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发现地——河南安阳殷墟成功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十周年之际,《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深入探访这一中国现代考古学“圣地”时了解到,近10年来,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均取得重大突破。
考古发现了大型“树枝状”手工业水系和“两纵三横”路网,殷墟布局日益清晰;
专家追踪祭祀坑殉人来源时发现,殷墟殉人以俘虏而非奴隶为主,对当时的社会性质有了新的认识;
10多万片甲骨正得到精细化全面整理,一度“低迷”的甲骨文研究正在改观,进入全面整理和研究的新时期。
“树枝状水系”深刻影响殷墟布局
经过历时9年的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殷墟内重要大型人工工程——满足手工业需求的“树枝状”水网和“两纵三横”的路网得以确认,殷墟布局进一步明晰:有着发达的水系,以路网、水网为骨干,大小不同的邑聚以及手工业作坊密集地分布其间。
殷墟遗址路网与水网局部关系示意
88年的持续考古始终未发现城墙踪迹,成为殷墟考古的最大谜团,但很多专家也由此坚信,在殷墟发现城墙的可能性极低,或者说这座晚商都邑的确没有建造过城墙。
在没有发现城墙的情况下,凭什么说殷墟一定是商王朝都邑?作为商王朝晚期都邑,殷墟究竟有无与之匹配的大型人工工程呢?
“我们认为,通过田野考古确认的路网与水网,正是这样的重要人工工程,与大型宫殿和王陵区一样,是将殷墟定义为晚商都邑的有力证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唐际根说。据了解,这一成果将于今年8月在中国最权威的考古学学术刊物《考古学报》上全文发表。
近年来陆续发现的数段水渠,经过考古钻探证实,是同一条大型人工引水设施的不同渠段。这条总长约2500米的人工水渠正是殷墟干渠,截面呈倒梯形,口宽3~6米、底宽4.5~5米、深2.8~4米。它规模宏大、贯穿范围广、沿用时间长,从西北向东南贯穿殷墟,局部区段还设有蓄水坝,显示出商人的高超智慧。
与洹河相通的干渠引水之后,在殷墟宫殿宗庙区南部约1500米处向东南分出多条支渠,干渠与支渠平面分布形状犹如半棵树枝,专家称之为“树枝状”水系。
专家发现,沿“树枝状”水系分布的邑聚内,也都开凿有水井,可见居民饮水是通过水井实现的。那么这一水系的用途是什么呢?
“殷墟迄今发现的作坊类型十分丰富,有铸铜作坊、制骨作坊、制陶作坊、制玉作坊等,它们都分布在‘树枝状’水系的支渠附近,充分显示出水系用以满足当时手工业用水的需求。不仅如此,这一带也是道路系统相对发达的地区,暗示道路与手工业作坊之间的密切联系。”唐际根说。
“殷墟水网工程浩大,非一个族邑可以组织修建,它几乎流经半个殷墟范围,穿行于诸多居民点,也决非服务于某一个特定聚落。”唐际根说,“树枝状水系给殷墟布局带来了深刻影响,水网两侧,邑聚、作坊密布。”
“从更宏观的视野观察殷墟手工业布局时发现,作坊分布不仅与水源有关,还有成片化特点,其中宫庙区南部的一组铸铜、制陶、制骨作坊,正位于殷墟干渠下游,主干道也在近旁,保证了这组作坊给水和运输的便利,有可能由王族直接控制。”唐际根说。
此外,经过近年来的田野考古,殷墟时期继续沿用的干道一一被揭示出来:两条南北向和三条东西向、宽达10~20米的道路,构成了殷墟时期“两纵三横”的路网格局。此外,多条宽1.2~3米的邑间小路,在各个居民点内部互相连接。
“位于殷墟腹地的‘两纵三横’路网,道路之间相互沟通,路面宽阔,车马痕迹纵横。尤其重要的是,两条宽约20米的南北纵向道路,直达建筑遗存密集的小屯北地建筑基址群,该范围内也正是甲骨集中出土地带。”唐际根说,“路网的发现,再次证明殷墟时期宫殿宗庙区就在小屯村附近。”
