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面临失传的内蒙古清水河瓷艺






[日期:2016-05-12] 来源:北方周末报—新北方网   作者:梅刚 高日娜 张瑜 [字体: ]

 

张选正在做新的陶瓷制品

      “南有景德镇,北有清水河”,曾经的内蒙古清水河瓷业盛极一时,历史可追溯到宋代之前。上世纪末,清水河陶瓷进入“亚运村”,出口到日韩等国。这与张选的祖辈从山西传入内蒙古的“瓷州窑系”亦有关系。如今拥有北方“瓷州窑系”的杰出代表——清水河瓷艺面临失传的境地。

      “内蒙古有技师项目,我正在申请工作室,作为传承和创新基地。”被称为内蒙古陶瓷业最后守望者的张选对《北方周末报》记者说。

  张选所说的“工作室”是内蒙古建立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提供资金及场所等。技能大师为某一行业技艺精湛,带徒传技方面经验丰富,具备自治区高级技师等称号。

  2006年,张选荣获内蒙古人民政府授予的“内蒙古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不让老祖宗的瓷艺消亡,我们要对技艺推陈出新。”张选说。

  清水河瓷业名噪一时

  今年77岁的张选是自治区级非遗黑矾沟瓷艺代表性传承人,面对内蒙古已辉煌了400多年的黑矾沟瓷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10多年来,张选通过修建博物馆、研发瓷艺品等方式,希望重拾濒临失传的瓷艺,让清水河陶瓷再放异彩。

  “再过3年就80岁了,真有些力不从心了。”张选略显焦急地说。

   3月23日中午,张选在清水河县教书的女婿带回两个好消息。清水河县职业高中已开设“陶瓷专业”,正在面向全区招生。另一个消息是,区外一企业将和张家人商讨合作事宜。

   饭桌上,一家人的讨论就此展开。张选说:“如果能申报成工作室,我将招收徒弟创新瓷艺。”一旁的女儿打趣说:“谁愿意和你学瓷艺?现在不挣钱没人愿学。”这个观点得到了女婿的认同,“现在招学生都难,没人愿学这专业。”

  张选沉默不语,一旁的女婿掩嘴离席。听说记者来采访清水河瓷艺,张选催促老伴带上镇痛药,执意带记者去曾经辉煌一时的黑矾沟古窑遗址探访。窑沟乡曾是清水河最大陶瓷生产基地,窑沟乡不远的黑矾沟是制瓷业发源地。沿着黑矾沟一条河谷前行,可以看到16座“馒头窑”坐北向南,依坡而筑,这是清水河人最早烧瓷的地方。

  在这个仅有一户人家的小村,仍然可见用缸罐垒砌的窑洞、院墙和烟囱,整个村子俨然是一座“瓷都”。黑矾沟保存尚好的宋、元、明、清古窑址群近20座,2008年古窑址被国务院“三普”办公室列为重大新发现之一。

  当汽车驶抵黑矾沟一片古窑遗址旁,张选说:“到地方了,这是我设计的瓷窑,这是我家的手工作坊。”张选站在古窑遗址中,曾经的辉煌依稀可见。“光骡子就有50多个,几百号工人,人声鼎沸。”如今,古瓷窑难写曾经的辉煌,有的已坍塌破败,曾经红极一时的清水河瓷业荡然无存。

  “磁州窑系”难系血脉

  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今山西省保德县、临县等地的难民逃荒来到黑矾沟一带求生,后在这里发现了瓷土和煤炭,于是就地打崖、挖泥、掏炭,开始研制陶瓷产品,制瓷业就此发展起来,到乾隆年间已形成一定规模,清水河瓷器开始声名远扬。黑矾沟盛产日用白瓷,属于六大名窑中的“磁州窑”,分为粗陶、细陶、炻器3种,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选的祖辈是从山西来到清水河的,也是从山西传入内蒙古的“瓷州窑系”第五代烧瓷传承人。张选一家人与陶瓷打交道,对清水河的陶瓷历史了如指掌。1940年,张选出生在黑矾沟村,两处旧窑就是张家的作坊。11岁时,张选白天看师傅们制瓷,晚上偷偷和泥捏瓷,从此与黑矾沟瓷艺结下不解之缘。

  张选父亲用骡子套车到沟里拉瓷土,烧制瓷器。那时都是家庭式手工作坊,一天能生产500个碗,最辉煌时,黑矾沟一年生产280万个碗。那时,黑矾沟生产的瓷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如腌菜缸、水瓮、煤油灯盏、拔火罐以及大小碗盘等。

  据清水河县文化馆记载,黑矾沟陶瓷生产规模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粗放型到精细型的转变过程,尤其是以张氏家族的业绩最为突出。而黑矾沟古窑址群的发现,对研究宋、元、明、清时北方瓷系有重要历史意义。

