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陶瓷古彩、粉彩等方面都有独到的造诣,他创作的仕女、童趣作品,自成一格,受到收藏界的追捧——戴荣华(景德镇当代粉古彩研究院名誉院长兼顾问)
这位享誉中外的陶瓷艺术家,斑白的头发,清瘦而整洁的形貌中,透露出艺术家的洒脱与睿智。画品如人,那样明洁清丽、端秀典雅的作品,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且唤起一种心理体验,近乎庄子《逍游》的境界,又宛若酌酒灵发时的感受,其笔墨流荡,如甘泉沁入心脾,清爽宜人,如甘液入口,绵甜欲醉,有一种悦目赏心的艺术感受。
寿翁稚童、高士名媛是戴荣华老师传统题材创作的“母题”,当然,也不乏莲叶荷花、凤凰鲤鱼等创作。应该承认,从他的一些作品看到某些程式化的痕迹,其实从根本上来说,艺术创作离不开程式,程式化与其说是陶瓷绘画用的一种工具、符号,不如说是艺术为表达情感的直接需要,是一种“情感的形式”的直接现实。譬如戴荣华老师笔下的《白蛇传》,既有娴熟女性的造型,更具全景式的活动空间,且设色淡雅,重在法相庄严。亦在人物动态服饰,色感布景上有别于前人,而在浓艳色块的调和中,显现出喜庆欢乐的氛围。可见戴荣华老师重视的不是题材的相同,人物脸型的相似,而是在形象的正侧、俯仰、向背、前后之间,在人物投足举手瞬时,在服饰色彩搭配之间,在人与景的协调中,表现出画家着意营造的气氛和传达的情感。
其实,常出现在戴荣华老师笔下的意向不乏“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侍女,有“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孩童,有“寻闲野处策杖行”的游客,有悟禅吐纳的高僧。其空灵的构图中,透露出丰富的底蕴,工笔重彩中提炼出人物的形与神。仅说戴荣华的人物线描,也从人物性格及体貌特征而变化,仙女神姬以“游丝描”为之,佛道高士以“铁线描”为之,皓者寿翁则以“钉头鼠尾描”为之,笔势笔韵,各臻其妙。
《红豆生南国》作品拍出60万元高价
1990年,戴荣华老师的陶瓷作品在新加坡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被收藏家以2万美元买走,开创了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家在拍卖行成功拍卖的先河。如今,戴荣华老师的作品已经成为拍卖场上的宠儿,价格节节高升。2007年,他的陶瓷作品曾经拍出了60多万元的价格。
但戴荣华老师却对拍卖的数字并不是很感兴趣,最令他感到欣慰的是通过拍卖的途径,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价值重新得到了重视。他认为,在此之前很长的时间里,学陶瓷的学生都只是对现代陶艺有兴趣,却不愿意去传承流传了千百年的中国陶瓷艺术。戴荣华老师为此痛心疾首。
值得戴荣华老师高兴的是,现在很多学生认识到了传统陶瓷艺术的价值,学习传统陶瓷艺术的学生已越来越多。
四十年执着瓷画艺术
自从大学毕业分配到景德镇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以后,戴荣华老师一干就是40年,直到退休。而当年一同分配来的同学,有的半路转行,有的中途下海,只有戴荣华老师一直默默地坚守着,他对陶瓷的热爱和执着,由此可见一斑。对于他来说,陶瓷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必须下苦功夫去钻研;陶瓷又是一门生活的艺术,必须反映现实生活,体现时代发展的轨迹。
戴荣华老师在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浓郁的艺术创作氛围之中,融古汇今,挥毫泼墨,创作出了一个个反映现实生活、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从艺40载,他的技法已经日臻完美,作品布局简炼流畅,令人爱不释手,在国内乃至东南亚都赫赫有名。1978年,景德镇市政府授予他“陶瓷美术家”称号;1987年,他被轻工业部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他的“锦鸡杜”、“渔藻图”、“釉里红荔枝”等5件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收藏。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和称赞,戴荣华老师只淡然一笑。在退休前,他曾收到不少信件,是叫他出书的,他都置之不理。他说,每天工作,每天和陶瓷绘画打交道,就是他人生最大的乐趣和成就。
戴荣华老师最感欣慰的事情,是单位没有硬性的生产任务,他可以轻松、专心致志地从事艺术创作。搞了一辈子陶瓷研究创作的戴荣华认为:“我们活着不单是为了赚钱,必须有人把艺术推向时代的浪尖。”
戴荣华老师正在为景德镇当代粉古彩研究院创作(长3.3m宽1.6m)大型瓷板画。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陶瓷文化也有至少两千年历史,尊重过去,不忘师恩。谈到恩师,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段茂发是戴荣华的古彩老师,他要是健在的话也有100多岁了。他是第一批陶瓷美术家,是传统派古彩,典型的康熙彩代表,在古彩上他是戴荣华的启蒙老师,手把手教会他画古彩。戴荣华是感激恩师的,段老师退休后回了家乡,戴荣华老师仍每年都坚持去看望恩师,直到恩师去世。另一位张志安老师享年82岁,在宜兴去世。他去世之前每年到景德镇,戴荣华老师总会亲自接待。张志安老师毕业于鲁艺,比较全才,字写得好,画画得好,诗歌文章样样都行,“张志安老师不仅教我们素描和色彩,同时也身体力行,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戴荣华老师如之说。
戴荣华老师正在跟小记者们讲解陶瓷艺术。
综观景德镇粉古彩绘画上,长期以来,困扰着画师的是工与匠之间的取舍,取之不当,俗不可言。细观戴荣华老师的工笔重彩既有工的沉稳静雅,又有意笔的灵动与飘逸,工而不僵,工而有格,工精而艺浓,这就是笔者的粗浅认识。然而,淳酿扬思绪,甘泉暗醉人,诸君定有同感共鸣。戴荣华老师如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