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钧瓷与传统陶瓷釉色






[日期:2010-03-06] 来源:网络  作者:祁桓亭 [字体: ]

钧窑对中国陶瓷的最大贡献就是首创铜红釉,改变了当时青、白釉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以至于后来仿钧之风盛行,金元以后,遍及北方河南、河北、陕西、内蒙四省二十七县众多窑口,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钧窑系。元代以来钧窑系逐渐衰微,而江南地区仿钧蔚然成风,以至于明清时期形成另一个仿钧高潮。现有的考古资料证明,江南仿钧主要有浙江的金华、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广东的石湾窑、广西柳城诸窑、云南禄丰县罗川窑和白龙井窑等。仿钧产品各具特色,其中尤以景德镇影响最大,品种最多,仅铜红釉就衍生多种,另外还有“炉钧”和“窑变釉”。除高温红釉,炉钧、宜钧、广钧等仿钧釉多以低温烧成,其中呈色元素除氧化铜外,往往以低温色剂辅助呈色,釉色虚浮、胎轻质脆。
红釉 也称“铜红釉”。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指以铜为呈色剂的釉施于坯体,在高温还原气氛下烧制而成。出现于元代景德镇窑的红釉瓷器多呈猪肝色,不够鲜艳。明初烧成永乐“鲜红”与宣德“宝石红”名贵品种,质料细腻,红而深沉,釉汁莹厚,器口一周洁白宛如玉带,为后人所重,有“以鲜红为宝”的评价。明代中期以后铜红釉一度断烧,《大明会典》说:“嘉靖二年令江西烧造瓷器,内鲜红改作矾红。”至清康熙三十年(1691)后,在郎廷极督管景德镇窑务时,“铜红釉”得以恢复,有“郎窑红”之称。并创烧出豇豆红、霁红等新品种。
郎窑红 铜红釉品种之一。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郎廷极督管景德镇窑务时,依照明永乐、宣德红釉烧制的新品种。色调鲜艳悦目,釉面光亮度强,有大片裂纹,釉的流动性虽强但大部分不垂釉,因有“郎不流”的说法,并成为鉴别郎红器物真伪的依据之一。它的烧成使明中期失传的铜红釉得以恢复。制品以厚胎大件瓶、尊为主,以观音尊造型最为精美。
豇豆红 铜红釉品种之一。指把铜盐配入釉料,二次施釉高温烧制而成,在淡红色釉中有深红色晕点或绿色苔点,釉色宛如豇豆,故名,系清康熙(1662-1722)时景德镇窑创新品种。因烧成难度最大,故制品稀少,仅于康熙时昙花一现。传世文物中多是小件文房用具,如笔洗、水丞、印盒、小瓶等,以太白尊和菊瓣瓶最名贵。晚清至民国时,多有粗劣的仿制品。
霁红 铜红釉品种之一。因釉面密布极细小的“桔皮棕眼”,釉质光洁莹润,红色深亮如雨过晴空中出现的彩霞,故名。清康熙晚期烧成,雍正(1723-1735)年间大量烧制,清宫档案中常有雍正帝传旨催烧霁红器的记录。以烧制艰难,清人龚钺在《景德镇陶歌》中有“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弗良工”的记载。                         
宜钧  明清宜兴窑仿宋代钧窑烧制的低温花釉品种之一。胎以白泥料较多,细腻坚硬,亦有紫胎者;釉色有月白、灰蓝、黄白、灰白、天青等多种,釉面多有稀疏的片纹。明代有尊、瓶、洗等仿古器物;以欧子明所制者最著名,有“欧窑”之称。清代有盘、碗、瓶、洗、尊、盆、水盂、笔洗、花蓝等器;有于瓶底印“葛明祥”、“葛源祥”印章者为乾隆时器物。
广钧  明清石湾窑仿宋代钧窑烧制的低温花釉品种之一。陶胎、生坯两次挂釉,经低温氧化焰烧制而成。胎骨厚重,胎色暗灰,底部露胎处较多,釉色灰蓝中显深蓝色班纹,釉面光润有棕眼。制品有各式洗、瓶、尊水滴等,造型浑朴。《陶雅》说:“广窑谓之泥钧,其蓝色甚似灰也……于灰釉之中旋涡周遭,颇露异彩,较之雨过天晴尤极浓艳,目为云斑霞片不是以方阙体态……又有时于灰釉中露出深蓝色之星点,亦足玩也。”
炉钧釉  景德镇仿钧釉紫红斑而做的低温颜色釉。有“素炉钧釉”和“浑炉钧釉”两种,素炉钧釉面呈蓝绿相间的麻点纹,在素胎上喷翡翠(以氧化铜着色的粉彩颜料),面喷广翠(以氧化钴着色的粉彩颜料)。浑炉钧釉面呈红绿相间的麻点纹(红釉以胶体金着色)。均在800℃温度下烧成。以清乾隆时期最佳。
鲜红  铜红釉品种之一。指以生坯挂釉的1250-1280℃高温还原气氛下烧制而成,因铜胶体粒子的呈色红艳鲜亮,故名,系明永乐(1403-1424)时景德镇窑制品,时已视为珍宝。明《事物绀珠》说:“永乐、宣德二窑皆内府烧造,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传世器物有里外红釉盘、高足碗、红釉白里暗龙纹“永乐年制”款高足碗尤为珍贵。
宝石红  铜红釉品种之一。因色泽深沉明亮如红宝石,故名。明宣德(1426-1435)时景德镇窑制品。 品种有红釉盘、菱花洗、碗、高足碗,有在红釉上绘金彩云龙纹的;但流传下来的此类瓷器金彩大部脱落,仅留下纹饰的痕迹。制品均有“脱口”现象,口沿一周洁白如玉,称为“灯草口”。
火焰红  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 指在素坯上施较厚的含铜底釉,再施同样的面釉, 并涂点少量含钴而流动性较强的釉料,经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因釉中红色色调偏重,间有蓝紫色条形结晶,有如火焰跃动,故名。系清代景德镇窑仿烧宋钧窑釉色中的一种。
窑变花釉  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指用有氧化铜、铁、钴、锰等呈色元素,在坯体上两次或多次施釉后经 1300℃ 左右高温烧制而成,釉色红蓝青紫相间辉映,自然流垂形成丝状花纹,故名。斑驳瑰丽,光彩夺目,是清雍正(1723-1735)时景德镇窑仿宋代钧窑窑变的品种,制品以各式瓶、尊为主。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