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冯骥才释义“传承人”






[日期:2018-10-30] 来源: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作者:佚名 [字体: ]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传承人‘释义’学术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就重新释义传承人作了精彩发言。冯骥才先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有很多关于“传承人”以及“传承人口述史”的前瞻性重要观点。在此,我们辑录部分以飨读者。

01

关于传承人的观点

 

冯骥才与刘家园祥音法鼓老会传人亲切握手

 

        传承人是民间文化的主体。如果哪一项民间文化没了传承人,这项民间文化就消失了。
                                                                                                                       ——冯骥才

以下是观点摘录:

      1、在人类尚没有“文化遗产”的概念之时,广大民间各种世代相传的文化中,唱主角是这些传承人。他们就是数千年来一直活跃在民间的歌手、乐师、画工、舞者、戏人、武师、绣娘、说书人、各类高明的工匠以及各种民俗的主持者与祭师。这是一群智慧超群者,才华在身,技艺高超,担负着民间众生的文化生活和生活文化。黄土地上灿烂的文明集萃般地表现在他们身上,并靠着他们代代相传。有的一传数百年,有的衍续上千年。这样,他们的身上就承载着大量的历史讯息。特别是这些传承人自觉而严格地恪守着文化传统的种种规范与程式,所以往往他们的一个姿态、一种腔调、一些手法直通着远古,常常使我们穿越时光,置身于这一文化古朴的源头里。所以我们称民间文化为历史的“活化石”。

       2、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本。我们看到了传承人就看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就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身,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就是保护传承人。

       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生态的。民间的吹拉弹唱、手上的技艺都是活态的,必须有传人;如果没了传人,文化就消失了,人是文化的主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动地、情感性地表现在文化传承人的身上,这些传承人是大地上的文化精华,是黄土地上的艺术大师,是传承我们龙的精神的代表,我们特别尊敬他们。

       4、由于非物质文化是靠口头传承的,一半的中华文化延续的生命线便是代代相传的传承人。如果传承人没有了,活态的文化便立即中断。剩下的只能是一种纯物质的“历史见证”了。所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是活态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是静态保护。活态保护的关键是传承人。

       5、传承人是民间文化传承过程当中的主角,是我们民间文化的领军人物,民间文化的传承就落在他们的身上。一个地域的民间审美、民间技能在他们身上体现。一个地方的民间文化(不管它是什么性质的民间文化)最大的信息量也保存在传承人身上。我们抓住了传承人就抓住了民间文化的根本、本质,顺着这个脉络我们可以找它的源头。如果没有传承人,民间文化就没有了。只要有一个传承人在,这个民间文化就是活着的,没有传承人了,这个民间文化就死了。所以,我们抓住传承人是重要的。

        6、非遗是通过传承人代代相传下来的,传承人这一条线索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立刻就不存在了。因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它的脆弱性,相当脆弱。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很少有文字记录,它跟精英文化不一样,精英文化是有记录的。一个没有文字记录的、保留在人身上的、不断变化的文化遗产,是不确定的、脆弱的,对它的保护就特别重要,最重要的还是对传承人的保护。

       7、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一开始也是认识到技艺的本质。后来我们才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它真正的所在是传承人,如果没有传承人,就没有活态的灵魂。

       8、我们对传承人之所知十分有限。对其保护的力度,抵不上它消失的速度。一旦失去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存在。传人去后,只有遗存。遗产中非物质性的、活态的部分立即消失,只剩下物质性的部分,遗产的非物质性就转化为物质性的了。因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比物质文化遗产脆弱得多,它的关键是传人的脆弱。

       9、抢救性的普查、科学认定以及切实有效地保护传承人,才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我们留给后人多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看我们查清、认定和保护住多少杰出的传承人。如果失去传人和传承,这些遗产只有一个归宿,就是一动不动地躺在博物馆,并永远沉默着。保护传承人的前提是认定传承人,对传承人全面、细致和快速的普查又是认定的前提。

       10、传承人保护的困难是,首先我们对传承人的状况没有底数。由于传承人消失速度太快,急需做的事情包括:①建立国家的文化传承人名录。进入名录者要经过专家严格的评议与审批,对列入名录者要建立档案,以文字、图片和音像方式存录其全部资料。②传承人名录可采用我国文物法中“多级保护”的制度,除国家一级的杰出传承人,还要确定有省级、市级、县级的传承人,以全面和整体地保护非物质文化的生态。③对传承人要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经济资助,重要的是保证后继有人,不让任何一项重要的遗产失去传承。

