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紫砂路上留足迹——记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张顺法






[日期:2012-08-31] 来源:宜兴日报   作者:杜坤强 [字体: ]
人有人的风采,壶有壶的神韵。给作品赋予神韵,这是张顺法一以贯之的追求。他曾作过这样的比喻:有些人往你面前一站,你觉得他光彩夺目,生动有神,而有些人往你面前一站,你觉得他无精打采,没有神气。一把壶也是如此,好的壶理应光彩夺目,生动有神。他创作的“雄霸天下壶”,其造型是传统的六方壶,但造型尽管传统,他却在传统造型中求变化,充分运用刚中带柔的线条勾勒出壶的神韵;壶嘴也稍作变化,其形就像高昂的鸡头,刚挺有力,显出几分“霸气”。“雄霸天下壶”从传统造型中脱颖而出,给人以“雄霸天下”的神气。他的“茗香壶”也是神韵十足。该壶的造型还是传统的,非常简练,简练到了多一分则太肥,少一分则太瘦。壶钮是一片翻卷的茶叶,与也似茶叶的壶嘴、壶把构成一线,均有茶叶飘曳之韵。
      善于创新,赋予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以此启迪人、愉悦人、陶冶人,这是张顺法壶艺创作的另一特色。他创作的“二泉壶”,就是他在这方面的一件代表作。该壶的造型颇为新颖别致,扁圆的壶身就像一块扁玉那样圆润。壶嘴有两个孔,以点“二泉”之意。倒茶时两孔同时出水,可谓“二泉”潺潺流,仿佛倾听美妙绝伦的“二泉映月”,但“二泉”最终拧为一股水,毫无偏差,令人击掌称奇。这把壶在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上荣获金奖。他的“浪击壶”以一滴水珠为灵感,壶身是一个圆圆的球形,似一颗水珠,壶无底,以三足撑起壶身,三足取水珠滴落溅起的浪花状,其设计独具匠心。该壶的嘴、钮、把均像翻卷的浪花,表达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主题思想,同时又传达出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意思,滴水可成河,积少必成多。2003年10月,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展上,“浪击壶”荣获铜奖。
     谋紫砂业,干紫砂事,做紫砂人,留紫砂迹。这是张顺法的人生追求,也是他的人生轨迹。如今,正处在创作经验成熟期的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在紫砂之路上大步往前走着。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       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