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北宋官窑之谜






[日期:2011-02-27] 来源:网络  作者: [字体: ]
  官窑是一个谜 。
  名震天下的中国陶瓷发展到宋代已到了鼎盛时期,蜚声中外的北宋五大名瓷汝、官、哥、钧、定更是争奇斗艳,各领风骚,其中由官窑烧造的贡御瓷器更是工艺先进,制作精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所谓官窑是指由朝廷直接监制的官办窑场,专门生产御用瓷器。在北宋五大名窑中,其它四窑皆是由民窑发展到一定程度再由朝廷派官监造贡瓷,惟独官窑一开始便为朝廷所建,专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颇为辉煌的时期,晚期的宋徽宗艺术才华横溢,不仅擅长笔墨书画,而且是一位好古成癖的文物鉴赏家。追新求异的宋徽宗废弃派官监制贡瓷的惯例,调集能工巧匠自建窑烧制御用瓷器,一个震古烁今、彰显尊贵奢华与皇室风范的新瓷种诞生了。据南宋顾文荐《负暄杂录》记载,北宋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朝廷在沛京设置官窑,烧造瓷器,名曰官窑。
  北宋官窑将精美绝伦的汝官瓷技艺与典雅庄重的宫廷艺术融合一体,其造型多取自古青铜器,苍古幽雅,气度不凡:其釉色润美似玉,开片粼粼如波,加之“紫日铁足”的典型特征,北宋官瓷达到了我国青瓷烧造史上的又一高峰,许是其釉色和“苍天”之色相似,官瓷尤为历代皇帝所推崇和喜爱。清乾隆皇帝曾为官瓷作诗曰:“李唐越器久称无,赵宋官窑珍已抓,色自粉青混火器,纹犹蟮血裂冰肤。”
  可惜好景不长,公元1125年金兵攻陷怀京,北宋灭亡,官窑也随之被毁,作为一代名瓷的北宋官窑仅仅存世18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所制器物只供朝廷使用,严禁流入民间,故北宋官瓷存世极为稀少,成为陶瓷界注目的热点和博物馆争相收藏的宝物。
  而随着北宋官窑的停烧,有关北宋官瓷的谜团也像这神秘的器物一样,或理入地下,或湮灭人间……
  北宋官窑窑址究竟在何处
  由于北宋建都泞京,即今河南开封,当时的京都附近成为了中国北方青瓷制造中心,北宋五大名瓷的汝、官、钧瓷均出自今河南省,这五大名瓷中的南宋官窑、钧、定瓷古窑址都先后被发现,就连被考古界称为千古悬案的汝官窑遗址也于2000年在河南宝丰清凉寺出土,成为了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惟独北宋官窑窑址迄今尚未显露人间。
  北宋官窑因存世器物极为稀少,加之无遗址出土物可以认证,故而有许多人怀疑北宋官窑的存在。但陶瓷界专家却坚持认为,前有北宋文献记载,后有南宋官窑窑址的发现,足可证明确有北宋官窑的存在。因历史上黄河的多次泛滥改道,如今的开封城下已埋没了七层城池,官窑窑址早已掩埋在泥沙之下,有关窑址的争论也成为了又一个千古之谜。
  就在陶瓷界苦苦寻觅之际,有一位专家揭开了北宋官窑神秘面纱的一角。他就是河南汝州汝瓷博物馆副馆长,因成功恢复汝瓷烧造技艺而闻名的汝瓷专家朱文立。在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发现之后,朱文立又在北宋时汝州州衙附近的文庙和张公巷分别发现了青釉瓷片和釉料,并在省文物局的协助下发掘了大量窑具和胳体。
  2001年初,经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古陶瓷专家鉴定,汝州文庙出土的瓷片与宝丰清凉寺出土的瓷片均为汝官窑瓷片,而张公巷出土的瓷片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国内仅有的4片北宋官窑瓷片十分近似,经科学测定,它们的脂质、釉色及化学成分均一致。在2001年10月召开的中国古陶瓷研究会汝州年会上,如今已经故去的著名古陶瓷专家汪庆正郑重地宣布了这一重大发现。
  据此,汝瓷专家朱文立大胆推测,汝州文庙出土的瓷片与宝丰清凉寺出土的瓷片相比工艺更为精细,当是成熟期的汝官窑窑址。文庙窑址与时间靠后的张公巷窑址出土的瓷片釉色的化学成分十分近似,说明张公巷窑址的瓷片釉色继承和发展了文庙窑址瓷片的釉色,从存世的器物亦可看出官瓷与汝官瓷在造型和工艺上的传承关系。从宝丰清凉寺到汝州文庙再到张公巷,似乎可以看到从北宋汝官瓷到官瓷的发展轨迹,故而可以推断,汝州张公巷窑址就是北宋官窑遗址。
  汪庆正认为,发现张公巷窑址意义重大,即便不是北宋官窑,其意义也不亚于发现汝官窑址。对于张公巷窑址是否就是官窑窑址,各位专家见仁见智,随着对张公巷遗址的进一步发掘和研究,有关北宋官瓷窑址这一千古之谜有望大白于天下。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