合适了,适合当礼物送人。虽然礼物不贵,但是可以让收到的人一下就来到河内陶瓷村,感受到这些纯手工的气质。主人看出我很喜欢那个小包,又送了我几个塞进包里,非常热情好客。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