       11、传承人所传承的不仅是智慧、技艺和审美,更重要的是一代代先人们的生命情感,它叫我们直接、真切和活生生地感知到古老而未泯的灵魂。这是一种用生命相传的文化,一种生命文化,它的意义是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替代的。有史以来,中华大地的民间文化就是凭仗着千千万万、无以数计的传承人的传衍。它们像无数雨丝般的线索,闪闪烁烁,延绵不断。如果其中一条线索断了,一种文化随即消失,如果它们大批地中断,就会大片地消亡。

       12、分外地重视传承人——或者说把传承人叫响了——是我们这个时代。因为这个时代是文明转型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遗产的概念出现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出现了,传承人的概念出现了。我们认为,传承人是非遗的代表,承上启下的责任人。特别是在民间文化处于濒危的状况下,传承人的意义就分外重要。这个意义是决定性的。我国传承人的认定就是伴随着非遗的认定产生的。

       13、我们的非遗名录是与联合国配套的,我们的“代表性传承人”学习了日韩的“人间国宝”的制度。但我们的体量太大。然而,我们现在认定上这种“批量化”认定是否严谨还有待于研讨。此外,对传统村落的认定也是如此。批量化难免粗鄙化。必需明确,这种方式是政府保护方式。由于政府保护要从管理出发,所以必需立项。名录就是项目化的产物。政府的非遗与学术界的民间文化,看上去是同一个概念,但是又不尽相同。从学界看,一个地域的文化是一个整体,如果项目化了,就会把文化的整体肢解开来。

       14、说到传承人,我很欣赏“自然传人”这个概念。历史上传承是自然而然的代代相传。传人不是一种身份,而且也不会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种民间文化或艺术的传人可能很多。如果确定了其中某一位为“代表”,就会把政府支持的重点都放在一个人身上,问题就出来了。它会使一种文化归结到一个人身上,命悬一线,无形中使民间文化变得脆弱。原本的传承生态与活力受到人为的约束。这种负面问题的出现,是否与我们对传承人的认识有关?从学界的角度看,传承人认定是一把双刃剑,利弊都有,在这两难中,如何解决呢?学界的工作是什么?我们必需清醒。

       15、再一个是市场思维影响着传承人,包括传承的目的与内含。在市场和旅游的驱动下,在消费主义肆虐的大潮流中,文化的产业化、旅游化、商品化,以及传承人的职业化功利化,正在扭曲传承的目的与遗产的本质。这给政府的管理提出严峻的挑战。

       16、还有一个更紧迫的问题节节进逼,就是国家非遗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的老化。前几批传承人多是老一辈自然传人,具有原生性。那么下一代的传承人的认定标准又是什么。

       17、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需要回到原点,遗产的原点,保护的原点,学术的原点,再一次研讨,界定、确认传承人的概念。以便我们更明确自己的科学立场、准则与责任。比如对于民间文化,我们是否更应把视野投射到文化的整体,对于传承人,不只关注于“代表性传承人”?只有坚守科学,才能更好地保护遗产,真正地做好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珍贵照片合集

 

在宫庄子集市上找到了画缸鱼的王学勤

 

 

冯骥才为鹤庆县新华村白族银器制作艺人寸发标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民间工艺大师”称号


 

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命名仪式

 

冯骥才参观桃花坞年画博物馆房志达工作间

 

冯骥才与滩头年画艺人高腊梅一家合影

 

冯骥才与华县皮影艺人合影

 

冯骥才为花瑶古寨老人点烟

 

 

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工作组一行看望锦竹年画艺人陈兴才一家

02

关于传承人口述史的观点

 

冯先生在和林格尔县考察中发现和探访民间剪纸艺人康枝儿

 

      口述史调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抢救手段和保护方式。
                                                                                 ——冯骥才

      1、由于社会转型,遗产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开始就面对着强大的时代性的压力——抢救,即抢救大地上随处可见又日见凋蔽的民间文化遗存。抢救最关键和最首要的工作是田野调查,田野调查对象的重中之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活着的传承人。于是,广泛应用在人类学和社会学中的口述史方法,便顺理成章地被拿过来,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最得力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性的手段。

