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从龙泉城往南,在省道上行三十来公里后,再往北拐入一条乡间公路,约十公里后,便见一座高高的山峰分成数条山脉,像龙爪般向你扑面而来,这就是琉华山。就海拔和规模而言,琉华山在龙泉境内一千米以上的山峰中算不上老几,但它却以另一种意义被载入了史册。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大窑古窑址,就在琉华山脚下。
琉华山是一位伟大而慈爱的母亲,她用自己的乳汁孕育了一条清清的长流不绝的秗底溪,它贡献出了至今仍取之不尽的瓷土和林木,养育了一个在浙西南连绵的大山皱褶里,仿若明珠般玲珑剔透的村庄——琉田,并造就了令全世界为之瞩目和敬仰的大窑。
琉华山如今依旧年轻,风采不减当年。
琉田即大窑,大窑即琉田。这个仅有三百来户的村庄,松竹茂林,山环水绕,祥云紫霭, 秀丽无比。一条少女般跳跃着的底溪从村中穿过,时时吟唱着永唱不厌的青瓷之歌,把大窑村的村民们陶醉得几乎忘了年轮,忘了世上除了青色还有别的颜色存在。
大窑村太幸运了,因身处大窑青瓷遗址名胜中,首当其冲地被选入新华社香港分社、香港港澳出版社、今日中国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今日中国旅游世界》大型丛书,并卧在琉华山的环抱中诠释了其生生不息,令世人所向往、所钦羡。
去龙泉,如果对青瓷有兴趣,不去大窑村是遗憾的。这里浓缩了龙泉青瓷的全部历史,同时,这里还贮藏了几乎是龙泉青瓷世界的全部秘密,包括兴旺时的愉悦和败落时的悲伤。
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大窑村到底形成于历史上的什么年代,反正有了龙泉青瓷便有大窑村了。所不同的是,大窑村古时称自己的祖先是“鲁豫人”之说了。
大窑村四周的古窑址密集得令人乍舌。从高际头、到垟秗头沿溪十里的山坡上,共有大小窑址53处,每个窑址瓷片和窑具至今堆积如山,由此可以想象到当时大窑瓷业的兴旺景象了。1961年1—3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大窑的部分窑址进行了野外发掘,共发掘龙窑6座,分室龙窑1座,探沟(方)11条,总计发掘面积625平方米,获得场房、砖池、住宅、窑等遗址的大量等一手资料,以及大量的瓷器、窑具标本。还查清了53处窑址中,有北宋时期遗物的49处,有元、明时期遗物的51处。从发掘的情况看,无论从胎釉配方、造型设计、上釉方法、装饰艺术、装窑烧成等工艺上,为龙泉其他窑场所莫及。特别是黑胎厚釉和白胎厚釉的哥窑和弟窑的烧制,工艺造诣达到了龙泉青瓷的最高境界,从而奠定了龙泉成为南宋瓷都、大窑成为瓷都中心的独尊地位。
在大窑,你的双脚随便踏在一条小路上,都会感受到古老文明从脚底下渗上来以至漫遍你的全身,因为小路上嵌满了各个朝代的各种瓷片,那是一张张破碎的中华文明名片。
在大窑,如果目光一旦停留在某堵泥墙时,定会为之吸引。因为泥墙上嵌满了各个朝代的青瓷碎片,它分明是一本厚厚的青瓷史书。村民当年造房子取土,一锄头挖下去,满眼见到的都是瓷片,结果根本无法将泥土与瓷片分离。房子建好后,这堵墙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泥墙,而是一道独特的青瓷文化风景墙了。(编辑: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