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涨一级 紫砂壶单价涨十倍
日前,有媒体的一则新闻将陶都宜兴的紫砂行业推向了风口浪尖,这则新闻中明确表示,“申报纳税和公益慈善举动将被列入紫砂艺人技术职称晋级必要条件,不符合这一条件的紫砂艺人在申报技术职称时将遭到一票否决。”并指出,这一新规已经从今年开始实施。
然而,如果将按时纳税与艺人评级联系在一起尚能为人所理解的话,将个人慈善这一无法衡量的道德因素也一并纳入评定标准实在让人匪夷所思。捐多少合适?有什么标准?善款如何使用?等等令人头痛的问题接踵而至。为此,记者特意赶赴中国陶都宜兴进行调查,试图解开这个令众人困惑的谜团。
辟谣
慈善无关职称
5月14日,宜兴市人事局专业人才管理科科长季炜按照平时的习惯在电脑上搜索几个关键词时,发现了一条令他惊诧万分的新闻申报纳税和公益慈善举动将被列入紫砂艺人技术职称晋级必要条件,不符合这一条件的紫砂艺人在申报技术职称时将遭到一票否决。
消息一出便引起了中国陶都丁蜀镇所有紫砂艺人的纷纷议论,“我每年都捐钱的,虽然捐得不多吧。”面对记者的采访,一些准备考取职称或者职称较低的艺人赶紧表示自己会迎合政策做一些调整,但也不免面露难色,“但捐的多少就要看我们的能力了。”
宜兴紫砂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蒋尧基对于这一信息的反应更为激动,“你说,怎么个一票否决?什么叫多?什么叫少?”蒋尧基说,“艺人职称评定与慈善挂钩我是坚决反对,我们是在评选艺术大师,不是在评选慈善家,要把精力用在艺术钻研上,如果手艺人都去搞慈善了,谁来将紫砂文化传承下去?”
看上去充满争议的“新规”在宜兴人事局真的已经开始执行了吗?一面是宜兴市三万紫砂艺人的窃窃私语,一面是季炜的焦头烂额,这则新闻让他看得一头雾水,“我当时看了好几遍,真的以为看错了,我都不知道这条所谓新规,记者是怎么知道的?”
虽然《宜兴日报》刊登了辟谣消息,但季炜知道谣言的影响绝非一篇报道能够消除的,此事已经在业界引起了一波关于紫砂艺人艺德的讨论。据记者了解,一些没有职称默默无闻的紫砂艺人做一个壶也就卖百十来块钱,如果是对艺术尊重的紫砂匠会坚持全手工制作,这样的话一个壶要用至少两三天的时间,如果一年不停不歇,销售额也就两万多块,即使做慈善也只能是微薄之力。
“虽然我们不可能将慈善纳入职称评定标准,但我们确实一直赞成和支持专业技术人员投身慈善事业。”季炜对记者表示,“力所能及就好,再小的慈善也是爱心,没有高下之分。”
现象
职称高低
关系价格
据记者了解,根据相关规定,从业未满15年的紫砂艺人不得参加职称考核,要想获得较高的职称必须参加宜兴成人学校的培训。“所以我们除了做壶营生,照顾家里,还得定期去参加培训,以获得与职称相应的学历。”现在是助理工艺师的蒋晓光告诉记者,他们这里的人从十七八岁就开始学艺了,文化水平都不高。
把壶做好了不就好了吗?很多艺人到现在也搞不明白取得个文凭有什么意义,但还是努力去考。那么,既然如此麻烦,要交税,又要费劲学习文化知识,还得抽空做家庭作业,到底是什么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艺人趋之若鹜呢?要知道,这对于动辄40岁的紫砂艺人来说真的是件极其费神的事情。
蒋晓光的“壶现在大概要五六千一把”,而去年取得工艺美术员职称的周素平一把壶也就卖个五六百元,有的甚至还不到,这仅仅差了一个级别,作品的价格竟相差有十倍之多。
在之后的调查中,记者的这一推论也得到了很多紫砂艺人的肯定。周素平是去年赶考大军中的一员,她从18岁开始拜师学艺,到今年整整20个年头,去年她幸运地拿到了初级职称工艺美术员,她的作品终于从一两百一个调到了五六百一个。“你的工艺水平越高,作品就越有价值,而职称是最简单明了地证明一个艺人水平的方法了。”周素平告诉记者,“从初工到助工再到高工,每涨一个级别,作品价格就涨十倍。如果获得了更高的研究级高工和荣誉大师职称的艺人,壶就很可能成为无价之宝了。”周素平不无羡慕地望了望天,“现在顾景舟的壶都拍到一千多万一把了。”
这种看职称加价的行情似乎已经成了紫砂行业里众人皆知的“潜规则”。“很少有人破坏这个规则,这在整个紫砂产业链上的从业者看来,基本上是比较能接受的。”周素平说,“这样也便于玩紫砂壶的收藏家出手,只要你看对了艺人,买了他的壶,随着他的职称增高,壶的价值就一路看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