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安徽凤阳县马里岗瓷窑址调查






[日期:2021-07-08] 来源:  作者:文/刘东 [字体: ]

凤阳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现属滁州市辖县,全县地形呈南高北低,南部 、中部为丘陵岗地,北部为淮河沿岸的冲积平原。马里岗瓷窑址位于凤阳县武店镇灵泉村北的马里岗,距离县城约30千米(图一)。2020年4月,笔者对该窑址进行了一次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釆集了一些窑具和瓷片标本,简介如下。

图一凤阳县马里岗窑址位置示意图

一 窑址现状与采集的标本

该窑址位于灵泉村北的山前岗地,地势略高,地形基本平坦,窑址所在地现为一片小麦田(图二),其北为采石场,窑址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窑址区域内堆积层较薄,地表散落有一些窑具和瓷片(图三),窑具以三叉支钉、四叉支钉最多,另有窑棒、垫柱、垫圈等,瓷片釉色主要为青釉,器形基本为碗、盏类。

图二马里岗窑址现状

图三马里岗窑址地表散落的窑具和瓷片

1.三叉支钉

数量最多,釆集到完整或稍残缺的标本10件(图四)。捏制,三叉形或近似三角形,正面平,背面三叉内凹,内凹处有的留有指印纹,三叉远端各有一个向下的尖钉状小足。根据造型差异,分二型。

A型 7件。三叉细长。标本FM:1,胎色较白,较细腻,素胎,三叉细长,背面三叉内凹较深,有清晰的指印纹,三叉远端各有一个向下的尖足,足向外撇,叉平面与足之间呈一个半圆弧,高2、长8.6厘米(两叉之间的距离)(图 五)。标本FM:7,黄白色胎体,素胎,形体小,两叉端残,高1.1、残长4.5厘米。

B型 3件。近似三角形。标本FM:8,胎色较白,较细腻,素胎,三叉不明显,近似于三角形,三叉远端各有一个向下的小足,足残,厚1.1、残长7.7厘米。

图四 三叉支钉

图五 A型三叉支钉

2.四叉支钉

数量较多,釆集到完整或稍残缺标本10件(图六)。捏制,四叉形或近似正方形,正面平,背面四叉内凹,有的留有指印纹,四叉远端各有一个向下的尖钉状小足。根据造型差异,分二型。

A型9件。四叉形。标本FM:11,黄白色胎体,素胎,四叉,叉远端各有一个向下的足,足较高,高2、长6.2厘米(图七)。

B型 1件。近似正方形。标本FM:20,黄白色胎体,素胎,大体呈正方形,四角处各有一个向下的足,高1.5、长6.7厘米(图八)。

图六 四叉支钉

图七 A型四叉支钉

图八 B型四叉支钉

3.窑棒

1件。标本FM:21,素胎,黄白色胎体,呈圆柱体,底面较平稍内凹,上部残断,棒心有一上下贯通的圆孔,残高17、直径7.9、圆孔口径2.8厘米(图九)。

图九 窑棒

4.支柱

1件。标本FM:22,残,素胎,黄白色胎体,中空,上窄下宽,下部呈喇叭口外撇,器壁有刻字,字残不可辨识,残高11.9厘米(图一〇)。

图一〇 支柱

5.支座

1件。标本FM:23,残存一半,素胎,黄色胎体微泛红,正面平,器内中空,器壁留有两个手指凹痕,高7.2、直径15.4厘米(图一一)

图一一支座

6.垫圈

2件。标本FM:24,垫圈残存一段,弧形,捏制,素胎,黄白色胎体,厚1.2、残长3.3厘米(图一二)。标本FM:25,残,弧形,捏制,素胎,黄白色胎体微泛红,厚1.8、残长5.6厘米(图一三)。

图一二 垫圈

图一三 垫圈

7.碗、盏残件

12件。可辨识的瓷器标本的器形均为碗或盏,釉色基本为青釉,少数出现窑变釉,呈天蓝色。标本FM:26,残碗底,胎体较白,碗内施青釉,青中微泛淡黄,釉面有细密的开片,积釉处釉色较深,呈深褐色,碗内心有几个粗大的支钉痕,底部不施釉,圆饼形足,足心内凹,见有明显的旋痕 ,足径6.8厘米(图一四)。标本FM:27,残碗底,胎体较白,一磕缺处显青灰色,碗内施釉,窑变呈天蓝色,底部不施釉,圆饼形足,足心内凹,见有旋痕,足径6.5厘米(图一五)。

