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长沙窑:唐代釉下彩瓷发源地 陶瓷史上的伟大时代






[日期:2017-01-03]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青釉褐彩“春水春池满”诗文壶

      公元八世纪,唐代经历过开元天宝盛世之后,“春夜喜雨”进入“落花时节”:安史之乱轰然火起。

      此时,长沙铜官,在一片丘陵起伏的古城村,远近燃起冲天大火。窑工们依山挖出龙形的窑场,用山柴烧制瓷器。这一烧,成就了永不磨灭的长沙窑,长沙窑又成为世界釉下彩的创烧地,开创着陶瓷业一个伟大的时代。

青釉褐彩“古今车马不谢”题记壶

      长沙窑,又称铜官窑。遗址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至石诸湖一带,南距长沙城27公里,北与闻名遐迩的铜官陶城相接,东依连绵的山丘,面临湘江。

青釉褐彩“君生我未生”诗文壶

      长沙铜官窑是中国唐朝彩瓷的发源地。遗址面积30万平方米,从铜官镇至石诸湖,沿湘江东岸十里河滨,已发现唐代烧窑遗址19处,面积最小的约300多平方米,最大的过万余平方米,堆积厚度最薄为0.4米,最厚约4米。1972年9月1日和1983年10月10日两次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月14日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湖南省古遗址中唯一的文物保护单位。

青釉褐彩“蓬生麻中”题记壶

      唐代长沙窑烧制的瓷器不但远销全国各地,还大量出口世界各地成为当时重要的外销瓷。

      唐代长沙窑瓷器,早期胎色为褐红色,胎质较粗糙,釉色有灰黄色及灰青色,釉色黄中带青,有些瓷器釉与胎成分元素相差较大,烧制后结合不好,常常会有剥釉现象。后期长沙窑瓷器胎色为灰青色,胎质较细,釉色有黄色和青色,有的通体施乳白釉,白中闪青,有的通体施蓝釉或绿釉,还有极少数施红釉。此类瓷器因胎和釉成分元素配比合理,所以结合严密。

青釉褐彩“去岁无田种”诗文壶

      唐代长沙窑瓷器创烧了釉下彩与釉中彩瓷器。在瓷胎上用铁、铜作呈色剂,用毛笔将纹饰图案描绘与素胎上,然后用一层釉覆盖。有的直接描绘于未烧纸的釉上,再入窑长时间高温烧制,使美丽的色彩从釉里呈现出来。釉下彩绘内容丰富,既有人物、动物、花鸟、山水、象形图案,更有诗词文字书法等。艺术造诣达到空前的高度。唐代流传至今纸绢书画真迹寥若星辰,而唐代长沙窑瓷器上却有许多绘画书法填补了唐代美术史上的空白。

青釉褐彩“仁义礼智信”题记壶

      唐代长沙窑瓷器注重模印贴花工艺,光用印模压出一个完整的图案,将它贴在未上釉的胎体上,再在器物整体与模印处各施不同的釉色入窑高温烧制。这种贴花的部位多见于壶流、壶系的下方及洗的腹部表面。常见的纹饰图案有武士、双鸟、双鱼、游龙、蝴蝶、王狮、荷花、葵花、葡萄等。其上都施一层褐色釉斑块。

青釉褐彩“悬钓之鱼”题记壶(残)

      唐代长沙窑采用雕刻工艺制作各类俑及玩具等瓷器,常在瓶、壶上采用刻划工艺表现莲花、莲藕、飞鸟等纹饰,还在烛台上、熏炉和器盖、器底等部位采用镂空作装饰。

青釉褐彩“一别行千里”诗文壶(残)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