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新石器时期的宜兴陶瓷






[日期:2010-04-28]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提供  作者: [字体: ]

宜兴是著名的陶的故都,从考古发现来看,宜兴的陶瓷生产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马家浜文化时期,距今已有7000多年。

宜兴的新石器文化分布很广,发现的遗址和文物出土地点有新街骆驼墩、芳庄西溪村、杨巷丝螺墩、鲸塘斛里村、堰南村、宜城沧浦村、山门村、屺亭屺山、川埠柴山头、张渚五洞村、西渚吾桥村等,其文化特征与太湖流域其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历史相一致而又具有地方特色。

1、骆驼墩遗址的陶器

骆驼墩遗址位于宜兴市新街镇塘南村,地处宜溧山地的山麓向平原地区的过渡地带,遗址面积25万平方米。2001年11月——2002年7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取得了重大收获。骆驼墩遗址的年代大约相当于太湖流域的马家浜到崧泽时期,距今约7000年——5500年。

骆驼墩遗址陶器的常见器型有釜、禾、豆、罐、钵、盆、鼎、灶、匚、器盖、支座等。

骆驼墩遗址的陶器以夹蚌陶为主,胎中还夹有少量极细的砂粒。夹砂陶少见。泥质陶仅在第三阶段出现。

炊器以灶、釜为主,其中釜以平底为主要特征。绝对不见马家浜文化流行的圜底釜,甚至不见任何圜底器。平底釜的类型很多,包括直筒形、罐形、尊形等。  禾是马家浜文化的常见器物。在骆驼墩遗址除有平底禾外,还常见三足禾。

骆驼墩遗址早期的陶器陶色以黑色为主,器表多施黑衣,多为灰胎。中期以红衣陶为主,数量超过了黑衣陶。红衣陶分为赭红、橘红和淡黄三色。红衣陶的火候较高,陶片很硬,胎色大多为外红内黑。晚期以夹砂褐陶为主。

骆驼墩的陶器一般为素面,部分在外侧面装饰圈点、斜点、短竖线戳印纹和斜网格纹,既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又具有装饰效果。 

2、西溪遗址的陶器

西溪遗址位于宜兴市芳庄镇西溪村,遗址现为平原地带高出四周地面对约1~2米的长条形土墩,东西长400多米,南北宽120多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2003年5-7月和2003年9月——2004年1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对遗址先后进行了两次发掘,发掘面积1039.5平方米。

发掘结果表明,西溪遗址主要的年代跨度为距今7000——6000年左右,分为早晚两大时期。

早期遗存约在7000——6500年之间,相当于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早期。这一时期的陶器器型主要有釜、豆、罐、盆、钵、甑、匚、禾、蒸箅、器盖、器座、支座、陶拍等。陶器的质地以夹细蚌壳末红陶为多,有一定数量的红衣陶、黑衣陶、褐衣陶和褐陶。陶胎较为一致,细蚌屑的含量较高,基本不见泥质陶和夹砂陶。胎质较为疏松,火候相对较低。平底器占绝大多数,也有少量三足器和圈足器,不见圜底器。

陶器的装饰纹饰简单,大多为素面,仅有少量锯齿纹、镂孔、刻划纹等。

晚期遗存约为6300——6000年,相当于马家浜文化的晚期。这一时期的陶器器形主要有鼎、釜、豆、罐、盆、钵、壶、禾、匚、甑、缸、器盖、炉箅、蒸箅、支座等。陶质中夹蚌陶数量减少,但所夹蚌屑较粗,有的在器表清晰可见。出现了泥质陶和夹砂陶,并逐渐增多。夹蚌和夹砂陶中红陶和褐陶所占的比例较高,黑陶较少,红衣陶显著减少,黑衣陶已不多见。出现少量夹砂白陶。泥质陶中,红陶和红衣陶较多,灰陶、黑陶、黑衣陶较少。平底器继续存在,与大量出现的三足器、圜底器共存,圈足器数量不多。陶器火候普遍升高,胎质相对较硬。

陶器的装饰主要有捺窝、锯齿纹、附加堆贴、镂孔、凸棱、条形凹槽、弦纹、刻划纹等。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