图一四 残青釉碗

图一五 残天蓝色窑变釉碗

二 初步认识

凤阳县马里岗窑址是一处规模不是很大的窑址,窑业堆积层也较薄,因受釆石和农业生产影响,窑址保存现状不佳。通过调查,对该窑址的面貌有了一些初步认识。

1.窑炉与装烧工艺

这次调查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窑炉遗存、遗迹,根据发现的大量窑具判断为一处窑址。该窑址位于地势较高的岗地,但地形较为平坦,不具备修建龙窑的山地 形条件。安徽淮河流域古瓷窑址所发现的窑炉,多为平面呈马蹄形的“马蹄窑”,或称“馒头窑”其窑炉空间相对较小,是适合北方地形平坦地区而出现的,马里岗窑址当时很可能采用的是这类“马蹄窑”。

装烧工艺方面,这次窑址调查发现有支柱和支座等窑具,均属于支烧窑具,使用时将它们口朝下放置于窑床上,将瓷器坯件支起抬高到一定高度,以防止窑底砂尘污染釉面,也避免窑底低温使坯件生烧致废,从而提高产品质量。调查中,未在窑址上发现匣钵类窑具,说明该窑基本釆用明火裸烧的方式,未使用匣钵装烧。

在窑址上发现最多的窑具是三叉支钉和四叉支钉,它们都属于垫隔类窑具,是瓷器装烧过程中在坯件之间起垫隔作用的窑具,以防止叠摞时坯件之间釉液粘结,提高窑内竖向空间利用率。装烧时,支钉的尖状小足朝下,放置于碗盏的内心,支钉平面上承托另一件碗,如此一件件叠摞起来烧造,从而节约窑炉空间。这种装烧方式,也使碗内心留有明显的支钉痕。

2.坯件与窑具的制作

从窑址釆集到的碗盏标本看,底足均见有明显的旋痕,可知这些器物坯件在拉坯、修坯过程中,已广泛使用陶钧(也称陶车)。

该窑址上大量发现的三叉支钉、四叉支钉等窑具则是釆用手工捏制而成。观察发现,捏制过程应是先将泥料制作成三叉或四叉形,待泥料半干未干时,用拇指从每个叉的中心向远端拉挤泥料,在叉的远端便形成一个尖钉状小足,因此在叉上常留有清晰的指印痕迹(图一六)。

图一六 三叉支钉上清晰的指印痕迹

3.胎釉特征

从窑址釆集的瓷器和窑具标本,胎体大多较为洁白,说明周边有适于烧造瓷器的质量较好的黏土。

瓷器标本基本均施青釉,釉面玻璃质感较强,大多有细密的开片,可知烧成温度较高。少数标本釉色呈瑰丽的天蓝色,应是出现窑变釉现象,可能属偶然形成。

4.其他

一般来说,窑具多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在窑址堆积物中,窑具通常没有瓷片数量多。而这次窑址调查中发现,马里岗窑址上瓷片标本遗存较少,而三叉支钉、四叉支钉等窑具较多,且有很多是完整的,这与其他窑址通常看到的情况完全不同。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第一,由于该窑烧造规模不大,时间跨度可能也不是很长,废弃的瓷器堆积并不很多;第二,可能说明该窑装烧技术较高,垫隔窑具使用得当,较少出现器物与器物间或窑具与器物间粘连致废现象,烧造过程中瓷器废品率较低。

三 窑址年代及相关问题探讨

关于凤阳县马里岗窑址的年代,此前研究者做过一些判断。该窑址的最早发现者胡悦谦先生曾在论文中提及:“临泉寺瓷窑址,位于凤阳县武店区临泉寺东南的山坡上,于1983年12月间发现,窑址的堆积层甚薄,瓷片和窑具标本较少。所釆集的瓷残器标本,尚可辨识器形者,有碗、盏、钵、豆和盘等,窑具有圆形多足支托、三岔支托等。”当时他定名为“临泉寺瓷窑址”,而从其描述的窑址位置看,应与后来命名的“马里岗瓷窑址”为同一窑址。胡悦谦文中分析认为:“合肥市西郊七里墩隋开皇三年(583年)砖室墓出土的二件淡青灰釉盘口瓷壶、一件淡青灰釉瓷碗和五件瓷盏,胎釉都具有凤阳武店临泉寺瓷窑产品的特点,可例证此窑址的时代,为隋开皇三年前后,是目前所发现寿州瓷窑比较早的一处窑址。”[1]

