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钧瓷,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新生。历经20世纪50年代的恢复期,60年代的提高完善期,直至80年代的改革发展期,到上世纪末,中国钧瓷文化和钧瓷艺术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在这期间,有许多钧瓷老艺人,为钧瓷的恢复和发展费尽心血,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第一排从左到右:王喜娃、卢广东、杨书信、丁庆祥。
第二排从左到右:高松禄、卢广文、郗杰。
王喜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与扶持下,经过老艺人和专家、学者的艰苦努力,钧瓷技艺获得新生。1958年4月14日,地方国营禹县钧瓷厂建立,钧瓷艺人王喜娃和其他几位技艺高超的陶瓷艺人一起被聘入厂内,共同研制钧瓷。
卢广东:(1890——1977年),住神垕镇南大街,著名钧瓷艺人。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第二届委员会候补监事委员,河南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卢广东老先生出身陶瓷世家,8岁随父辈学习烧制钧瓷,12岁已成得力助手,17岁已能掌握钧瓷制作工艺。建国后,卢老先生把毕生精力都倾注于祖国的钧瓷事业。他将祖传秘方献给厂里,并手把手传授操作技艺。在他的精心指导下,终于烧出建国后第一窑钧瓷。卢广东老先生为祖国的钧瓷事业奋斗了70多个春秋,对钧瓷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77年11月16日,因病去世,终年87岁。
杨书信:(1883——1977年),禹州神垕镇北大街人。幼年学习陶瓷和装烧技术,并擅长异形器物设计,造型别致,风格独特,享有很高声誉。解放前曾受聘于神垕陶瓷职业学校任教,1958年进入禹县神垕瓷厂,和老艺人们一起设计出不少仿宋异形器,为钧瓷恢复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杨书信老先生为人忠厚老实,且乐为人师,诲人不倦,不仅给后人留下许多作品,还积极培养学徒,使其技艺后继有人。其高超的技艺、高尚的品德,得到后人的赞颂。
丁庆祥和高松禄:解放初期,神垕有几家较大的私营窑场,1955年人民政府对这些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成立公私合营豫西瓷厂。至此,神垕陶瓷生产全部恢复,陶瓷工人全部就业。1958年,丁庆祥和高松禄来到神垕,加入到研制钧瓷恢复生产的队伍之中。
卢广文:(1894——1962年),禹州市神垕镇人。出身钧瓷是家,自幼随父卢天福学习钧瓷技艺,精通钧瓷配釉和烧制方法,勇于在实践中打破常规,创新立异。解放后,他积极投入钧瓷恢复事业,日夜操劳,献秘方传技术。他用肉眼观察火温,极为准确,人称一绝。卢广文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于1962年病故。
郗杰:(1900——1973年),字绍孟,禹州市神垕镇人,著名钧瓷艺人。其父郗江早在清末就从事钧瓷研制。郗杰幼年随父学习陶瓷艺术,成年后潜心研制钧瓷,经过长期艰苦努力,终于试制成功钧瓷天青釉。1956年,郗杰进入国营瓷厂专搞钧瓷试制。经反复试验,终于烧出“窑变”钧瓷。人民大会堂举行落成典礼时,他应邀出席,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郗杰毕生为钧瓷艺术费尽心血,其钧瓷技术造诣甚深,所做的仿古鼎和笔洗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编辑: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