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千年陶器之村——小塔子村






[日期:2016-10-25] 来源:太原道  作者:郭宗敏 [字体: ]

 

      缸----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并不陌生,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家户中可是生活必备用品,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储存生活用水,而农村则用途更广,除盛水外还可以储藏粮食、腌制咸菜、酿造陈醋等等,那时每个家户都有大小高低不同规格的水缸,随着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这些陶缸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在城市中已几近绝迹,只有一些酿酒、酿醋企业还需订制这些传统的容器。山西临县招贤镇小塔子村,就是一个以手工业制陶闻名于黄河边的传统手工业村庄。


      小塔子村距离招贤镇中心4公里,处在一条狭窄的山沟里。相传在隋朝年间,这一带发现了大量的陶土矿,加上山沟里充足的水源和丰富的燃料煤炭,具备了烧制陶器的条件,于是从元代时就有生产陶瓷的记载。小塔子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黑釉粗陶缸。村民祖祖辈辈都在做瓷,是家家有瓷窑,户户都做瓷活。从黑陶大盆、大瓮,小到面盆、油瓶。当时的黑陶大盆、大瓮需求量很大,所以生意很好,当年这一带热闹非凡。白天从沟口到沟里面全是来这里拉瓷器的骆驼和骡马车,这条窄小的沟里最多时有过五十几座瓷窑,上百人在干活。明、清和民国年间,碛口水旱码头的繁荣带动了小塔子村的陶器市场,一批批陶器从小塔子村运送到碛口码头,然后通过水运将陶器运输到陕、甘、宁、蒙等地销售。当时的碛口镇上有多家专营陶瓷的商铺。在上世纪70年代,这里曾生产出了雨点釉,又名“油滴釉”,是我国传统名釉之一,其釉面漆黑油亮,不规则地散布着小星点,产品还远销至日本。



      来到小塔子村,看到人家都住在黄土高原特有的窑洞里。靠着沟崖,上下层层,松松散散,几乎不成聚落。窑前用残损的大缸大盆垒矮墙围成小院,挂在崖壁上的蜿蜒小道都是住户踩踏出来的。以前各家窑主自己垒小小的馒头窑,陶窑与住宅靠近,便于窑主管理和经营业务,烧陶的师傅或伙计也多半是窑主的亲戚。窑多,而且造在住宅近旁,以致空气污染严重,矽肺病患者很多。关键技术多有保密,如釉的配方。当地有一句俗话叫"家有老产,辈辈能缓",说的就是陶窑作为祖产发挥的作用。所以这种结合实际上反映出小塔子村陶窑的家族特性。小塔子村主要的崇神活动只在窑神庙,也就是老君庙,农历正月、二月和八月都有香会。二月的香会,要连演四天大戏,每天两场,外村外县的都会来看。现在小塔子窑村还有几户窑主依靠炼焦业而维持着耐火砖和陶缸生产,现在一般大缸的制作的整个流程为45天。




      在小塔子村阳坡西侧较高处,有一窑院的窑洞的正上方书有繁体的"德盛厂"三个字,这是小塔子村唯一留下厂名的老陶窑。老陶窑大都用石材叠涩砌筑,大石头在下,小石头在上,内壁用耐火泥均匀涂抹(防止石头在高温下熔化),耐火泥是由黄泥和石坂泥以1:1混合而成。小塔子村的窑院外墙通常用高度1米多的大缸排列而成。这些缸大多数是烧制不成功的残次品,少数是近年来销售不出去的积压货。小塔子村的产品是盛水和粮食的大缸、大盆,漆黑的釉,器形不整而且笨拙,虽然残损件排成围墙长长地展列在黄土陡崖上,原始而犷野,能产生强大的冲激力,但日常使用毕竟显得粗糙。由于山坡上高高低低的几十户窑院大都用黝黑油亮的大缸做院墙,每当阳光撒下的时候,宁静的古村里,别是一番景致。




      同行的朋友介绍,由于大工业时代的到来,西方工业的规模性生产对于传统手工业的冲击,黄河水系航运的衰败,就是这样一个辉煌的小市场,由于社会生活方式的逐步变迁,以及传统的落后经营方式,小塔子村生产的传统陶缸制品,市场已越来越狭小,以致现在小塔子村保存的老陶窑大部分或停产或破败,许多村民也再不从事制陶生产了,过去那种大规模的制陶场景,再也没有了。


 

      堆积着许多陶制品的村庄,没落而孤寂。喧嚣的制陶声音归于沉寂;烟火弥漫瓷窑湮没于杂草丛生的山坡,小塔子村的陶窑还与住宅紧密结合,它们或者位于住宅侧旁,或者利用山坡地势设于住宅下方或上方。满眼都是大缸,院墙、羊圈,甚至茅房都是大缸砌成的。大缸还能用来做烟囱,把缸底敲破,倒扣在排烟口上就成了烟囱。有的烟囱由3口甚至更多的叠加起来,高度达3、4米,可谓是一奇观。


      非常巧的是,我们遇到了唯一手工作坊窑正在生产大缸,他们沿袭传统的工艺在面临关闭中艰难的生存,制缸工人非常脏、累、苦。我不知道还能不能把古老的制陶工艺传承延续下去,要想将古老的制陶工艺保存下去,最好的出路就是将制陶工艺纳入旅游开发体系,让传统文化成为旅游景点,这样才能让制陶工艺永久的传承下去。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