考古发掘还证实,商人是通过修桥来解决路网与水网的交汇问题的。
从整体布局而言,“树枝状”水系以北,“两纵三横”主干道覆盖的是王族居住地和宫殿宗庙区,此范围内还建设有广场,以及与洹河相通的池苑,足以证明这一带在殷墟布局中占据有核心地位。与此形成区别的是,“树枝状”水系以南则密集分布着普通居民点。
唐际根说,殷墟路网、水网的研究仅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诸多问题还需要解决,如路网、水网与其沿线或附近邑聚的关系还需要通过发掘了解;干渠、道路、邑聚和陂池等具体遗迹的年代还需判定,任务非常艰巨。
祭祀坑殉人是俘虏而非奴隶
殷墟历年大规模考古发掘中,有一类发现同甲骨坑一样令人震惊:2500座以上的祭祀坑,密布在西北冈王陵区,这些以人祭为主的坑葬有规律地成排分布,在200多年间,数以万计的活人被商王室当成祭祀祖先的祭品惨遭杀戮。
“西北冈埋着那么多人骨头,那些人是从哪里来的,有着怎样的人生?他们真的是学者们通常描述的被广泛杀殉的奴隶吗?”每每驻足西北冈,唐际根脑子里就会蹦出这样的疑问,挥之不去。
“最新科学研究结果显示,西北冈祭祀坑里的殉人,不是奴隶而是商人的俘虏,他们是曾与商人为邻、被强大的商人逼迫至西北地区的羌人。”唐际根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透露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2013年,唐际根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殷墟王陵祭祀坑人骨与羌人的种族与文化》得到批准,他与加拿大学者荆志淳等合作,利用成熟的锶同位素技术,寻找西北冈殉人的来源。
“项目的研究起源于两组数字的奇妙联想。”唐际根说。
在研究祭祀坑时唐际根发现,人祭坑是成组分布的,按组来统计坑里的人骨头时,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出现了,出现频率最高的成组数字是10、30、50、100、300,都是10的倍数,说明商人开始运用“十进位”。
这让唐际根联想到甲骨文有关“羌”字出现时的数字,商王祭祀祖先时甲骨卜辞中频频出现十羌、三十羌、五十羌、百羌、三百羌……
将两组数字联系起来反复推想,唐际根大胆推测,祭祀坑里的殉人说不定就是羌人。
驱车西行,唐际根、荆志淳等人到西北地区的甘肃、陕西一带,寻找商代的人骨头和牙齿。早些年间,著名学者夏鼐和俞伟超曾分别猜想,西北地区的寺洼文化和卡约文化,是历史上羌人生活的区域。
同时,唐际根、荆志淳等人又在殷墟西北冈新挖开的祭祀坑里取出刚出土的人骨头和牙齿。
将获取的两组骨头锯开、比对,锶同位素技术比值非常接近!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分析,一桩迷案终于被破解:殷墟祭祀坑里的殉人确实是被俘虏的羌人而非奴隶。
“这些羌人一般是被虏来随即杀掉,如果当上一两年奴隶,锶同位素的比值就会有变化。”唐际根说。
唐际根这时想起,司母戊鼎所在大墓的墓道里,也有22个用于祭祀的人头保存完好。用锶同位素技术一测,大部分也是羌人。
早在1974年,主持编撰大型文献资料《甲骨文合集》的著名甲骨学者胡厚宣,就在《中国奴隶社会的人殉人祭》一文中,依据他所读到的2000片甲骨文统计出,殷墟14000人祭中,就有8000个是羌人。
遗憾的是,由于没有考古数据支撑,胡厚宣的这一仅依据甲骨文资料得出的结论并没有在国际上获得学者广泛认可,西方学者更愿意相信考古数据。此外,胡厚宣没有指出这些殉人在哪里被杀。现在,唐际根将其与西北冈王陵区的祭祀坑联系在了一起。
“我用科学证据证明了胡厚宣先生是对的。”唐际根说,“当时的小屯南地甲骨、花园庄东地甲骨还没有发现,如果今天依据新的甲骨文资料统计,肯定会更多。”