  上世纪50年代,政府十分重视清水河制瓷业,积极鼓励匠人们发展陶瓷产业,于是,在下城湾、黑矾沟、窑沟等地,陶瓷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1955年,为了使清水河陶瓷生产形成规模,进行了公私合营,把作坊改成合作生产,使清水河制瓷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不仅如此,黑矾沟的粘土在全国很有名气。建国后,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等地专家曾多次到黑矾沟实地考察,对陶瓷原料土赞不绝口。

  1957年,清水河窑沟乡成立第一陶瓷厂。当时17岁的张选毕业后,来到黑矾沟陶瓷厂做壮工。5年后,张选被选为制瓷工人,开始了清水河瓷艺的研发与创新。“当时研发技术有两个,一是单火烧制改为双面火烧制,改善了一个火门温度不均导致的质量缺陷,另一个是研发五色瓷艺,使陶瓷颜色更加鲜艳、均匀。”

  60年代,窑沟陶瓷厂与黑矾沟陶瓷厂合并,更名清水河第一陶瓷厂,张选担任厂长。70年代末,黑矾沟燃烧了几百年的窑火熄灭,传统“馒头窑”被正式废弃。

  在此期间,张选担任了副厂长、厂长,从事技术革新,把手工作坊变成机械化生产。同时也开始研制细瓷和仿古产品,参加了广交会将产品远销国外。陶瓷厂生产的花盆被内蒙古人民会堂订购。

  “清白瓷”远销国内外

  改革开放后,清水河的陶瓷名声大噪。80年代初的窑沟乡,生产陶瓷的国营工厂有4家,个人经营的小厂有数十家。当时,在窑沟乡一带,从事陶瓷生产近万人,陶瓷业成为内蒙古清水河支柱产业。

      1986年,清水河第二陶瓷厂投资400万元,从国内引进釉面砖生产线,3年后,其年生产能力达到30万平方米,并成为北京亚运会工程指定产品。而该厂试制成功的“工艺品”也荣获国家专利,远销法国。清水河瓷器成为市场上紧俏产品,远销日韩等国。北京、河北等地也争相购买。

  90年代初,当陶瓷业极盛之时,国有企业改制,清水河陶瓷厂转为私有。此时,南方陶瓷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而刚转制的清水河陶瓷业,在生产规模和研发上原地踏步,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就在此时,不远处的万家寨水库蓄水,陶瓷厂淹没退出历史舞台。之后,清水河制瓷业出现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技术失传的境地。短短几年时间内,清水河制瓷业从辉煌走向没落,2000年,清水河陶瓷厂全部停产。

  2003年,张选把所有钱投资到新陶瓷生产中。张选和徒弟李大龙做了工艺瓷、仿古瓷等,还恢复了失传多年的花釉。同时,张选和客商签了烧制佛像和手绘花盆合同,投资30万元建了一条新窑。然而,一场非典摧毁了两人所有的努力。经历大起大落的张选说:“就算为瓷艺去死,也值得。”为了让制瓷手艺后继有人,张选先后带过60多个徒弟,但时至今日仅剩师徒4人。

  让张选无奈的是,他们除了接一些文物仿品订单外,其他订单少得可怜。而真正代表清水河瓷艺,已经快被历史封存了。

  重燃瓷艺梦

  在清水河县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一侧平房内,清水河县政府为张选等民间艺人修建了一所“非遗传习展示馆”,还有3间陶瓷研制工作室。

  近两年内,张选在这个博物馆付出很大心血。2014年当地修建博物馆时,张选作为主要参与者,一直负责场馆设计、建设和瓷艺研发,去年该博物馆正式开馆,接待游客上万人。今年4月,张选已多次来博物馆“务工”,再研发一些新瓷品,等五一节期间和更多游客见面。

  张选说,现在陶瓷业主要制作工艺品为主,但去年忙绿一年,他和徒弟共拿到13000元报酬。

  “要想盘活陶瓷业,让这门技艺薪火永传,开发市场需求的陶瓷新品是关键。”经过对市场的考察,张选攻克技术上的难关,研制出一种新型城市硬化陶砖。

  “陶瓷新品可以批量生产,但最大难题就是资金。”张选坦言,如果能找到投资商,这项新技术将让陶瓷业重现生机。张选认为,传承和研发并不矛盾,由主业带动副业,有了市场和资金,才能让这项技艺一直传承下去。

  张选还有一个期望,就是申请自治区级大师工作室,组织艺人们重拾快失传的陶艺,通过技术创新研发一系列陶瓷产品。比如配电箱或发动机等高新技术产品。张选在清水河修建了两个陶瓷博物馆,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个“北方瓷都”的过去和未来。如今,张选传授李大龙等3个徒弟瓷业技艺。“尽管看不到未来,但铁了心干下去,不能让瓷艺技艺失传。”张选说。

  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职业追求,也是一种人生态度,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