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是从瓷器开始的,作为最早走出国门与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媒介,中国生产的一批批精美的珍贵瓷器,最早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几乎成了衡量中华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尺。不同时代,不同窑系的陶瓷,像璀璨的繁星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在中国古代,人们已开始烧制陶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发掘考证,八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人就烧制陶瓷,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又开始烧制瓷器,陶器与瓷器,统称为陶瓷。陶瓷不仅是艺术品,也见证了人类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同时丰富了人类的艺术宝库。燃料,在陶瓷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烧制陶瓷“土、火、水”三大要素之一。早期的烧制陶瓷燃料主要为柴草与木炭,也有使用牧畜粪便的,至于何时使用煤炭是一直备受关注和学者们研究的问题。
据专家考证,在河南巩义县(今巩义市)铁生沟、郑州古荥镇两处大型冶铁遗址和古河南县(在今洛阳市西郊)瀍河东岸的陶窑遗址中发现了用煤痕迹,证实中国汉代就已使用煤炭烧制陶瓷了。在铁生沟冶铁遗址的许多陶窑中,发现“煤灰”和“原煤块”,说明这处冶铁遗址还“兼营陶业”,而且“使用了煤作为燃料”烧窑。在古荥镇冶铁遗址一处陶窑的火池内,发现了许多用模型制作的圆柱形“煤饼”,有的“已全部燃烧成渣”,有的只烧了表层,其未烧透部分还可见到带有黏土的“黑色煤粒”,毫无疑问这些煤饼是当时用以烧窑的燃料。瀍河东岸的陶窑,火膛内发现有“用煤的遗迹”。经考古鉴定,上述三处窑址属于汉代,距今已一千七百多年,是中国最早用煤烧制陶瓷的窑址。
另据考古发现,证实用煤烧瓷始于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北朝。山东泰安满庄乡中淳于古瓷窑遗址发现“煤渣”。河南巩县大小黄冶村十多处三彩窑遗址内炉渣证实 ,此处的三彩窑在唐朝已兼用“煤炭”作为燃料烧窑。山西交城磁窑头窑晚唐时期也曾以“煤火氧化”法烧瓷。这些情况说明,至少在唐朝中国一些地区已经用煤做燃料烧制瓷器。
在宋朝(辽、金、西夏同期),中国陶瓷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不仅制瓷技术创新,而且用煤烧窑也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知有二十多处瓷窑使用、沿用或兼用煤炭作为烧窑燃料。在调查发掘中普遍发现有明显的用煤做燃料的痕迹。其中,许多窑址附近至今仍有煤渣、窑具、破碎瓷片等遗物的堆积层;有些窑址,地面被煤渣、匣钵、瓷片所覆盖;有些窑炉火塘内填满了煤渣,灰坑内遗有煤灰,甚至发现尚未燃烧的煤块,这些证据为探讨中国的瓷窑用煤作为燃料从起源到演变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特别一提的是,上述窑址中,多数是窑窑相连的窑群,少则数座多者十数座,尤以河南、河北、陕西等省分布最多,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可以肯定的是,这么大规模的窑场,其用煤量也是很大的。
总而言之,煤炭作为燃料烧制陶瓷,在中国陶瓷业的发展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