中国古典文献对羌人都有记载。许慎《说文解字》称“羌,西域牧羊人也”;甲骨文以及《尚书》《诗经》等也多次提到羌人。
“羌人曾经人口众多,与中原地区的商王朝为邻,由于商王朝社会发达、技术进步,不断将羌人逼迫至西北地区。”唐际根说,“今天的羌族也生活在西北地区,2006年人口普查时还有30万人。在商王朝被作为殉人的羌人,是否就是今天羌族人的祖先,还有待进一步科学研究。”
对商代殉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进而影响到唐际根等一批学者对商代社会性质的认识。
“过去讲到奴隶社会的特征时,会谈到奴隶住半地穴式房屋、奴隶一无所有、奴隶被广泛地杀殉。”唐际根说,“而我们在殷墟发现的半地穴式构造基本上是窖穴,只有一组半地穴式房子,那是工匠用的,剩下的全是地面建筑。说奴隶一无所有,可我们发现这样的墓葬比例非常小;说奴隶被广泛地杀殉,但那些人根本就不是奴隶,而是俘虏。”
通过对几千个墓葬中获取的墓葬形制、方向、体积、随葬品的多寡、殉人、男女比例等70多万个数据分析,专家得出的结论是:商代社会的主体是商族族众,占82%~87%,高级和低级贵族有10%左右,一无所有者只有3%~7%。
“如果让考古数据来说话,我们认为商代是一个以宗族为基本社会单元的高度分层的王国,而不是所谓的奴隶社会。”唐际根得出结论。
10多万片甲骨得到精细化整理
开展海内外甲骨藏品家底清查、启动甲骨文申报世界记忆文化遗产、编印大型《甲骨文献集成》、编著集大成的《甲骨文合集三编》,构建电子数字化甲骨文字库……近10多年来,随着一个个堪称大工程的项目相继开展,殷墟甲骨文正进入全面整理和研究新时期。
“不同于过去粗放式、有选择地著录甲骨文,我们现在对甲骨文的整理研究是全盘的、精细的、与时俱进的,把保护放在了第一位,每一个小片都不会漏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宋镇豪介绍说。
目前,海内外甲骨藏品家底及保存现状已基本摸清,共约有16万片甲骨文,共有单字4300多个,已释读1600多个。在国内收藏甲骨的11家博物馆的共同努力下,甲骨文申报世界记忆文化遗产的文本编写工作已经完成,申遗工作纳入日程。
写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殷墟甲骨文,是距今3300多年起晚商王室贵族占卜和记事的文字实录,是中国独特的最早成文的历史记忆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汉字鼻祖,甲骨文与巴比伦楔形文字、埃及碑铭体圣书文字、古印度印章文字、美洲大陆玛雅文字一起,共同构成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字瑰宝。但甲骨文发现百多年来,甲骨实物流散世界各地,甲骨藏家每每因其珍异而不轻易示人,它们或长期被“冷藏”库房,研究者往往无缘得见甲骨实物。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带领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一所先秦史组历经26年整理编集的《甲骨文合集》,引领了殷商史研究的深入和甲骨学科的全面发展。但此书只辑集了41956片甲骨,后来的《甲骨文合集补编》,也只补收了13450片,漏收未收甲骨文数量仍相当可观。
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A类科研项目《甲骨文合集三编》被批准立项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宋镇豪率历史所先秦史研究室同仁历经7年多努力,辑集了以上两书漏收未收甲骨文约3万片,把散落海内外的甲骨“传世品”和甲骨拼合成果整理辑集于一书,现在这一项目已通过验收,结项等级“优秀”,堪称又一部全面反映当今甲骨学前沿水准的集大成的大型甲骨著录集。
