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鉴赏知识:封泥的魅力






[日期:2011-02-28] 来源:  作者: [字体: ]

所谓封泥,就是加盖在竹帛简牍上的陶印泥模。

盖在竹帛简牍上的陶印泥模

纸张出现之前,文书大都刻写在竹帛简牍之上。“竹帛简牍”中的“竹”指削成薄片的竹简;帛指白绢;简的内涵比较丰富,包括竹简和木简以及所有用来书写的薄片状东西;牍是比简略为厚重的小板子,也分木、竹两种。由于古代工具所限,削制简片既费时又费力,还要受原料的制约,所以才出现了相对易得的 “牍”。简和牍的区别在于一薄一厚,简必须大小相等,薄度一致,而且要两头打孔以便穿绳。而牍的使用则相对灵活,它没有大小规格,随意性很强。一般情况下,秦汉两朝的行文准则是——超过百字的长文,写在“简”上,不足百字的短文,写在“牍”上。至于“帛”,由于成本高昂,只有皇帝和王公贵族才有资格使用。

作为古代的往来文书,竹帛简牍在我国书写史上具有特殊意义——既为我们保存了古代的文书样式,又让我们见识到古人的书法之美。简牍刻写完毕,要用线绳将多张简片穿好,然后打卷捆扎结实,再装入皮囊封口后交驿使传递出去。简牍入囊前,须用特殊的书绳捆扎,扎好后写上接受方的署衙或接受人姓名、官职,最后用一种专用的胶泥将书绳的绳结封牢,再在泥封上加盖寄出方的专属陶印,目的是防止传递过程中被人偷看。简牍开启后,书绳及盖着陶印的封泥掉落下来,年长日久后,书绳烂掉,封泥却能永远留存下来。

封泥在中国“书写史”上地位极为特殊——它始于商周,终于西晋,与简牍同生同终,保留下古代官印和私章的印字,既可以由此窥见那一历史时期高超的印章艺术和汉字的演变,又可籍此了解古代政府官职的设置和民间文化的传承。封泥非陶非瓷,只是一块印有字模的“泥疙瘩”,遇水即化,几千年时光流逝,传下来的封泥非常罕见,其存世量和元青花不相上下——全球各地只有大约3000多枚!美国芝加哥大学的钱存训教授是世界公认的“简牍研究专家”,他大半生致力于中国古代“书写史”的研究,还要等到上世纪70年代才在巴黎见到中国秦汉封泥实物,封泥的珍贵和罕见由此可见。

封泥的泥土特性,恰在无意中“封”死了造假者的财路——他们可以烧瓷烧陶,却无法抟出几千年前的泥巴!这也是封泥赝品极少的主要原因。但“极少”不等于绝迹,还是有两种假封泥流通于市,收藏时须多加注意:一是切割秦汉砖铭冒名顶替。造假者寻来残破的秦砖汉瓦,将带有字迹的部分切割下来,选三四个连在一起的字制成“封泥”高价出售。这类赝品清一色为方形,就是没有圆形,因为铭文都是竖写,字体不可能出现圆形排列。“切割封泥”另一破绽是很难看到 “印”字,这也是由秦汉铭文决定的。

二是用古陶印加工改造的封泥,这类假封泥极难辨识。其实,最复杂的东西往往最简单,二者的区别在于——陶印是反写字,印下后才是正字,而封泥上的字则全为正字,凭此一点就可当场甄清。还有最为稳妥的一招,绝大部分封泥上的人名或官职都能在清代的《封泥考略》中找到,经验不足的藏家大可不必当场成交,拍下图片回家去书里查对。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