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德化陶瓷发展战略之我见






[日期:2010-08-06] 来源:《德化陶瓷研究论文集》  作者: [字体: ]

   德化陶瓷工业发展战略在于“大”,即开拓为全国区域性大陶瓷的重点生产区。


  所谓大陶瓷,就是管理集团化、资源国营化、投资股份化、设备现代化、产品多样化、专业细分化、加工家庭化、烧成煤气化、包装纸箱化、运输集箱化等,具有陶瓷门类全、生产规模大、就业人员广、工艺水平高、产品质量优、商品销路好、创汇税利多的全国区域性的陶瓷工业重点生产区。


  德化陶瓷发展战略重点、笔者试拟几点思路:


一、树立大陶瓷意识、制订大陶瓷建设蓝图   


  德化陶瓷要立足于全国区域性的大陶瓷生产区,要恢复“三大瓷都”之一的誉称。在国家实行第二步经济发展战略期间,德化陶瓷工业发展速度要保持年平均递增15%,十年翻两番,到2000年陶瓷工业产值达到4亿元以上。陶瓷工业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50%左右,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5%左右。陶瓷工业区以县城为轴心,环绕浔中、三班、霞碧、盖德、雷峰、国宝等陶瓷生产重点乡,建立数十个陶瓷工业小区。投入陶瓷工业的劳力可占社会劳力总数的三分之一,陶瓷种类除了现有的日用瓷、工艺瓷、建筑瓷外,要努力开发工业瓷、卫生瓷和特种陶瓷,陶瓷品种要由现在的数千种发展增加到上万个品种。届时,县城象个瓷城,周围乡村象个瓷乡。德化的词义是用陶瓷来注释的。


二、组建陶瓷工贸科集团公司,实行行业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德化陶瓷有较大发展,1990年全县陶瓷企业近300家,工人近2万人,产值上亿元,为建设德化大陶瓷工业区奠定良好基础。但是陶瓷行业缺乏一个领导中心,乡村个体盲目上马,缺乏产品开发导向;工厂各行其是,相互杀价,肥水外流;企业粗造滥制,产品低中档居多,成本高、资金利税率低;国营瓷厂技术骨干流失,工人热衷于第二职业,国营企业缺乏凝聚力;产品包装装潢守旧,国内运输破损率高;农村劳力大量涌入县城,劳工管理紊乱;陶瓷教育、科研投入少,高尖人才不多,工艺落后,缺乏现代工业生产手段,以及陶瓷文化意识弱、产品广告、对外宣传不够,德化陶瓷在国内瓷坛的地位渐被排挤,等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德化陶瓷的发展速度。要克服上述的不足,必须组建德化陶瓷工贸科集团公司,加强行业管理。


  陶瓷集团公司具有人财物产供销管理职能,是陶瓷行业的管理中心,也是陶瓷人才培训、科技研究中心。集团公司对所属的陶一瓷企事业的管理,主要是资源保护、产品开发、专业分工、价格核定、包装运输、人才培训、科技研究、广告宣传等方面的管理。这种管理既是领导又是服务、既有权利又有义务、既集中又松散。各企事业在集团公司统辖下,实行二级管理,二级核算,二级法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三、推行股份制,积极引进外资,对陶瓷工业有更多的投资


  德化陶瓷在全国陶瓷产区名次递退的一条重要原因是投入少,至1987年,全县陶瓷工业固定资产不上三千万元,仅是景德镇的十分之一,近几年虽有较多投资,但是不及先进陶瓷区。德化陶瓷要保住全国陶瓷主要产区之列,必须重视投资。今后,全县陶瓷行业投资额,包括各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投入,每年应有1000万元以上。


  陶瓷工业投资来源主要有五方面:一是国营瓷厂提高扩大再生产资金投入比例,上级财政、主管部门多给点拨款(如把陶瓷行业上缴的利润返回企业);二是私营瓷厂、个体厂家自筹资金,联合办厂;三是金融部门专项技术贷款;四是集体企业、或是公私合营企业,实行股份制;五是积极引进外资,多办“三资”企业。这五条投资渠道,重点是后两条。竭力推行股份和企业引进外资办陶瓷,是今后开拓德化大陶瓷的重要途径。县里要制定股份企业章程和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


四、创办一批陶瓷专业企业、补缺配套
   陶瓷行业是一个多门类的企业。德化陶瓷缺门很多,例如窑炉材料,花纸颜料、塑泡包装以及陶瓷与电子的结合产品等所需要的辅助材料,企业应该大部由自己生产提供。很有必要创办一批陶瓷专业企业,例如陶瓷泥料公司、陶瓷包装装潢公司、陶瓷经销公司、陶瓷专业运输公司、陶瓷花纸厂、彩印厂、石膏厂、模具厂、匣钵原料加工厂、煤气供应厂、陶瓷烧成专业厂等。针对近几年来,全县蓬勃发展起来的家庭加工工艺瓷,迫切需要社会有专业的陶瓷泥料供应企业和外租窑炉烧成企业,面向成百上千的陶瓷加工户服务。


五、重视出口创汇,也不忽视国内市场


  陶瓷出口,除了外贸公司渠道外,要想办法多辟几条外销渠道,争取上级特许国营瓷厂有直接出口权或出口代理制。应运用国家引进外资有关优惠政策,多创办“三资”企业,多搞些来样订货加工、直接与外商贸易。


  德化陶瓷销售重点放在出口创汇。同时,也不忽视国内市场。我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陶瓷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又是易碎品,国内市场容量是很大的,我们要花力气去占领,要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立“德化陶瓷展销部”,长期扎根,组成广大的销售网络。   


六、要加强陶瓷文化、教育、科研事业,制定优先发展德化大陶瓷产业政策


  全国主要陶瓷产区对陶瓷教育、陶瓷科研和陶瓷文化研究都很重视,均有开办陶瓷专业学校(职中、中技、大中专院校等)、陶瓷研究所、陶瓷博物馆、陶瓷报刊,陶瓷文化水准较高,这是值得德化借鉴的,德化陶瓷在这些方面是不及人家,应急起直追,对陶瓷“软件”建设要多投入。只有陶瓷文化水准提高了,陶瓷生产水平才能提高。陶瓷文化、教育、科研的投入应占当年陶瓷工业产值的1%,各企业按比例提取的“软件”建设基金,由县陶瓷集团公司的一个机构管理、统筹安排。


  建设德化大陶瓷生产区,战略措施固然很多,最重要的是陶瓷产业政策。除了充分运用国家现行的经济政策外,县里着重要研究制定三个产业政策:一是人才培养、使用政策,包括陶瓷工艺人员技术职称评聘;二是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奖励政策;三是投资环境优惠政策等。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