时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与中国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山东博物馆等几家甲骨文大宗收藏单位互相支持,密切协同,正分别对三大批约7万多片甲骨进行彻底整理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除对所藏一批甲骨文墨拓珍本、孤本展开董理研究和刊布外,又与多家公私机构合作,对总计达1万片以上的甲骨文,进行了专业性拍摄、墨拓与整理著录,其中包括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爱米塔什博物馆、旅顺博物馆、重庆三峡博物馆、山东博物馆所藏甲骨文等。此外,还搜集公布了一批民间新见新获甲骨拓本,如上海朱孔阳藏《戬寿堂殷虚文字旧拓》,安阳民间藏品《张世放所藏殷墟甲骨集》和《殷墟甲骨拾遗》等。
“我们有序地对多批甲骨藏品进行了全面彻底的保护性整理研究,大小不拘,一片不漏。”宋镇豪说,“4万多片甲骨已得到或正在整理之中。”
整理工作主要包括藏品来源及现状调查、登记核准、清除虫蠹污垢对甲骨的腐蚀,进行高清晰原色拍照存真、墨拓、摹本制作,辨其真伪,别其组类,分期断代,残片缀合,释读文字,缕析文例,诠解史实等。
“我们对每一片甲骨上的细小微痕刻道,使用的刀具与如何走刀,甲骨材质鉴定以及涂朱填墨和钻灼形态等,都进行了精密分析,目的是尽量使甲骨材料留存的最大信息量传承给后世。”宋镇豪说。
旅顺博物馆是大宗收藏殷墟甲骨文的单位之一,所藏2217片甲骨,主要为“甲骨四堂”之一罗振玉(雪堂)的旧藏品,绝大部分没有公布过。此次整理发现新字及新字形30多个,大大充实了甲骨文字库。
其中,一片长时段卜旬卜辞,周期逾半年以上,是旬历超过200日的记载,十分珍贵;一片龟腹甲卜辞“劓刵”,记录了割鼻、断耳两种肉刑,是很珍稀的研究殷商刑罚的资料。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爱米塔什博物馆藏有殷墟早期出土甲骨202片,这批甲骨文藏品从未传拓过,甲骨照片也绝大多数未见发表。此次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与该博物馆合作,经过整理研究,首次以彩照、墨拓、摹本、考释为一体的著录形式予以公布,照片展示甲骨的正、反、臼、侧的现状,实现了学界长期以来的期盼。
照片、拓片和摹本“三位一体”的甲骨著录范式,以及高清晰拍摄和现代图像印刷技术、数字化科技方法的运用等,也使甲骨文整理和研究日益精细化。
“过去对甲骨文的考释如同‘射覆’猜谜语一样,”宋镇豪说,“我们现在有了更好的释读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将新出土的战国简牍,与甲骨文、金文并列研究,能够使每一个文字有相应的信息包,可以准确认识每个文字构形变化的来龙去脉与其字意词义的演衍延伸,了解甲骨文例语法和语境,并且可以验证,科学性、严密性、正确性无疑大大提高了。”
甲骨文涉及殷商政治制度、王室结构、社会生活、经济生产、方国地理、军事战争、宗教祭祀、文化礼制等方方面面,对甲骨文的全面整理和研究,极大推动了殷商史的研究走向深入。
宋镇豪说:“甲骨藏品抢救性保护措施正得到逐步落实,甲骨文整理研究与著录正在全面展开,甲骨学术史料搜集趋于精准化,甲骨文研究呈专题化、系统化和体系化,甲骨文献汇总与大数据科技手段的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甲骨文研究‘低迷’的情势正有所改观。”刊于《瞭望》2016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