       2、第一,口述史面对的是活着的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角就是活着的传承人。第二,口述史是挖掘个人的记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保存在传承人代代相传的文化记忆中。第三,口述史的工作是将口述素材转化为文字性文本。当文化遗产只保存在传承人的记忆中时,是不确定的,不牢靠的;只有将这种“口头文化遗产”(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字后,才可以永久保存。

       3、用口述的方式,就是因为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是靠两个技艺(记忆)传下来的。两个技艺(记忆)不是一个词,一个是身上的技艺、本事,还有一个是大脑的记忆。这两个技艺(记忆)都是没有经过文字记录的,都是可变的、脆弱的、稍纵即逝的、失不再来的。

       4、传承人是口述史的主体,传承人的遗产要保留下来,口述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式。口述史以前没有这样一个承担,也没有这样一个功能,它有历史学的功能,人类学的功能,它还没有遗产学的功能,说实话,这也就是这十年的事。

       5、必须要研究口述对象,而且必须要有想象力,口述史是对话的结果。我觉得思想者在一起最大的快感是交谈,因为思想大部分是在谈话过程中产生的,互相启发,一个思想诱发一种思想。如果你谈得非常有启发,就会引起他的很多联想、回忆,会把他的很多东西勾起来。如果你知道的少,谈得少,他就没有东西。

      6、与口述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口述成功与否的关键。既不能比他矮也不能比他高,必须跟他平等、亲切、相互信认。这样,他就会把大量的、非常重要的东西告诉你。你必须了解这个人的性子,在谈的过程中,不要怕他重复,要循循善诱,带着他聊。这样我们获得的一定比你直接问的(那些东西是干巴巴的,是概念的,甚至于冷冰冰的,没有人的色彩)更出彩。因为,民间艺术最大的特点是情感化,它的色彩、造型都是一种情感。

      7、我们的视野要放宽,要一直把传承人的记忆追寻到头为止。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盯着历史呢?因为历史永远顶着一个头就是上限,上限找到得越早,我们对历史知道得越多。历史的长度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追寻他的上边,还有他本人对艺术的理解。他的理解有他的成分,也有那个地域的成分,地域里边的集体审美传统,这非常重要。

      8、严格来讲,口述史是只减不增的。所谓不增加内容,对我们来讲就是不增加构想的、虚构的情节或者细节。听录音的时候要找传承人语言的特点,语气的东西,肯定要给他加上去,这主要看最后整理时对语言节奏的把握。

      9、口述史,作为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与文本样式已经在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相关的理论体系亦已形成,但是“传承人口述史”还是一个崭新的概念,还缺乏理论支撑。这因为理论建设需要足够的积累、丰富的实践和自身的历史。我国非遗(民间文化)的保护自二十一世纪初才步上正轨,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不到十年,而“传承人口述史”的概念更是在其后才出现的。然而,一经出世,便站住了脚,并显示出它对于非遗的挖掘与存录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意义。

      10、很久以来,民间文化的研究,大多采用口述调查来获取田野资料,很少采用现代意义的独立的口述史文本。口述调查与口述史有着根本的不同。口述调查只是一种简单的问询方法,注重的是材料本身;口述史则不然,它更是一种文本样式,一种体裁,更着意于独立的以人为主体的口述内涵,显示现代科学对人的尊重。由于民间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活的、人的、自发的文化,口述史就来得更为重要。

      11、由于传承人是一个独特的各擅其能的群体,是一群另类的人,同时传承人的口述史还有民俗学和遗产学等方面特殊的要求,因而“传承人口述史”自具特征、标准和文本的方式。一方面,它与历史学、社会学的口述史有共同和一致之处,一方面又有鲜明的不同,比如说,传承人口述史文本要有资料性、档案性和知识性,这就自然与其它口述史迥然不同了,需要用理论来总结。

      12、在当下国际学术界,口述史已经由从属于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发展为一个新的学科;但是还没有传承人口述史——这一专门概念的提出。它是中国文化界提出来的,是我们在非遗抢救和保护中对口述史的广泛运用从而获得的学术发现。由此进行相关理论的建设,则体现我们学术上的自觉。我们要把“传承人口述史”作为一个学科分支从实践到理论扎实地建立起来。

传承人口述史调查学术成果梳理

 

《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命名工作手册》

 

《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名录》

 

《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丛书》(部分)

 

《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

 

 

 

《天津皇会文化遗产档案丛书》

 

 

《呵护传承人,关注守望者:非遗后时代民间文化的传承与思考》

 

《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