1998年出版的《安徽省志?文物志》中安徽省古代瓷窑址一览表列有马里岗窑址:“寿州窑一马里岗窑址,南朝陈,凤阳县武店乡灵泉村北马里岗坡。”%014年出版的《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中介绍:“马里岗瓷窑址,武店乡灵泉村北马里岗,南朝陈……釆集的遗物有瓷豆、罐、壶、碗底及窑具支托。属早期寿州窑系。”[3]这两书中都认为马里岗窑址的年代早到南北朝晚期的“南朝陈”。

不过,我们在参观凤阳县博物馆时看到,该馆展厅展板文字介绍:“唐代马里岗瓷窑遗址”,认为该窑址年代为唐代。通过这次对马里岗窑址的调查,我们与凤阳县博物馆的看法是一致的,对照窑址釆集的标本,其大部分产品的年代应为唐代,理由如下:第一,马里岗窑址上釆集的标本主要为碗、盏类器物,其底足均为圆饼形足,饼足直径在6.5厘米以上,碗盏器形均为唐代常见的敞口饼足,未见隋代常见的深腹小足杯类标本;第二,窑址上标本的釉色主要为青釉,有的微泛淡黄,积釉处显深褐色,这些特征都与淮南市上窑镇寿州窑窑址唐代青釉瓷标本特征相同。

应该注意的是,本次调查并未发现1983年胡悦谦先生调查时发现的钵、豆(即高足盘)等标本,也未发现圆形多足支托等窑具,这说明现保存的窑址范围可能有所缩小。仅从此次调查情况看,该窑址标本中未见隋代或隋代以前风格的器物,也未见唐代中后期寿州窑典型的黄釉瓷器,因此推断该窑址的年代为唐代前期。

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在窑址南约500米的地方有一处灵泉寺遗址,灵泉村之名即与这座灵泉寺有关。《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中介绍:“灵泉寺位于武店乡灵泉村东,寺始建于唐代,清代重建。”[4]据清代地方志记载:“灵泉寺,在府东南武店,元建。”[5]“灵泉寺,府东南武店,中有银杏,根盘数丈,元建。”[6]现在的灵泉村仍属于武店镇,灵泉寺建筑已损毁,而原寺内的一株千年古银杏树(图一七)仍在,这与地方志记载相吻合。如今这株银杏树挂牌为安徽省一级古树,树龄为1300年。

图一七 灵泉寺遗址内的一株树龄1300年的银杏树

地方志中记载灵泉寺元代建,而灵泉寺遗址内这株银杏树的树龄显然远远早于元代。常常有这样一种情况,后代寺庙往住在前代旧有寺庙基础上兴建,并更以新的名称。如果这种情况,灵泉寺之名可能始于元代,而寺庙的历史则更早。以银杏树1300年树龄来分析,则种于公元700年前后,说明现在的灵泉村一带在唐代初期时已较为繁荣。

我们查阅地方志还发现:灵泉村、灵泉寺之名与一条名为“灵泉”的河流有关。据《凤阳县志》记载:“灵泉,出燕子山西,合高、魏公诸山涧之水,西流五里至武店,南合次山、龙窝泉水,西南流至怀远皮家汊归上窑河。”[71可知,灵泉河水最终是流入上窑河的,由上窑河入淮河,这应该也是马里岗窑产品当年运销的水路通道。上窑河即今淮南市上窑镇窑河,窑河东岸一带正是寿州窑窑址所在地%因此也可看出马里岗窑与寿州窑的密切关系,故而之前研究者将马里岗窑归为寿州窑系。(本文为2019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安徽淮河流域古瓷窑址考察与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AHSKQ2019D038。责任编辑:李珍萍 责任校对:王龙霄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