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莆田庄边窑






[日期:2021-07-11]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宋朝,我国正式进入瓷器时代,景德镇也因为所产青白瓷出名,被后人牢记。而在当时,莆田庄边镇也受当时浙江龙泉窑青瓷和江西景德镇青白瓷的影响。宋元期间,庄边镇建立了瓷窑,莆田的庄边窑属于龙泉窑系,考古证实,莆田古窑烧制的瓷器运到我国的南海诸岛和亚非许多国家。在菲律宾内湖省出土的大批宋代陶瓷中,也有庄边窑青瓷;在日本镰仓时代的许多遗址中出土的“珠光青瓷”,同样有庄边窑产品。

这一切历史,若不是1958年修筑莆永公路时发现,也许永远不会被世人了解,只剩下当地口口相传的传说。

马路边,山上、山下,遍地都是一些瓷碗碎片,都是当年烧制失败的瓷器成品,被砸碎掩埋于此。这也是庄边镇碗林、碗垅的名称由来。

在当地的传说中,千年前的庄边皆是瓷窑,因为所烧青瓷质地良好被某代皇帝得知,皇帝下令要庄边瓷窑烧制青瓷龙床,结果在龙床出窑前,大家恐烧制不成功被罚,举镇将瓷窑填土逃走。而传说中未出窑的龙床也成了一个谜,老人们说到这里,总是一脸向往,希望能找到世代传说中的青瓷龙床,那应该是个无价之宝!

2015年,莆田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其中庄边古窑址也列位其中。据省文管会下来调查的结果,表示:“庄边窑建于宋代,范围约10万多平方米(约150亩),文化堆积厚度为2~6米”。庄边窑遗址分布在三座山岗,即庄边镇龙潭山、五斗山和碗林山。此次前来,只到碗林范围,若不是提前得知这是古代窑址,估计就忽略了马路边、某土坡各式各样的碎片,只当是有哪些爱摔碗的土豪的乐趣吧……

无视各种路过的车和人,不顾形象的蹲在马路边,试图翻找出一些有意义的碎片。

果然找到记载中庄边窑特色的莲花纹样,三种莲花的叶子各不相同,用的是刻划花工艺,青灰色的釉面略显粗糙,其中一个碗还有时下流行的“冰裂纹”。除此之外,还找到一个大致完好的小碟子。



也许掩埋在土里的还有更多完好的品种、纹样,但裸露在外的基本上是碎片,少部分釉面光滑,千年过去还有瓷器特有的光反射,但大都是粗糙的,部分的瓷碗外部也有简单的纹饰装饰。也有三个叠在一起的碗,已经不能分开了。

在某个山坡下,还看到了刚出窑的失败品,好几个瓷碗和粗泥胎叠在一起,最上方已经被压平,明显是烧制失败被丢弃在这里。通过它也能知道宋朝时的瓷器是怎么烧制的,不过这就属于专业范畴,对专业人士来说有研究价值吧。


庄边地处莆田内陆山区,与仙游县、永泰县三县(区)交界,是莆田市西北部的交通中心。2007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在我省尤其在莆田开展了一系列水下考古工作,不仅发现一批水下文化遗存,还出土大批陶瓷器标本。也证实了莆田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而庄边窑烧制规模大、时间长,以该窑为代表的莆田民间窑业生产,与海上贸易活动必然存在密切的联系。”,这也就验证了庄边窑的成品为什么会出现在日本等海外诸国。


不过,庄边窑因海丝之路而兴盛,也因明朝海禁而没落。明代统治者的短视,推行的贡舶贸易制度和闭关政策,实行严酷的海禁,这大大阻碍了中外的通商贸易,于是泉州这个曾经闻名世界的大港口从此一蹶不振,莆田的港口也走向衰落。因海丝之路而兴的庄边窑冷了,青瓷的生产断了,火光冲天的炉窑从此归于沉寂。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