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古窑中的“董窑”之谜






[日期:2015-05-19] 来源:古陶雅集  作者:佚名 [字体: ]

 

传为董窑烧制的瓷器

传为董窑烧制的瓷器

    曹昭在《格古要论》中云:“董窑:淡青色细纹,多亦有紫口铁足,比官窑无红色,质而不细润,不逮官窑,多矣今亦少。”近人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书中说:“唐氏《肆考》误为董窑,既东董音近故也。东窑:北宋时东京民窑,在今开封陈留等处,冬青器所从始也。质颇粗厚,淡青色,亦有深浅。多紫口铁足,有细纹。”从此,董窑一名,便出现在明代和民国论陶瓷著作中。董窑为何窑?也很少有人论述及研究。  

    北宋官窑随着徽宗王朝灭亡而终结,宋高宗赵构南渡后,在杭州继卞京官窑另建新窑,称南宋官窑。南宋叶寘在《坦斋笔衡》中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官窑大不侔矣。”从这段文献说明,南宋先后共建两个官窑。  
    曹昭在《格古要论》中,是这样按顺序论述几大名窑的。“汝窑: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路者优,好土脉滋媚薄甚难得。” 官窑:“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色好者与汝窑相似,有黑土者谓之乌泥窑,伪者龙泉烧者无纹路。”  

    董窑:“淡青色细纹,亦有紫口铁足,比官窑无红色,质瓮而不细润,不逮官窑,多矣今亦少有。”   

    哥窑:“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  

    曹昭这段记载,按先后顺序,论述了一个修内司官窑,下面应是郊坛窑,他却不提郊坛官窑,反而出现了对董窑的记载呢?笔者认为,曹昭所指董窑,是出现在南宋,而不是赵汝珍误解所说的北宋东窑。曹昭在古窑论中,董窑排在哥窑之前,在南宋修内司官窑之后,从顺序中,就可分析出董窑不是民窑。从官窑和董窑两窑对比,南宋修内司官窑:色青有深浅不一,有蟹爪纹(细纹),紫口铁定。而董窑:淡青色,有细纹(蟹爪纹),也有紫口铁足。通过修内司官窑与董窑对比,釉色、开片纹、紫口铁足描述很相类,说明两窑同属一个烧造工艺,同属一个性质。  

    两窑区别是:官窑土脉细润,有浓淡不一粉红色。董窑土脉不细无粉红色。从而得出,两窑烧造地点不同,便出现土质有粗细之分。但紫口铁足、开片纹、烧造工艺都是相同的。据叶寘所云:先置窑于修内司,造青瓷,名曰官窑,后郊坛下另立新窑,为郊坛官窑。修内司官窑在先,郊坛官窑在后。按照曹昭所说的董窑顺序在修内司官窑之后,董窑的特征和修内司官窑相类,也符合叶寘所云:“比旧官窑大不侔矣”。  

    曹昭在论哥窑曰:“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董窑,今亦少有。”宋代造瓷业发展,小民窑仿大民窑,大民窑仿官窑。说明哥窑是在仿董窑的烧造工艺,仿出了大小开片细纹,仿董窑不同的青色瓷,仿董窑紫口铁足,仿优者方能达到董窑相类。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董窑在当时深受喜爱追寻,极为珍贵。笔者由此推断:董窑应属南宋修内司官窑后另建新窑,即效坛官窑。  

    曹昭为什么用董窑一名来代替郊坛官窑呢?因曹昭受其父熏陶,自幼性本酷嗜古。精读宋代一些关于古物著录书籍,辨古精通,对南宋两大官窑的存在和分辨认识非同一般。因他深知,郊坛官窑在修内窑之后,在他论述修内司官窑后,因两窑釉色、开片纹、烧造工艺相同,差异在土脉,不能与前者并称。如都使用官窑二字,来论述郊坛官窑,官窑二字重复,为了使语言文雅不重复而经典,才引用“董”字,带替“官”字。这也说明曹昭文学之深,同时也是一种巧妙的用语。宋代窑名都以地名或姓为窑名。“董”字可为姓使用,而曹昭使用“董”字,不是真对姓,而是代表“官”字。

    “董”字在辞海中除姓使用外,还可作:1.督——监督。2.正。“督”是指督查、监督,是上级对规范制度管理执行情况进行一种检查,约束下级的任意和自由。这种监督和管理行为,是代表权力的向征,也是上级官员对下级的一种威慑。例如现在大企业、大公司董事会里的董事长,要具有政治家的眼光,有企业的头脑,有经济学家的精灵。在股份集团制定重大决策时,都由董事长来行使最高权威,充分体现出高职官位的作用。“正”是指正直、正统、正宗、正品,是有一定尺度和标准而不可约的一种高大权威。“董”可视为官也。董窑是指郊坛官窑。窃以为,这就是曹昭以“董”字代为“官”字,所出现“董窑”之谜的原因。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