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民国大工业时代的景德镇制瓷影象






[日期:2016-12-06] 来源:一品雅集  作者:佚名 [字体: ]

      早期抵达景德镇的外国人中以1706年来华的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殷宏绪最为著名(实为工业间谍,原名恩托雷科利斯FrancoisXaviercl’Entreclles,1664~1741年),同时他还是景德镇瓷技西传的关键人物。他曾在景德镇等地传教20年,1712年(康熙 五十一年)9月1日,由其发往欧洲的《中国陶瓷见闻录》的信件中,详细描述了景德镇制瓷工艺,从而引发了欧洲试制瓷器的热潮,但均未成功。

烟囱林立的景德镇市容

      1721年(康熙六十年), 殷宏绪再次赴景德镇调查,写成《中国陶瓷见闻录补遗》,并将高岭土样本寄回欧洲。

正在拉坯的陶工

上釉中的陶工

      这组景德镇老照片最早刊载于自1920年11月发行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第78-80页,作者是时任美国驻华外交官Frank B.Lentz。他并不是第一个地进入景德镇的外国人,但他却是较早用影像记录的方式将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和时代背景发表在国际期刊上。

正在绘制帽筒的画匠

生产线上的茶壶

      景德镇这个曾经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城市早已闻名于世,但在1920年(民国九年)的中国,若想前往景德镇仍非易事。美国人Frank从上海出发后沿长江逆流而上先抵九江,再坐一天的火车到南昌,而后坐小火轮经鄱阳湖才能到达景德镇。尤其最后这段120英里的水上行程所耗费的时间,如在当时的美国可以从旧金山抵达纽约。

正在用竹管喷釉的陶工

站在未完成瓷瓶后的陶工

    初到中国的外国人对中国城市的印象往往都是高耸豪华的寺塔建筑,但是在景德镇可能会大跌眼镜。颇费周折抵达之后的Frank,被满眼冲天火光,烟囱和弥漫的烟雾所震慑,这里完全是当时任何一个西方工业城市最普遍的场景,但此时他身处确是当时最保守的中国内陆城市之一。

装载白色瓷土砖的船(可能是釉果)

       1911年,清帝国的崩盘,御窑厂随之解散,江西瓷业公司全盘承接了昔日的皇家瓷厂。瓷业公司当时的400名员工中,有100多人即是原来的御窑厂师傅。虽然帝国不存在了,但是民国政府和官员仍然需要大量的瓷器,尤以赠送给外交使节和蒙古王公居多。1915年,江西瓷业公司选送的产品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大奖,这也似乎表明了他们的经营能力。

正在练泥的陶工

满缸釉料

      在1920年,景德镇拥有30万人口,却没有一份报纸这让美国人Frank觉得不可思议。更能引起他关注的是景德镇似乎是一座没有失业的城市。陶工们的工作环境极差,超时工作,没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假期,肮脏的环境和低廉的报酬。(当时景德镇低级陶工薪酬10美分~1美元/天之间,高级陶工12美分~3美元/天)。

陶工正在混合瓷泥

堆放街边的廉价瓷器

瓷厂雇工正扛着干燥的坯件

景德镇当地人就是用如此简单的稻草来捆扎包装瓷器以确保远洋运输

20世纪初,来自景德镇当地用稻草包装好的瓷器包

      这就是民国初的景德镇,没有战火纷扰,只有冲天的烟囱和繁忙的陶工,千年的瓷都,虽然是黑白片,但仍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